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徐洪:上山学割柴

2020-01-15 09:34 抚顺七千年 徐洪 788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未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前,山林都是生产队集体的。每到秋季庄稼归仓起完秋菜后,就到了割柴火的季节了。每家都要抓紧在落雪上冻之前,抢占山场备足一冬所用的烧柴。  记得我们下乡的关门大队,一到冬天特别冷,冰冻三尺、哈气成...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未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前,山林都是生产队集体的。每到秋季庄稼归仓起完秋菜后,就到了割柴火的季节了。每家都要抓紧在落雪上冻之前,抢占山场备足一冬所用的烧柴。

  记得我们下乡的关门大队,一到冬天特别冷,冰冻三尺、哈气成霜一点都不夸张。人们没有事就都躲在屋里不出来,“猫冬”一词就这么得来的。从每年的11月到来年四月,半年时间的室内取暖、烧火做饭,得需要很多的柴火。要想屋里暖和就必须多烧柴、多备柴。一幢东西都住人的三间房,南北四铺火炕,一个冬天没有几百捆柴火是不够的。

  那时村里有个规矩,谁相中哪面柴场了,就在山脚下先割一条防火道似的记号,别人见了就不能再割这面山上的柴了。一些有心计的、勤快点的村民,将柴草好、离家近的柴场早早就割了记号,先入为主进行“占山”。但也不能太早,太早了树叶没落,捆起来捂霉了不好烧,再者那个季节都忙于秋收割地,顾不上别的活儿。


徐洪:上山学割柴 图1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天气渐渐凉了,山上树叶子也落得差不多了,人们便开始陆续上山割柴火。割柴火可不是一件轻巧的活儿,既需要有技术又要有耐力,女同志和一些体力不好的,割上十捆八捆就干不动了。

  那时我高中刚毕业,我家占的柴场与老农刘成山家的毗邻。只见他右手紧握镰刀,从山脚开始,用骑马蹲裆架势,不慌不忙,将割下来的柴草用左腋下用力一夹,然后平平呼呼横放在地上;再向前迈上两步,一转身又割一夹,摞在第一夹上面,三夹一捆。挑一根柔软的枝条拧成绕子(捆绳),再从柴草下面穿过去,然后用左膝盖用力顶压着柴草,抽紧绕子捆好。一捆根稍一样粗、齐整紧箍的柴捆就完成了。

  我便学着他的样子,慢慢地割,逐渐掌握了方法。但就是捆不好,有的像鸡嘴形状,根细稍粗;有的捆不紧,搬动几回就散花了。刘老汉指导说:“树木生长都面向阳光弯曲,你割的前后两夹要选高的、粗的,第一夹弯曲朝上、后一夹弯朝下,扣住那些矮棵杂乱的枝条。捆的时候绕子要放在柴草中间,用力捆压越紧越好。”

  我按照他的指点,不断地实践,果然一捆比一捆成型。就是速度很慢。我割一捆他已割了两捆多。刘老汉对我说:“干活不要着急,要先学好、再学快,贪快没好活。刀要握紧、腿要岔开,一是为了安全,还便于左腋下夹住柴草。”

  他一边示范一边介绍着要领。在他的身后已经割出了四米多宽的空地,一直向山上延伸。捆出的十几捆柴火,根朝右稍朝左几步一捆,大小均匀、排列整齐地横躺在山坡上。远远望去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刘老汉在本小队,乃至整个关门大队,都是出了名的好庄稼把式,四季农活样样做得有板有眼。他当过小队长,脾气很暴要求严,谁的活干不好,他连冤带损,训得你下不来台。我们这些青年都很怕他、也都敬重他。就拿这割柴火来说吧,他要求割茬不能高、根部要整齐、捆绕不能松、柴捆子不乱放等。正好接受“高人”的指点。

  对了,他还教我们“打耢子”——把柴捆从山上弄下来。以往我们都是从山上往下滚,结果半道竟破捆散花的。刘老汉为我做示范:把绳子对折后,头朝下呈“几”字形放好,先横放一捆柴露出绳套作“枕头”,在“枕头”上根前稍后呈“个”字形摞三捆柴火作第一节;视坡的陡缓向后错开些摞第二节等等。山坡陡可摞四节耢子长些,一般缓坡摞两、三节也就行了,多了耢不动。然后将两个绳头从最后一节上面绑死,再提起前面的绳套与“枕头”,搭上肩头就可以将柴捆耢下山了。一趟可耢四、七或十捆(三节)不等,柴捆也不会开绕散花。

  这个活计看刘老汉操作,就像一项艺术表演,他非常熟练快捷地搭了四节13捆柴火,很轻松地快速耢下山底。解开绳套将柴捆整整齐齐的摞在路边,待马车运回村里。而我们就不行了,只搭了两节七捆,刚拽起来走不远,不是“开包”就是“翻车”,弄得我们哭笑不得。刘老汉返回来,亲自讲解了要领和注意事项,反复多次后才渐渐掌握。

  那时当地的一般成手每天都能割30捆以上,并都耢下山底车场。像刘老汉这样活儿好的,带点午饭最多可割50捆。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就不行了,没有体力,割20多捆就顶天了。到了最后握不住镰刀、架不起耢子,两腿发软,没有力气了。这时就不能再坚持了,一是割不动、捆不紧了,再者容易被镰刀割伤手和腿。所以要割够一冬的烧柴,一般都得十天半月的。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比其它城市青年学得快、“出徒”早,经常作为示范得到刘老汉的表扬。他还私下传授给我一些“绝活”,如腰刀、脱节、背绕和做刺捆子等。我越发心胜,进步也很快,不久就可以同当地社员比试高低了。记得有一次我一天割了40捆,邻居刘老汉抓起一捆从山顶扔了下去,滚到山下竟没有开绕散花,经得住了质量抽检。

  等生产队的庄稼都用牛马车拉回场院,就该按次序给每家每户拉柴火了。一些平时同队长关系好、会来事的总是抢先拉。运回后在自家房前屋后选个平坦地方,将柴捆根朝外稍朝里,一层层对倒齐刷刷地堆摞起来。柴垛最高可摞到十几层,然后用苞米秸搭成“人”字架,披在垛顶上防雨。自此一年的大活就基本结束,再不用担心大雪寒冬没有柴烧了。

  那些年一到晚秋,爸爸妈妈带领我和弟弟们,绑上裹腿、系上围裙,背上镰刀、斧子和耢绳,一齐上阵。每年都要割七八百捆柴火,运下山后堆起两个大柴垛。

  除此之外,如果附近有伐树的场地,我们还会抢着去捡些褪下来的树枝、树头;再利用冰天雪地拽爬犁上山,运回来补充一冬的烧柴。所以我家里一冬总是暖烘烘的,村里大人小孩都愿意到我家来玩儿。1980年我发表的处女作小说《柴·酒·水》,写的就是那个年代的故事。

  村里有一些老弱或无壮劳力的人家,也会请三五个先割完柴的、身手好的去帮忙。我也有幸被请过,这也算是我的活得到了乡邻们的认可。傍中午时分,主人还会买些平时我们吃不到的面包、炉果等点心,再烧开两壶开水背上山,作为对我们犒劳与答谢。这是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很少享受到的尊重与待遇,这真比我领到高中毕业证时还欣慰。

  懒散的人家会一直挨到落雪,才将割的柴火拉回来;而且堆起来的柴垛也不大。结果不到出冬就都烧光了,于是就到东西邻家去偷柴火;或者蹚着大雪上山现捡现烧。那是最让东邻西舍笑话和瞧不起的。待出了正月,天气逐渐回暖,这些没柴烧的实在没了办法,便匆忙上山割春柴,但现割的湿度大不好烧。也就有了“四九、五九,懒汉子伸手”这条俗语。

  转眼四五十年过去了,昔日曾经呆过的关门大队,2002年因修水库整体迁出了祖祖辈辈蜗居的山沟。如今那些故居旧邻取暖用电,做饭有煤汽,再也不用上山割柴了。早就承包给各户的山场,由于多年停止割伐,已长成繁茂的植被,养护着家乡的山水。由于我在这里度过了青葱岁月,尽管有过难忘的伤痛,但更有一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刘老汉教我割山柴就是储存在我脑海里的一道深深的印痕。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