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王尧:“援建三线”大迁徙——长挖英雄史(五)

2020-04-22 20:52 抚顺七千年 王尧 2026
  (王尧根据《泸州冲击波》及长挖厂史整理)  填补空白——长挖厂为攀钢生产4立米挖掘机追记  1971年,国家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结束钢铁生产十年徘徊的局面,按照毛主席开发矿山的指示,党中央发出了“大打大矿山之...
  (王尧根据《泸州冲击波》及长挖厂史整理)

  填补空白——长挖厂为攀钢生产4立米挖掘机追记

  1971年,国家为了加速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结束钢铁生产十年徘徊的局面,按照毛主席开发矿山的指示,党中央发出了“大打大矿山之仗”的号召,地处祖国西南的新兴钢铁基地,攀枝花钢铁基地,急需一批大型采掘设备,省里确定这种大型采掘设备,立足于省内制造。

  刚刚投产的长挖厂是四川省唯一的挖掘机厂,当时的省计委主任钱敏、革委会副主任段君毅亲自会见在省里开工作会议的孙恩霖、邵玉姗同志落实任务。最后决定由长挖制造5台四立米挖掘机,要求当年国庆节前完成,向国庆节献礼。


王尧:“援建三线”大迁徙——长挖英雄史(五) 图1
长挖当年试制成功的4立米挖掘机


  长挖厂是按照生产一立米挖掘机的建厂纲领建设的,要在短时期内生产出一批四立米大型挖掘机,无论在人员、厂房、设备上都有很大的困难。厂领导经过分析后认为,困难虽大,但不是没有可能完成任务。厂里老工人多,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技术素质都比较好,只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向大庆人那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经过一系列的技术、生产准备之后,厂部很快实施计划。全厂上下人心振奋,情绪高涨,职工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为自己能为祖国的钢铁工作提供大型采矿设备而自豪。他们喊出口号,“大干100天,闯过困难关,拿出‘四立米’,‘十一’把礼献!”

  头道工序模型车间一马当先,工人们自觉早来晚走。工人、技术人员、干部吃住在车间,日以继夜赶了六昼夜,完成了过去要两个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当时郑披星、孙恩霖等厂领导经常深夜到车间里。关心职工身体和工作,给职工很大鼓舞,工人苦干巧干,提前完成了任务。

  模型车间首战告捷后,铸钢车间是主战场。四立米挖掘机的回转齿轮和履带架,每一个都要浇铸7.5吨钢水,可车间正常生产的3吨电炉,一般只能浇筑4.5—5吨。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炼钢工人把敢想敢干的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提前几天,使炉膛扩大到要求的程度,将炉门坎提高,并明确分工,精心操作,3吨炉练出了8吨钢水,解决了大件儿的一次浇筑问题,被工人们誉为“茶壶煮猪头”。


王尧:“援建三线”大迁徙——长挖英雄史(五) 图2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虽然老抚挖和长挖已经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工厂,但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图为80年代长挖派代表回到当年出发的老抚挖参加厂庆留影(左四为长挖代表团带队领导、金工一车间主任陈秉志。背后为老抚挖招待所)


  大件儿浇筑要求有较高的浇注速度,车间原有钢水包最大为5吨。8吨多钢水,不仅要用两个钢水包同时浇筑,而且必须扩大塞座砖内径。铸钢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又采取塞座内径扩大和三包眼同时浇筑的办法,解决了大件浇铸的速度问题。

  铸造难关突破了,加工又成了关键。底座、平台、动臂、履带架、回转齿轮是4立米挖掘机的“五大件”。可是当时的精工车间,没有一台加工大件儿的重型设备。金工车间喊出“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比如加工底座需要五米大立车,加工平台需要八米大立车,而车间只有一台3米立车。

  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革新小组,精心制作了一台拖臂车床,把加工件固定好之后,托臂车床绕活件移动加工,解决了底座、平台的加工问题。大回转齿轮直径3.37米、重3吨。车间没有加工这种大齿轮的机床。工人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改装了一台牛头刨床,自制了一个横向刀架,安装在牛头与垂直进给的刀架之间,以实现横向进给运动。他们把牛头刨床安装在地坑上,放到一个滚动支架上,大齿轮儿下到大地坑里,以便转动轻快。用这种土简办法加工的齿轮儿完全满足图纸要求,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金工车间就是用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完成了“五大件”加工任务。


王尧:“援建三线”大迁徙——长挖英雄史(五) 图3

陈秉志老人(后排右二)当年带队参加老抚挖厂庆时,在老抚挖新厂的金工一车间前合影。后排左二为曾任老抚挖和长挖厂长的孙恩霖同志。


  生产四立米挖掘机的任务,在全厂各个生产工序陆续展开。结构车间担负的任务焊接量大,质量要求严,如果按一般手弧焊进行焊接,将使生产进度推迟,难以按预定日期出产品。在这种情况下,电焊班的全体师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科学态度,在四立米斗杆件上,记下了自动焊接的反复试验,获得了成功,使生产效益提高了1.5到3倍,保证了产品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大平台重14吨,长6.2米,宽5.6米,由于缺少固定工装胎具,焊接后出现变形较差,中间部位突出6毫米,两端下凹5-8毫米。平台面积大,无法上油压机校正,铆工组的同志会同技术人员研究裁正方案,采取了热校正、反变形法,将原来正副偏差14毫米缩小到3-5毫米,满足了设计要求。结构车间吊装大件超负荷,起重工人用两台大吊车同时吊1个活件,顺利的解决了吊装困难。

  锻造车间能工巧匠大显身手,用一吨半锤锻出了3吨的货架。在工具车间,工人改进了指型铣刀的铲磨和刃磨。为了加工四立米挖掘机的大模数齿轮和链轮儿,解决了刃具问题。

  装配整机是生产四立米挖掘机的最后一道难关。装配车间工人,首先遇到的困难是,作业面积小,总装时大件无处摆放,装配工人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厂房内不能作业,就在试验工地上搭起工棚,就地组装。为了使全厂职工看到自己亲手制造的大型采矿设备,工人们冒着高温酷暑,昼夜不停地工作,经过41天的紧张劳动,胜利完成四立米挖掘机的总装任务。紧接着进行电机部分的调试工作。它的动力电源是交流6000/3000伏电压,各主要工作机构是用发电机供电的直流电动机拖动,各辅助机构是用380伏的交流电动机拖动。整台挖掘机上共有大小交直流电机23台。挖掘机的电气系统必须计算精确,调试精度高,才能使各部位动作准确,协调,保证主机正常运转。在这这样短时间内完成这样复杂的调试任务,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


王尧:“援建三线”大迁徙——长挖英雄史(五) 图4

陈秉志老人(原长挖金工一车间主任,今健在)与两个女儿合影(左一为陈玉杰)


  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和维修,长挖厂还制作了电气部分《使用说明书》和《简易线路图》,做到了对产品负责,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长挖厂工人用顽强拼搏精神,用自己辛劳的双手,实现了“为大打矿山之仗贡献力量”的豪迈誓言。四立米挖掘机运到攀钢采矿工地后,经过较长时间使用验证,该机性能良好,工作效率高,用户满意。四立米挖掘机的制成,不仅使长挖增加了一个新品种,而且填补了祖国大西南制造大型矿机机械设备的空白,《四川日报》用半个版的篇幅,刊登通讯,报道长沙人研制四立米挖掘机的生产过程。《人民日报》等报纸也发布了消息,长挖厂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

  从1970年生产出第一台挖掘机,到1972年后,长挖厂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挖掘机生产制造体系,1979年主机生产即突破了100台设计产能,达140台,实现利润达326万元,到80年代,长挖厂已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的“大庆式企业”,成为在祖国挖掘机行业里与老抚挖遥相辉映的的“双子星座”。

  后记:继承——陈玉杰大姐和她的父亲

  为我提供了长挖厂史等宝贵资料的陈玉杰大姐,最初参加工作时在基层车间,由于文字功底过硬,嗓音条件好,被抽调到长挖广播站任广播员。广播员这份工作看似条件好,干干净净,其实也很辛苦。每天午间都要播一中午的工厂新闻,接着选择播送音乐或歌曲节目。午间播出结束后,要准备第二天的节目,熟悉宣传部选择、确定和送上来的稿件。播出质量还要高,不能出错别字。由于工作出色,后调任厂宣传部工作,是一步一步干到工厂宣传岗位的。

  陈大姐不仅文字功底好,而且保持了作文字协作和播音工作精心细致的特质。在我同她微信交流中,哪怕她打错了一个标点、一个字,都要郑重地更正说明。老抚挖、长挖父辈们严细认真的工作习惯和基因,已经被陈大姐这些长挖的第二代职工传承下来了,融入到他们建设长挖的工作中。

  继承父辈的,除了精益求精的职业习惯,还有金子一样宝贵的品格。陈大姐是到四川以后结的婚,但本来身强力壮的姐夫却在近20年前因病倒在床上不能自理。危难中,陈大姐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也把儿子培养成材,现在丈夫的身体已经有了好转。在泸州与陈大姐交谈时,想象着大姐这些年的辛苦不易,我不禁泪落不止。大姐却含着泪笑着劝我:“小弟你怎么这么脆弱”。老抚挖人从故乡到他乡万里相从,患难与共,青丝白头,忠贞不渝。就像黄遵宪写的那首诗一样:“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

  我本来想写一写陈大姐的父亲陈秉志老人。他出身老抚挖金工一车间,60年代调到长挖,曾任长挖厂第一届党委委员、金工一车间任主任,又被四川省机械厅调到内江锻压厂任厂长、泸州长江液压件厂厂长、党委书记。老人是从老抚挖工人岗位干起的、最出色的长挖领导干部之一。但用陈大姐的话说,她的父亲陈秉志对她的工作从不过问,凭自己去干,两个女儿的工作都没有沾过父亲的光。

  但陈大姐说:“我父亲的事,都在我的脑袋里装着呢,可能是都老了吧,不愿意再把这陈年往事翻出来了。就让它悄悄淹没在曾经晒下汗水的这块土地上吧。就像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这代人,我可以自豪的说,中华民族的50后,是新中国最有信仰,最能吃苦,最有干劲和韧性的一代人。然而,一代人芳华已逝,岁月已经带走了曾经属于她们的一切。有人说,祖国不会忘记,山河不会忘记。我们不是让谁记住,但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我们自己会永远记住那个热火朝天,朝气蓬勃,忠于信仰的年代”。(待续)


附——


1971年《人民日报》新闻稿:长江挖掘机厂制成四立米挖掘机


    一种专供采矿用的大型采掘设备——四立米挖掘机,最近在四川省长江挖掘机厂试制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

    在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鼓舞下,长江挖掘机厂职工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克服了缺乏专用设备和人力不足等困难,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造出了四立米挖掘机。

    生产这种挖掘机,需要做一百九十多个铸件模型和大量的工艺装备件模型,而模型车间只有八个工人,由于他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大协作,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

    在生产这种挖掘机的过程中,这个厂的职工还自己动手,制造了一批大型的关键设备。原来这个厂只有一台一次炼三吨钢的小电炉,不能适应需要。工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对小电炉进行了改造,使它一次炼出了九吨钢,保证了铸造大型铸件的需要。他们只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便多快好省地把四立米的挖掘机试制成功。 (来源:《人民日报》1971.10.07第4版)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尧专栏


王尧,1964年生人,先后在我国首家挖掘机制造厂——原抚顺挖掘机厂、市外经委、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工作,现任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多年来,撰写近200篇以老抚挖为主题的工业历史轨迹及家庭生活的回忆文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