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李想:将军街载满我童年的记忆

2022-01-23 21:20 抚顺七千年 作者不详 1221
我从小就生活在将军地区,生活了20多年。我对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有着深深的印象,这里的许多角落装载了我的童年记忆。

李想:将军街载满我童年的记忆 图1


  我从小就生活在将军地区,生活了20多年。我对这里的每一座建筑都有着深深的印象,这里的许多角落装载了我的童年记忆。

  将军地区是建国后开发的新区,其命名来源于一个叫将军堡的村落。关于将军堡这个名字的来历,至今还是个谜。1928年,中国东北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铁路——奉海铁路(沈吉铁路)竣工,16年后,将军堡火车站设立。

  将军堡村位于铁路北侧,当时只有几十户人家,南侧是片平地,少有人烟,所以车站建成前铁路南侧并没有名称。将军堡站建成后,车站南侧的地区逐渐有人口迁入,曾经的空地就被划归到将军堡村。到了1956年,将军堡脱离县的管辖,成为城市的一个地区。1958年,将军地区按将军街划分成西将军和东将军。至此,将军地区已不仅仅是“堡”了。

  将军地区范围很大,西起雷锋体育场,东到苏抚铁路,人们将将军地区分为东将军和西将军也许为了方便管理,现在的一些单位还存在这种叫法。

  在将军地区居住的20多年里,我走遍了这里九成的街路。东西走向的高山路、新城路、辉南路、梅河路、临江路;南北走向的将军三街、亦工街、将军街、靖宇街、柳河街,我都记得清凊楚楚。除此之外,将军地区还有很多条无名的小马路也点缀了我童年的记忆。但印象最深的还是将军街。

  将军街,起于将军堡站前向南延伸至将军桥,中间与三条马路交叉。将军街不长,不足1000米,这条看似不起眼的马路恰恰是将军地区的中心,它汇集了商业、教育、邮政、通讯等网点。

  小时候,我经常听大人们讲起居住平房的经历,那是种无奈,同时也充满着温情,邻里之间互相熟悉,谁家有什么困难会主动帮一把。但当我记事时,将军街两侧已没有平房,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新建的新抚区第一和第二教师公寓。第一教师公寓正对着将军商场,楼下是一排欣欣向荣的柳树,春天来了,柳树梳理着长发似的柳枝,随风飘逸;第二教师公寓在将军桥旁,被高大的榆树掩映着,夏天到了,一群打扑克的老爷子在树下活跃。一辆刷着绿白相间的黄海牌公交车正从新城路十二中前方拐了个弯,徐徐驶来,车门旁清晰地写着无人售票4个红字。

  这就是在我上小学以前在将军街时常看到的景象。

  将军商场是我熟悉的购物场所,它位于新城路与辉南路之间,是该区域唯一一座标志性公共商业建筑。从我记事起,将军商场就已经加入大商集团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楼体的外墙上挂满了广告牌,其中正门上方写着:“新世界,新时尚,新生活”。字的上方有个太阳,太阳下是几朵向日葵,好像要鼓励我和葵花一样向暖绽放。

  将军商场前身是市消费联社抚顺城商店的一个门市部,在当地百姓口中叫将军大合社,1958年改为将军商店。1980年以后,市房产局在将军地区建起了许多新式居民楼,使得居民激增,窄小的大合社里十分拥挤。1985年4月,抚顺市人民政府投资150万元翻建将军商店综合门市部,翻建后名称改为将军商场,这个名字沿用至今。将军商场于1986年开业后,在“河北”影响力很大,据说这家商场当年担负着将军地区10万居民和无线电八厂、抚顺矿灯厂等60多个集体单位的生活物资供应任务。当初,将军商场的经理和副经理都是我家邻居,在那个不太富裕的年代里年节能买到令人艳羡的肥肉。

  将军商场为三层楼,一楼最初卖各种食品,二楼卖服装和布料,三楼卖家电美术工艺和自行车。2001年后,一二楼都变成超市,三楼改为台球城。我去过无数次将军商场,但三楼始终没去过,可是一二层给我留下了无数的记忆。我曾在一楼碰掉一瓶罐头,惊慌失措地逃出商场;我曾在二楼的楼梯口卖紫砂壶的小摊搞恶作剧,将价签互换;我曾在二楼买过好几辆玩具车和一百本《哆啦A梦》漫画;我还在二楼西北角卖饼干的货架上买过整个货架最贵的“康元提子”牌饼干,现在看当时不过只有8.4元一盒……

  将军商场门口,有4辆儿童投币摇摇车,形态各异,所放的歌曲也不同。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迷恋上摇摇车了,坐在车上不愿离开,投了1元又1元。那时摇摇车是放磁带的,我经常把人家磁带的一面都唱完了,也把我妈妈兜里硬币花净了才罢休,现在想来挺傻的。摇摇车非常狭窄,2003年的某一天,我穿着当年最心爱的32码的绿色凉鞋,发现我的鞋比摇摇车落脚的地方都大了。那一刻我自豪地在心里说:我长大了!可那时我还不知道,人生路漫漫,成长没有终点且路途遥远。

  这些快乐是属于“90后的,那么对于老年人,将军地区那会没什么室外娱乐运动,就连广场舞也没兴起,除了摆弄新建的几个健身器材就是在板油马路上闲逛了。不知哪一年,是谁组织了将军秧歌队,把闲散的老人聚拢在一起,每天傍晚7点,在最热闹的将军商场门前锣鼓喧天。秧歌队老太太居多,即使有老头陪着老太太来也不参与扭秧歌,而是跑到路旁抽烟闲聊。这些老太太真有毅力,寒来暑往,只要不下大雨或雪几乎不间断。夏天她们拖着汗水湿透的衣服挥舞着手绢和折扇,左右开弓,冬天她们穿着羽绒服踩着积雪发出咯吱吱的声响……过了两年,秧歌队的演出地点改在了将军堡站前的延吉路市场。从那时起,我看秧歌的次数更多了,在延吉路市场的小广场上,不知度过了多少个傍晚。

  现如今,秧歌队解散多年,当年扭秧歌的那些老人不知是否还健在,身体是否还如从前一样硬朗。生活还是大同小异,虽没了秧歌队,但有了唱歌队,将军地区的老年人用不同的方式一样娱乐,没了秧歌队的延吉路市场依然人来人往。

  对于小孩子,将军地区的教育资源很丰富,以前有五所小学。将军街上,有一座小学叫将军一校,建于1954年,现在还叫将军一校,只是原来的位置在翻建时被新抚区第一教师公寓所占据,正门朝向辉南路了,这是将军地区最早的小学。后来相继建成将军二校、三校、四校、五校。将军二校是教学楼使用时间最长的学校,将军三校是我的母校,将军四校里的工厂子弟最多,将军五校如今鲜为人知。2005年,我上小学,从那以后,伴随着绿树红墙丁香花香的校歌,我不断成长。2010年,学校翻建,我在将军一校上学,在那里度过了两年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光……

  关于娱乐,是曾经几代人不敢想的事情。从前,去商场、洗澡、看电影就是娱乐了。我妈那一代人年轻时,正好是上世纪80年代,将军地区就一家大型商场,还没有大型浴池,电影院也只有两座。那时每个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车队、卫生所、工程队、子弟学校和电影院,将军地区最大的电影院莫过于矿灯厂俱乐部了。在我小时候,矿灯厂俱乐部已经倒闭了,高大的楼体破烂不堪,里边满是废品。将军地区的新城路旁,还有一个叫将军游乐场的电影院,这个建筑于1987年建成后营业不久就关闭了。将军游乐场是全市唯一一个地下电影院,此建筑的用途有两种:在战争年代可以当做防空设施,在和平年代可以用作娱乐场所放电影和跳舞。小时候我坐车路过将军游乐场总会想,这么破的烂尾楼怎么不拆除呢?后来真拆除盖高层了。我想,曾经十分热闹的俱乐部,会有很多值得追忆的事,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吧。

  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留意街道两侧的招牌。我发现,最初的招牌是用油漆刷上去的,后来是贴上去的,直到现在是挂上去的。那些变化着的店招,实际上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

  将军街上有我太多的记忆,仿佛在每一栋建筑、每一条小路上,都能在我的记忆深处找到曾经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西流的浑河水,存在过,也生动过,但最终还是一去不返,只有记忆变成文字。

  写于2019

该文章所属专题:李想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