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关外的叶赫部及叶赫城
2022-02-02 10:01 《开原简史》2014 高清林著
2922
扈伦四部南迁 到了16世纪中期,塔鲁木卫、塔山卫、塔山左(前)卫等部的女真人,分别迁到叶赫河、哈达河、乌拉河、辉发河畔,逐渐聚集起来,形成海西女真四部,即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 在这之前,明朝就称开原以...
扈伦四部南迁
到了16世纪中期,塔鲁木卫、塔山卫、塔山左(前)卫等部的女真人,分别迁到叶赫河、哈达河、乌拉河、辉发河畔,逐渐聚集起来,形成海西女真四部,即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
在这之前,明朝就称开原以北至黑龙江下游的女真为海西女真。海西地区原指松花江中下游以西地区,后泛指松花江中下游地区。又由于这四部出于扈伦地区,故又称扈伦四部。
扈伦即忽刺温,也就是呼兰河、汤旺河流域。
叶赫部世系,可以追溯到明初(15世纪中期)、子子孙孙世袭相沿约达200余年。传至八代,归附后金。始祖名星根达尔汉(打叶),姓纳喇(又作那拉)永乐四年(1406年)星根达尔汉进京朝贡,明朝在肇州(在嫩江、呼兰河、松花江汇合地区)附近设塔鲁木卫(属外卫,即羁縻卫,藩属性质),并可世袭塔鲁木卫的都指挥(又称都指挥事)。
第二代席尔克明噶图。
第三代齐尔噶尼,在成化二十年(1484年)任海西塔鲁木卫都指挥,开始逐步南迁,最后迁到了开原北面。
早在永乐六年(1408年)前后,海西女真头人,就表示愿居三万等卫;在取得明朝同意后,部分女真人便开始入居安乐州等地(见《满族通史》第40页)。安乐州在开原城。齐尔噶尼子(第四代)褚孔格,正德十四年(1519年)袭任塔鲁木卫都指挥。后来褚孔格为哈达部王台叔父王忠所杀。哈达部在开原东哈达河畔,足以证明褚孔格已迁移到开原北关外,定居在叶赫河岸,塔鲁木卫随之迁到叶赫河。
第五代太杵(台楚)袭职,其子(第六代)清佳奴(又名逞加奴)、杨吉奴(又名仰家奴)征服叶赫诸部,各据一城,皆称贝勒。后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二月叶赫“二奴”被明将李成梁斩杀于开原城市圈。
第七代布寨(清佳奴子)、纳林卜禄(杨吉奴子)各继父位。其子(第八代)布扬古(又名白羊骨,布寨子)为西城贝勒、金台石(纳林卜禄子)为东城贝勒。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努尔哈赤四征叶赫,东西二城均被攻下,金台石、布扬古被俘。努尔哈赤下令,将他二人勒死。
叶赫城被毁后,不论长幼兵民,均被带往建州。叶赫城主,留下两支,即布扬古之弟布尔杭古和金台石之子德尔格勒等。到建州后,他二人及家属均加人满洲八旗。
叶赫古城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叶赫镇。叶赫部以叶赫河得名叶赫镇以叶赫故城而得名。叶赫有东西二城东城位于叶赫镇西南三四里的岗上,处在开原莲花至叶赫的公路南。
东城西北五六里即西城,建在叶赫河北岸的山湾里。叶赫城地处镇北关外65里,西至开原老城120余里。明称叶赫部为北关,称广顺关外的哈达部为南关。辽东总兵将叶赫与哈达看成是“开原疆场”的边外防线。
城堡16世纪初,一部分女真族在部落酋长褚孔格率领下,迁到开原镇北关外,定居在叶赫河畔。这时的叶赫部,只设寨塞,尚无城堡。大约在万历元年(1573年)前后,清佳奴、杨吉奴才在叶赫河两岸修筑城堡。西城在河北,修筑在先,称老城,史书称叶赫城;东城在河南,称作叶赫山城。每城都有木、土、石三道城墙,还有护城河环绕,城内还筑有八角明楼。
叶赫二城从1573年前后开建至1619年城毁,仅存46年。今日观其东城遗址,周围不足一里,墙址尚有一房高。西城已重建,很难观察遗址原貌《扈从东巡日录》作者高士奇,对叶赫故城遗址有记载。
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四月十三日(农历),高士奇扈从康熙皇帝从吉林归来,路过叶赫。他在文中写道:“庚寅雨中过夜黑河”。“夜黑城在北山之隈,砖梵城根,亦有子城,尚余台殿故址。又一石城,在南山之阳、水草丰美,微有阡陌。”这里说的“夜黑城”即叶赫河北的西城“石城”即叶赫河南的东城。
到了清朝,建京师至吉林驿路。驿路从叶赫故城通过,军方在这里设了驿站。叶赫站西接蒙古和罗站(在莲花街),东北接阿勒额墨站(在伊通大孤山)。
叶赫与明朝的关系
在政治军事上,叶赫依赖于开原。出征讨敌叶赫军队接受调遣。如萨尔浒之战,叶赫就派兵三千,接受开原总兵马林指挥。叶赫遭遇强敌,开原就派官兵保护。如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三征叶赫,总兵马林就带兵驰援,建州兵退。叶赫成了开原军方的藩属。
在经济上,叶赫依赖北关马市而生存;在行政建制上,除依附于开原外、叶赫不属于任何州县;从地域上看,镇北关外,就是叶赫牧地,贝勒城(叶赫城)也只离镇北关60余里。
相关史料:叶赫是“太后”的故乡
“叶赫”是部落名,“那拉”是叶赫部的姓。“叶赫那拉”满语是“河边的太阳”。叶赫历届十代国王,满族称“贝勒”。第六代国王清佳奴及其弟杨吉奴,在这里分建二城。东城建在叶赫河南岸的山坎上,杨吉奴驻扎;北城修筑在叶赫河北岸的高山上,清佳奴驻扎。两城隔河遥相对应。
叶赫先后出过两位皇后,即努尔哈赤妻子孝慈高皇后,另一位是咸丰妻子慈禧太后。
孝慈高皇后原名孟古格格,乃叶赫贝勒杨吉奴之幼女。她是叶赫土生土长的,杨吉奴将其许配给努尔哈赤。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杨吉奴子纳林布录送胞妹孟古格格与努尔哈赤完婚。当时努尔哈赤30岁,孟古格格14岁。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孝慈高皇后病逝,时年29岁。遗下一子,时年12岁,即大清帝国第二个皇帝皇太极。
第二位皇后慈禧,亦名叶赫那拉氏。慈禧祖籍虽在叶赫,但却生在安徽,是徽宁池广太道惠徵之女。咸丰元年(1851年)被选进宫。1856年生子载淳。1862年咸丰帝死去,6岁的载淳继位,为同治皇帝。
慈禧垂帘听政,当了太后。1909年死去,74岁。
到了16世纪中期,塔鲁木卫、塔山卫、塔山左(前)卫等部的女真人,分别迁到叶赫河、哈达河、乌拉河、辉发河畔,逐渐聚集起来,形成海西女真四部,即叶赫部、哈达部、乌拉部、辉发部。
在这之前,明朝就称开原以北至黑龙江下游的女真为海西女真。海西地区原指松花江中下游以西地区,后泛指松花江中下游地区。又由于这四部出于扈伦地区,故又称扈伦四部。
扈伦即忽刺温,也就是呼兰河、汤旺河流域。
叶赫部原名塔鲁木卫。“叶赫”有多种叫法、写法。请看《柳边纪略》(卷三)记载:“也赫,一作也合,又作叶赫,又作野黑,在开原威远堡边门九十里,即所谓北关也。”《开原图说》(下册)记:叶赫西城“曰夜黑寨。即白羊骨寨”。
叶赫部世系,可以追溯到明初(15世纪中期)、子子孙孙世袭相沿约达200余年。传至八代,归附后金。始祖名星根达尔汉(打叶),姓纳喇(又作那拉)永乐四年(1406年)星根达尔汉进京朝贡,明朝在肇州(在嫩江、呼兰河、松花江汇合地区)附近设塔鲁木卫(属外卫,即羁縻卫,藩属性质),并可世袭塔鲁木卫的都指挥(又称都指挥事)。
第二代席尔克明噶图。
第三代齐尔噶尼,在成化二十年(1484年)任海西塔鲁木卫都指挥,开始逐步南迁,最后迁到了开原北面。
早在永乐六年(1408年)前后,海西女真头人,就表示愿居三万等卫;在取得明朝同意后,部分女真人便开始入居安乐州等地(见《满族通史》第40页)。安乐州在开原城。齐尔噶尼子(第四代)褚孔格,正德十四年(1519年)袭任塔鲁木卫都指挥。后来褚孔格为哈达部王台叔父王忠所杀。哈达部在开原东哈达河畔,足以证明褚孔格已迁移到开原北关外,定居在叶赫河岸,塔鲁木卫随之迁到叶赫河。
第五代太杵(台楚)袭职,其子(第六代)清佳奴(又名逞加奴)、杨吉奴(又名仰家奴)征服叶赫诸部,各据一城,皆称贝勒。后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二月叶赫“二奴”被明将李成梁斩杀于开原城市圈。
第七代布寨(清佳奴子)、纳林卜禄(杨吉奴子)各继父位。其子(第八代)布扬古(又名白羊骨,布寨子)为西城贝勒、金台石(纳林卜禄子)为东城贝勒。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努尔哈赤四征叶赫,东西二城均被攻下,金台石、布扬古被俘。努尔哈赤下令,将他二人勒死。
叶赫城被毁后,不论长幼兵民,均被带往建州。叶赫城主,留下两支,即布扬古之弟布尔杭古和金台石之子德尔格勒等。到建州后,他二人及家属均加人满洲八旗。
叶赫古城在今吉林省梨树县叶赫镇。叶赫部以叶赫河得名叶赫镇以叶赫故城而得名。叶赫有东西二城东城位于叶赫镇西南三四里的岗上,处在开原莲花至叶赫的公路南。
东城西北五六里即西城,建在叶赫河北岸的山湾里。叶赫城地处镇北关外65里,西至开原老城120余里。明称叶赫部为北关,称广顺关外的哈达部为南关。辽东总兵将叶赫与哈达看成是“开原疆场”的边外防线。
城堡16世纪初,一部分女真族在部落酋长褚孔格率领下,迁到开原镇北关外,定居在叶赫河畔。这时的叶赫部,只设寨塞,尚无城堡。大约在万历元年(1573年)前后,清佳奴、杨吉奴才在叶赫河两岸修筑城堡。西城在河北,修筑在先,称老城,史书称叶赫城;东城在河南,称作叶赫山城。每城都有木、土、石三道城墙,还有护城河环绕,城内还筑有八角明楼。
叶赫二城从1573年前后开建至1619年城毁,仅存46年。今日观其东城遗址,周围不足一里,墙址尚有一房高。西城已重建,很难观察遗址原貌《扈从东巡日录》作者高士奇,对叶赫故城遗址有记载。
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四月十三日(农历),高士奇扈从康熙皇帝从吉林归来,路过叶赫。他在文中写道:“庚寅雨中过夜黑河”。“夜黑城在北山之隈,砖梵城根,亦有子城,尚余台殿故址。又一石城,在南山之阳、水草丰美,微有阡陌。”这里说的“夜黑城”即叶赫河北的西城“石城”即叶赫河南的东城。
到了清朝,建京师至吉林驿路。驿路从叶赫故城通过,军方在这里设了驿站。叶赫站西接蒙古和罗站(在莲花街),东北接阿勒额墨站(在伊通大孤山)。
叶赫与明朝的关系
在政治军事上,叶赫依赖于开原。出征讨敌叶赫军队接受调遣。如萨尔浒之战,叶赫就派兵三千,接受开原总兵马林指挥。叶赫遭遇强敌,开原就派官兵保护。如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三征叶赫,总兵马林就带兵驰援,建州兵退。叶赫成了开原军方的藩属。
在经济上,叶赫依赖北关马市而生存;在行政建制上,除依附于开原外、叶赫不属于任何州县;从地域上看,镇北关外,就是叶赫牧地,贝勒城(叶赫城)也只离镇北关60余里。
相关史料:叶赫是“太后”的故乡
“叶赫”是部落名,“那拉”是叶赫部的姓。“叶赫那拉”满语是“河边的太阳”。叶赫历届十代国王,满族称“贝勒”。第六代国王清佳奴及其弟杨吉奴,在这里分建二城。东城建在叶赫河南岸的山坎上,杨吉奴驻扎;北城修筑在叶赫河北岸的高山上,清佳奴驻扎。两城隔河遥相对应。
叶赫先后出过两位皇后,即努尔哈赤妻子孝慈高皇后,另一位是咸丰妻子慈禧太后。
孝慈高皇后原名孟古格格,乃叶赫贝勒杨吉奴之幼女。她是叶赫土生土长的,杨吉奴将其许配给努尔哈赤。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杨吉奴子纳林布录送胞妹孟古格格与努尔哈赤完婚。当时努尔哈赤30岁,孟古格格14岁。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孝慈高皇后病逝,时年29岁。遗下一子,时年12岁,即大清帝国第二个皇帝皇太极。
第二位皇后慈禧,亦名叶赫那拉氏。慈禧祖籍虽在叶赫,但却生在安徽,是徽宁池广太道惠徵之女。咸丰元年(1851年)被选进宫。1856年生子载淳。1862年咸丰帝死去,6岁的载淳继位,为同治皇帝。
慈禧垂帘听政,当了太后。1909年死去,74岁。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2-09春节旧俗:远去的抚顺高跷
-
01-30苏新天回忆录—依稀童年(2)
-
01-28档案:日俄战争前后的抚顺
-
01-28黄韬:朝鲜族志士李寅涉战斗在辽吉两省
-
01-26海城名称由来
-
01-26回忆42年前的一次抢险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