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当代人物

当代人物

张洁的天真、向往与决绝——从《拣麦穗》谈起

2022-02-07 19:13 《名作家记》 张守仁 1925
张洁  张洁(1937年生,祖籍辽宁抚顺),是当代最有才华、情感上磨难最多的女作家之一。  张洁是因《沉重的翅膀》和《无字》而唯一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她不仅国内有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她是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获过意大利马拉帕...

张洁的天真、向往与决绝——从《拣麦穗》谈起 图1

张洁


  张洁(1937年生,祖籍辽宁抚顺),是当代最有才华、情感上磨难最多的女作家之一。


  张洁是因《沉重的翅膀》和《无字》而唯一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她不仅国内有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她是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获过意大利马拉帕尔蒂国际文学奖,早已驰名中外。

  张洁走上文坛,其文学启蒙老师是她父亲的朋友、老作家骆宾基。她少年时就爱文学创作,骆宾基像个守护神似的关怀着她。当张洁在抚顺念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和骆宾基通信,骆持之以恒地指点她。

  1955年春天,骆宾基去黑龙江国营农场体验生活,特地绕道到抚顺看望张洁。张洁在中国人民大学上一年级时,开始写诗。骆宾基指导她如何写诗劝她学习俄国的涅克拉索夫写出《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那样的佳作。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之后,骆宾基把听来的中央音乐学院考生的动人故事告诉张洁,指导她写出了《森林里来的孩子》,并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张洁的散文创作,几乎是与小说创作同时起步。开始她怀着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写了不少回忆儿童生活的散文,代表作有《哪里去了,放风筝的姑娘》《挖荠菜》《拣麦穗》。其中,《拣麦穗》写的是张洁天真无邪的心灵和普通人善良的心地。文中写她二姨望着她拣麦穗的篮子说:“看看,我家大雁也会拣麦穗了。”又问她:“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她答:“我要备嫁妆哩。”二姨问:“你要嫁谁吗?”她说:“我要嫁给那个卖灶糖的老汉。”问她为啥要嫁给他,她说:“我要天天吃灶糖呢。”


张洁的天真、向往与决绝——从《拣麦穗》谈起 图2

少年张洁和她的亲人们


  真所谓童心如雪,天真烂漫。童稚的她像山泉水那么清澈,又如野草上的晨露般透明晶莹。

  人是要长大、成熟的,这个小名叫“大雁”的女孩,长成大姑娘后看到她守寡的母亲与另一个已婚男人一段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爱情。她母亲和那情人从未握过手,但心心相印,像太阳和月亮互相照耀。彼此温暖。那种牵心扯肺的

  恋情,犹如一片白云追着另一片白云,一撮青草依偎着另一撮青草,一朵浪花推涌着另一朵浪花。她母亲有个“爱,是不能忘记的”笔记本,记下母亲对心上人每年、每月、每日、每夜刻骨铭心的思念。那男人曾把一套《契诃夫文集》送给母亲作为爱情信物。她母亲把文集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了防止旁人来借阅,她另买一套供他人阅读。她母亲常捧着契诃夫小说集发呆,一旦被张洁(文中称“姗姗”)发现,母亲像初恋的姑娘,头一次和情人约会便让人撞见时那样羞红了脸。临死立下遗嘱,要求把契氏文集和她一起火化。上一辈人的爱情是那么圣洁、忠贞,像溪边的蕙兰那样散发幽香。张洁对母辈的情爱充满艳羡、憧憬与向往,于是她满腔热情地写了《爱,是不能忘记的》这篇小说。小说发表后,引起很大的反响,也引来很多争议。

  岁月流逝,《拣麦穗》中的大雁,《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姗姗,《无字》中的中年女人吴为……生活不如想象的那么浪漫。生命之河向前流淌,绝不会像源头那么清澈,其中必然会遇到礁石,掺进杂质,碰上曲折和坎坷。

  小说《无字》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饱含了女性的自省及对真爱追求理想的破灭,并直露地描绘了由婚前爱转变为婚后恨的情感历程。作品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经历及人性扭曲,对20世纪的中国做了独特的、有个性的记录与审视。

  吴为和朝思暮想的苦恋对象——那个有着革命经历的副部长一起,排除干扰,终于结成了夫妻。但婚后的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绝不如想象的浪漫、美妙。以前从远处看到的海市蜃楼般的迷蒙景色,一经近距离接触,那不过是一片沙漠、一堆乱石。


张洁的天真、向往与决绝——从《拣麦穗》谈起 图3

中年张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真飞到月球上一看,并没有光和霜,有的是荒凉和旷茫。是距离创造了美,没有了距离,只露出真相。

  实际生活中柴米油盐过日子,锅碗瓢盆使起来,免不了磕磕碰碰有声响,加之经历、气质不同,性格、爱好迥异,便常发生摩擦。日子久了,往日的恩爱演变成心智的较量与争吵的频发。曾经渴望在一起的婚姻生活,竟提供了彼此互伤的机会。

  至此,吴为和副部长的夫妻关系,全是折磨和仇恨,两人伤痕累累,生活陷入苦海之中。到了那时,做爱是施虐,吃饭是对骂,婚姻已成地狱。吴为对婚姻由渴望到失望而绝望。有过离婚经历的吴为,只好再次分手。离婚后的吴为(即张洁),又遇上世上最疼她的母亲去世,她便成为虽有房子、却无家庭的孤身一人。

  张洁在孤独中进入晚年,写了《一生太长了》之后,便告别文坛,以无师自通的油画宣泄自己的情感。她离群索居,性情乖戾,决定远走天涯。她远走他乡之前,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看过她举办的一次小型油画展。作为告别“演出”,画展上,她画的那匹孤立荒野上的母豹,回望来路上西下的夕阳,身前是天苍苍、野茫茫的迷途。我似乎听到了旷野中一声野狼般凄厉的长嗥。这荒郊野外孤豹的神态,不就是张洁自身的真实写照吗?

  张洁叫来密友拿走家中所有的衣服、首饰、藏书、绘画、家具,自己销毁了所有文件、日记、照片、手稿,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只拎着一只超市购物的布袋子,里面包了几只旧碗、旧盘,戴着一顶旧帽子,决绝地、不留一物地走了……

  张洁告别故土、孤走天涯时,希望国人永远忘记她。

  回顾当代文学史,我们能彻底忘记那个《拣麦穗》里的大雁、《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姗姗、《无字》中叫吴为、才华卓溢的女作家张洁吗?

  后来,她住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旁边的一个住宅区的小公寓里。那里有草坪,有树林,非常安静。


张洁的天真、向往与决绝——从《拣麦穗》谈起 图4

晚年张洁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