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庆:浑河名称的演变
2016-06-18 10:18 抚顺七千年 李红庆
859
浑河是辽东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有南北二源。其北源发于辽宁省和吉林省交界处的哈达山西麓的纳鲁窝集;南源发于辽宁省新宾县境内。两源汇合后西流,经抚顺、沈阳南折经辽阳至营口入海。千百年来,浑河的名称数次发生变化,久而久之,人们对浑河的名称提出种种不同看法,进而对...
浑河是辽东地区的主要河流之一,有南北二源。其北源发于辽宁省和吉林省交界处的哈达山西麓的纳鲁窝集;南源发于辽宁省新宾县境内。两源汇合后西流,经抚顺、沈阳南折经辽阳至营口入海。千百年来,浑河的名称数次发生变化,久而久之,人们对浑河的名称提出种种不同看法,进而对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产生了模糊的认识。因此,对这条河流名称的沿革做一些考证,澄清某些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很有必要的。
两汉、三国时浑河称为辽水或小辽水。《汉书·地理志》载:“高句骊,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古地名,在今海城西六十里)入大辽水。”又《山海经》记:“潦水出卫皋东。”郭璞在为《山海经》作注时写道:“出塞外卫白平山。潦山,小辽水所出。”再有《后汉书·郡国志》记:“辽山,辽水所出。”《后汉书》没有说明出辽山之水为小辽水,这很容易与大辽水(今辽河)相混淆。但从《汉书》和郭璞为《山海经》所作的注中可以看出,《后汉书》所说的出辽山之水即小辽水,而《山海经》中说出卫皋(郭璞注为白平山)之东的辽水应为大辽水。辽山即前面提到的哈达山,也就是浑河北源之发祥地。
《汉书·地理志》在高句骊目下又记:“又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这个南苏水应为浑河的南源,即今天的苏子河。满语又称苏克素获河或苏克苏浒河。有人认为南苏水应为今东辽河,依据是南苏城在今辽宁西丰县境内;还有人认为南苏水应为今天的辉发河,南苏城则在此水上游之山城子。这两种观点均以南苏城的地理位置为依据,而南苏城究竟在何处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南苏城应在今抚顺、新宾之间,则南苏水即为今天的苏子河。《盛京通志》在古山川考中载:“按今兴京界内,有南苏城遗址,疑此水即与城相近。”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南苏城条有:“今考汉志高句骊县有南苏水,高丽置城盖因此水为名,在新城东南今兴京界。”(新城在今抚顺市内)。
此外,还可以通过几次战役来考证南苏城的地理位置。史籍在记载慕容氏征高句骊的战役中曾多次提及新城、南苏城和木底城。新城在今抚顺市,木底城为今新宾附近的木奇村,已基本被学术界所公认,而南苏城与这两城并提,可见与它们相距不远。因此考查慕容氏征高句骊的几次战役,大致可以找到南苏城的位置。
慕容“将击高句骊,高句骊有二道:其北道平阔,南道险狭,(胡三省注:北道从北直而进,南道从南陕入木底城)。”[1]又:“燕王使慕容恪攻高句骊,拨南苏(胡三省注:南苏城在南陕之东,唐平高丽,置南苏州),置戍而还。”[2]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明显看出,南陕一路有南苏、木底二城,又南苏在南陕之东,且据“从南陕入木底”来看,二城相距是很近的。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燕王慕容盛袭高句骊“以骠骑大将军熙为前锋,拔新城、南苏,开境七百余里,徙五千余户而还。”[3]五年之后,“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正月燕王熙伐高句骊,……二年正月,轻兵袭高句骊,二月攻木底城,不克而还(胡三省注:木底城,在南苏之东;唐置木底州)。”[4]
不仅从胡三省的注中可以看出南苏在木底之西,就是从原著中也可以得知此理。隆安四年慕容熙拔新城、南苏,而不及木底,可见南苏在新城之东、木底之西;义熙二年又只谈木底,不提新城、南苏,这是因为新城、南苏已克,并“徙五千余户”在此居住,所以这次征高句骊为五年前之继续,直攻木底城,这又可以证明南苏在木底之西。又考唐朝征高句骊之地理,也可得知南苏在新城木底附近。“乾封初,高骊大将泉男生率众内附,高宗遣将军庞同善、高侃等迎接之。男生弟男建率国人逆击同善等,诏仁贵统兵为后援。同善等进至新城,夜为贼所袭。仁贵领骁勇赴救,斩首数百级。同善等又进至金山,为贼所败,高骊乘胜而进。仁贵横击之,贼众大败,斩首五千余级,遂拔其南苏、木底、苍岩等三城,始与男生相会。”[5]
薛仁贵在金山战败高骊后,连破南苏等三城,遂南下与李绩军会师于平壤。按其所破之城顺序来看,南苏当在木底之西,苍岩则在木底之东。而《东北历代疆域史》则根据《满洲历史地理》把南苏城断在“今辉发河(南苏水)上游的山城子”,但山城子却在今木奇村的东北方向,这与前所述慕容氏、薛仁贵征高句骊地理不合。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南苏城在新城附近、木底之西已无可怀疑,故南苏水为今苏子河是可信的。因此《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辽水和南苏水都是今天的浑河,只不过南苏水为浑河的另一源罢了。
魏晋时浑河仍称之为小辽水。《水经》云:“又玄菟,高句骊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注曰:小辽水又西南迳襄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涸。”近人王国维认为,浑河此时有沸流水之称。他在《丸都山纪功石刻跋》一文中说:“小辽水(今浑河),盖即魏志之沸流水,又东南有大梁水(今太子河)即魏志之梁口”。其弟子吴其昌则认为“梁口之说是”,然沸流水应为今之鸭绿江。
金毓黻先生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考辨,说:“盖毋氏丘俭由辽东辽北二百里之玄菟郡进军,沿今浑河而上,以抵今兴京,再进而入通化桓仁之境,始与高句骊兵相遇。求沸流水之所在,应在今佟家江(一名浑江)之流域,……所谓梁口,或即佟家江入鸭绿江之口(今称津江口),以此为说,犹胜于以鸭绿江为沸流水。盖当日毋丘俭决无迂曲自鸭绿江下游进军之理,故其与句骊兵交战之地,必在鸭绿江迤西,非佟家江无以当之。”[6]
金氏之考很有道理,笔者再从史料分析,更可证金氏沸流水为今佟家江一说为确,而梁口一说则不敢轻信。《三国史记·卷十三》载:“(东明)现沸流水中有菜叶逐流而下,知有人在上游者,因以猎往,寻至沸流国。”东明自扶余南走,“然后造渡于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7]东明所建之都即纥升骨城,此城在今吉林集安附近,“否则至远亦不出二三百里内外。”[8]
因而纥升骨城应在沸流水下游,东明王所见有菜叶由上游而下之水,当为佟家江无疑。如以沸流水当今之浑河,东明王建都之地应在浑河中下游,以至辽河流域,这不符《三国史记》之载。看来金氏之说无误。关于梁口之说,《三国志·魏志·毋丘俭传》记:“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请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原注:梁音渴)宫军败走。”
从以上所记“句骊王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来看,梁口当在沸流水流域,金氏以佟家江入鸭绿江之口当之也不确切。因为句骊兵进军,应从东南向西北行,既已到达沸流水上,而战之梁口,就不应是沸流水入鸭绿江之口,如以富尔江入佟家江之口当之梁口,与《三国志》所记句骊兵进军方向相合。如果说沸流水是浑河,梁口为太子河,以此理推之,亦不能成立。太子河在浑河之南,由南向北行至浑河,必先经此水,后至浑河,因此,此说亦与《三国志》不合。而且梁口与梁水并非一意,何况《三国志》注梁口之“梁”应为“渴”音。故以梁口当梁水太牵强附会。
隋唐时期浑河又称之为贵端水。《旧唐书·程务挺传》记“(其父)又率兵破高骊于贵端水,焚其新城,杀获甚众”又《资治通鉴》记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五月“壬午,名振等渡辽水,高骊见其兵少,开门渡贵端水逆战。”以上两段所记为一事,程务挺之父即程名振。《资治通鉴》虽然只记高骊兵开门渡贵端水,没记何城之门,但从《唐书》中可得知,此门应为新城之门。现在一般都认为抚顺城北高尔山山城即新城,也就是贵端城,而流经此城南面的贵端水,只有以今浑河当之。唐灭高骊后,在此置新城州都督府,辽置贵德州,辖有贵德县。贵德即贵端之音转。《读史方舆纪要》则把贵端水记在金州卫条目。把金州卫说成是南苏城,因此认为程名振与高骊战贵端水之役在今金州市一带,而在此地又找不到贵端水这样的大河,就用“今堙”作解释,这是没有根据的。
《读史方舆纪要》之讹,根本源于《辽史·地理志》“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骊南苏”的错误记载,并无其他根据。《辽东志》所记与此大不相同:“贵德县,沈阳城东南三十里,浑河口西,今为屯营。”这个说法认为贵德在沈阳地区,虽稍偏西,但大致与《唐书》所记吻合,胜于贵德在辽阳及在金州一带之说。辽代以后开始称之为浑河。
《辽史·地理志》记:“浑河在东梁与范河之间。”《大元一统志》上说:“水势湍激,沙土混流,故名浑河。”明代仍称为浑河,《读史方舆纪要》记:“浑河在司(辽阳)西北,一名小辽水,源出塞外,西南流。”到清朝,一些河流多用满语称呼,浑河满语为瑚努呼河:“浑河,在承德县(今沈阳)南十里,国语曰瑚努呼。”[9]《奉天通志》又记载:“于(浑河)之下游仍明旧称,上游则名纳鲁河。”被称之为纳鲁河的一段是在与苏子河汇合之前,为浑河之北源。此源因出纳鲁窝集,故名纳鲁河,“纳鲁河,(兴京)城东北八十五里,源出纳鲁窝集,流入安巴尼雅勒玛山,即为浑河。”[10]又因此水流入英额边门,所以又有英额河之称:“小辽水,今曰浑河,亦有二源,东北英额河源出盛京东北柳条边英额门外,东山之……”[11]
此外,浑河还有红河和沈水之称。称为红河的原因不见史书有明确记载,其时间也不可考。只是在《东北地理总论》一书中有此称谓:“浑河又曰红河,亦称小辽河,即沈水也。”红河之名,可能是由“浑”字音转而来,也可能是由于浑河涨水时“沙土混流”,因其颜色混红而得名。
关于沈水之称,起之何时,用于何代已不可考。《大元一统志》引《地志集略》之文云:浑河“旧称沈水”,但《明史·地理志》却说沈阳中卫“南有浑河,又东有沈水入焉”,把浑河与沈水同时列出,成为二水。有人认为《明史·地理志》所谓之沈水,实应为小沈水,《地志集略》所谓沈水应为浑河。《读史方舆纪要》记小沈水在沈阳中卫“西南四里,东流入于浑河,亦谓之沈水。”又《大清一统志》记“(沈水)在承德县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东观音阁东泉眼发源,流入浑河,旧名小沈河。”
由此看来,把《明史·地理志》中之沈水视为小沈水一说是正确的。其实小沈水也就是今天由沈阳市动物园发源的万泉河,俗称小河沿。
通过上述考证,可以基本了解浑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和河道变化,但愿这能为研究东北地方史和东北历史地理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原载《兰台世界》2007,07 作者单位: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注释:
[1][2][3][4]资治通
[5]旧唐书·薛仁贵传
[7]好大王碑
[6][8]金毓黻.东北通史(卷二)
[9]大清一统志
[10]盛京通志
[11]齐召南·水道提
两汉、三国时浑河称为辽水或小辽水。《汉书·地理志》载:“高句骊,辽山,辽水所出,西南至辽队(古地名,在今海城西六十里)入大辽水。”又《山海经》记:“潦水出卫皋东。”郭璞在为《山海经》作注时写道:“出塞外卫白平山。潦山,小辽水所出。”再有《后汉书·郡国志》记:“辽山,辽水所出。”《后汉书》没有说明出辽山之水为小辽水,这很容易与大辽水(今辽河)相混淆。但从《汉书》和郭璞为《山海经》所作的注中可以看出,《后汉书》所说的出辽山之水即小辽水,而《山海经》中说出卫皋(郭璞注为白平山)之东的辽水应为大辽水。辽山即前面提到的哈达山,也就是浑河北源之发祥地。
《汉书·地理志》在高句骊目下又记:“又有南苏水,西北经塞外。”这个南苏水应为浑河的南源,即今天的苏子河。满语又称苏克素获河或苏克苏浒河。有人认为南苏水应为今东辽河,依据是南苏城在今辽宁西丰县境内;还有人认为南苏水应为今天的辉发河,南苏城则在此水上游之山城子。这两种观点均以南苏城的地理位置为依据,而南苏城究竟在何处目前尚无定论。笔者认为,南苏城应在今抚顺、新宾之间,则南苏水即为今天的苏子河。《盛京通志》在古山川考中载:“按今兴京界内,有南苏城遗址,疑此水即与城相近。”又《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南苏城条有:“今考汉志高句骊县有南苏水,高丽置城盖因此水为名,在新城东南今兴京界。”(新城在今抚顺市内)。
此外,还可以通过几次战役来考证南苏城的地理位置。史籍在记载慕容氏征高句骊的战役中曾多次提及新城、南苏城和木底城。新城在今抚顺市,木底城为今新宾附近的木奇村,已基本被学术界所公认,而南苏城与这两城并提,可见与它们相距不远。因此考查慕容氏征高句骊的几次战役,大致可以找到南苏城的位置。
慕容“将击高句骊,高句骊有二道:其北道平阔,南道险狭,(胡三省注:北道从北直而进,南道从南陕入木底城)。”[1]又:“燕王使慕容恪攻高句骊,拨南苏(胡三省注:南苏城在南陕之东,唐平高丽,置南苏州),置戍而还。”[2]从以上两段记载可以明显看出,南陕一路有南苏、木底二城,又南苏在南陕之东,且据“从南陕入木底”来看,二城相距是很近的。晋安帝隆安四年(公元400年)燕王慕容盛袭高句骊“以骠骑大将军熙为前锋,拔新城、南苏,开境七百余里,徙五千余户而还。”[3]五年之后,“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正月燕王熙伐高句骊,……二年正月,轻兵袭高句骊,二月攻木底城,不克而还(胡三省注:木底城,在南苏之东;唐置木底州)。”[4]
不仅从胡三省的注中可以看出南苏在木底之西,就是从原著中也可以得知此理。隆安四年慕容熙拔新城、南苏,而不及木底,可见南苏在新城之东、木底之西;义熙二年又只谈木底,不提新城、南苏,这是因为新城、南苏已克,并“徙五千余户”在此居住,所以这次征高句骊为五年前之继续,直攻木底城,这又可以证明南苏在木底之西。又考唐朝征高句骊之地理,也可得知南苏在新城木底附近。“乾封初,高骊大将泉男生率众内附,高宗遣将军庞同善、高侃等迎接之。男生弟男建率国人逆击同善等,诏仁贵统兵为后援。同善等进至新城,夜为贼所袭。仁贵领骁勇赴救,斩首数百级。同善等又进至金山,为贼所败,高骊乘胜而进。仁贵横击之,贼众大败,斩首五千余级,遂拔其南苏、木底、苍岩等三城,始与男生相会。”[5]
薛仁贵在金山战败高骊后,连破南苏等三城,遂南下与李绩军会师于平壤。按其所破之城顺序来看,南苏当在木底之西,苍岩则在木底之东。而《东北历代疆域史》则根据《满洲历史地理》把南苏城断在“今辉发河(南苏水)上游的山城子”,但山城子却在今木奇村的东北方向,这与前所述慕容氏、薛仁贵征高句骊地理不合。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南苏城在新城附近、木底之西已无可怀疑,故南苏水为今苏子河是可信的。因此《汉书·地理志》所记载的辽水和南苏水都是今天的浑河,只不过南苏水为浑河的另一源罢了。
魏晋时浑河仍称之为小辽水。《水经》云:“又玄菟,高句骊县有辽山,小辽水所出。注曰:小辽水又西南迳襄平县为淡渊,晋永嘉三年(公元309年)涸。”近人王国维认为,浑河此时有沸流水之称。他在《丸都山纪功石刻跋》一文中说:“小辽水(今浑河),盖即魏志之沸流水,又东南有大梁水(今太子河)即魏志之梁口”。其弟子吴其昌则认为“梁口之说是”,然沸流水应为今之鸭绿江。
金毓黻先生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考辨,说:“盖毋氏丘俭由辽东辽北二百里之玄菟郡进军,沿今浑河而上,以抵今兴京,再进而入通化桓仁之境,始与高句骊兵相遇。求沸流水之所在,应在今佟家江(一名浑江)之流域,……所谓梁口,或即佟家江入鸭绿江之口(今称津江口),以此为说,犹胜于以鸭绿江为沸流水。盖当日毋丘俭决无迂曲自鸭绿江下游进军之理,故其与句骊兵交战之地,必在鸭绿江迤西,非佟家江无以当之。”[6]
金氏之考很有道理,笔者再从史料分析,更可证金氏沸流水为今佟家江一说为确,而梁口一说则不敢轻信。《三国史记·卷十三》载:“(东明)现沸流水中有菜叶逐流而下,知有人在上游者,因以猎往,寻至沸流国。”东明自扶余南走,“然后造渡于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7]东明所建之都即纥升骨城,此城在今吉林集安附近,“否则至远亦不出二三百里内外。”[8]
因而纥升骨城应在沸流水下游,东明王所见有菜叶由上游而下之水,当为佟家江无疑。如以沸流水当今之浑河,东明王建都之地应在浑河中下游,以至辽河流域,这不符《三国史记》之载。看来金氏之说无误。关于梁口之说,《三国志·魏志·毋丘俭传》记:“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请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原注:梁音渴)宫军败走。”
从以上所记“句骊王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来看,梁口当在沸流水流域,金氏以佟家江入鸭绿江之口当之也不确切。因为句骊兵进军,应从东南向西北行,既已到达沸流水上,而战之梁口,就不应是沸流水入鸭绿江之口,如以富尔江入佟家江之口当之梁口,与《三国志》所记句骊兵进军方向相合。如果说沸流水是浑河,梁口为太子河,以此理推之,亦不能成立。太子河在浑河之南,由南向北行至浑河,必先经此水,后至浑河,因此,此说亦与《三国志》不合。而且梁口与梁水并非一意,何况《三国志》注梁口之“梁”应为“渴”音。故以梁口当梁水太牵强附会。
隋唐时期浑河又称之为贵端水。《旧唐书·程务挺传》记“(其父)又率兵破高骊于贵端水,焚其新城,杀获甚众”又《资治通鉴》记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五月“壬午,名振等渡辽水,高骊见其兵少,开门渡贵端水逆战。”以上两段所记为一事,程务挺之父即程名振。《资治通鉴》虽然只记高骊兵开门渡贵端水,没记何城之门,但从《唐书》中可得知,此门应为新城之门。现在一般都认为抚顺城北高尔山山城即新城,也就是贵端城,而流经此城南面的贵端水,只有以今浑河当之。唐灭高骊后,在此置新城州都督府,辽置贵德州,辖有贵德县。贵德即贵端之音转。《读史方舆纪要》则把贵端水记在金州卫条目。把金州卫说成是南苏城,因此认为程名振与高骊战贵端水之役在今金州市一带,而在此地又找不到贵端水这样的大河,就用“今堙”作解释,这是没有根据的。
《读史方舆纪要》之讹,根本源于《辽史·地理志》“苏州,安复军节度,本高骊南苏”的错误记载,并无其他根据。《辽东志》所记与此大不相同:“贵德县,沈阳城东南三十里,浑河口西,今为屯营。”这个说法认为贵德在沈阳地区,虽稍偏西,但大致与《唐书》所记吻合,胜于贵德在辽阳及在金州一带之说。辽代以后开始称之为浑河。
《辽史·地理志》记:“浑河在东梁与范河之间。”《大元一统志》上说:“水势湍激,沙土混流,故名浑河。”明代仍称为浑河,《读史方舆纪要》记:“浑河在司(辽阳)西北,一名小辽水,源出塞外,西南流。”到清朝,一些河流多用满语称呼,浑河满语为瑚努呼河:“浑河,在承德县(今沈阳)南十里,国语曰瑚努呼。”[9]《奉天通志》又记载:“于(浑河)之下游仍明旧称,上游则名纳鲁河。”被称之为纳鲁河的一段是在与苏子河汇合之前,为浑河之北源。此源因出纳鲁窝集,故名纳鲁河,“纳鲁河,(兴京)城东北八十五里,源出纳鲁窝集,流入安巴尼雅勒玛山,即为浑河。”[10]又因此水流入英额边门,所以又有英额河之称:“小辽水,今曰浑河,亦有二源,东北英额河源出盛京东北柳条边英额门外,东山之……”[11]
此外,浑河还有红河和沈水之称。称为红河的原因不见史书有明确记载,其时间也不可考。只是在《东北地理总论》一书中有此称谓:“浑河又曰红河,亦称小辽河,即沈水也。”红河之名,可能是由“浑”字音转而来,也可能是由于浑河涨水时“沙土混流”,因其颜色混红而得名。
关于沈水之称,起之何时,用于何代已不可考。《大元一统志》引《地志集略》之文云:浑河“旧称沈水”,但《明史·地理志》却说沈阳中卫“南有浑河,又东有沈水入焉”,把浑河与沈水同时列出,成为二水。有人认为《明史·地理志》所谓之沈水,实应为小沈水,《地志集略》所谓沈水应为浑河。《读史方舆纪要》记小沈水在沈阳中卫“西南四里,东流入于浑河,亦谓之沈水。”又《大清一统志》记“(沈水)在承德县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东观音阁东泉眼发源,流入浑河,旧名小沈河。”
由此看来,把《明史·地理志》中之沈水视为小沈水一说是正确的。其实小沈水也就是今天由沈阳市动物园发源的万泉河,俗称小河沿。
通过上述考证,可以基本了解浑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名称和河道变化,但愿这能为研究东北地方史和东北历史地理提供一些基本的素材。(原载《兰台世界》2007,07 作者单位:中共锦州市委党校)
注释:
[1][2][3][4]资治通
[5]旧唐书·薛仁贵传
[7]好大王碑
[6][8]金毓黻.东北通史(卷二)
[9]大清一统志
[10]盛京通志
[11]齐召南·水道提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难忘的历史调查之二:清前史调查
- 下一篇:说说辽代的石刻
相关文章
-
07-25关于赵亚州的爱国事迹以及攻打沈阳情况
-
07-20陈荣光:建设祖国的“金豆豆”
-
07-18高玉宝:苦乐年华青春之歌
-
07-15王尧:一场工业巅峰决战
-
07-14中国电力建设史上的“首场战役”五〇六工程
-
07-05抚顺美树系列之九西岗子的神树
-
07-02陈贵芳:八旬老兵的三线记忆
-
07-01徐洪:抚顺高尔山“东塔”勘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