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相适:王朝幹、王树滋人物钩沉
2022-08-20 17:47 抚顺七千年 孙相适
2278
或许是人老了爱回首往事。回顾我写过的抚顺境内的历史人物,投入精力最多的是王杲,其次就是王朝幹、王树滋父子。 关于王朝幹 王朝幹最后在山东济南任知府,相当于济南市市长。死后安葬在离我家乡上夹河不到三十里的南杂木镇房...
或许是人老了爱回首往事。回顾我写过的抚顺境内的历史人物,投入精力最多的是王杲,其次就是王朝幹、王树滋父子。
关于王朝幹
王朝幹最后在山东济南任知府,相当于济南市市长。死后安葬在离我家乡上夹河不到三十里的南杂木镇房身村。想不到的是,他沉睡143年之后,竟然以完好之驱同家乡人会面。当地人称他为王翰林。
1975年,农业学大寨平坟造田,王翰林坟被掘,出土的竟然是一具未腐古尸。此事轰动一时。
我到市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那时图书馆还在电视台对面),查到一本《抚顺古今趣闻》,里面有一文《未腐古尸》详述了发掘过程和数据。得知一号墓主人叫王朝幹,二号墓主人叫王树滋。查阅厚厚的《奉天通志》,卷一百九十一人物,有王朝幹传记,和他的长子王蕙滋、次子王树滋略传。卷二百三十一艺文,有王朝幹写的文章《皇清诰封朝议大夫显考济斋府君、恭人显妣黄太君行述》,从他的曾祖父王之泰写起,如何从天津迁到沈阳,他童年时受到的教育,考中举人后在山东做官的种种经历,祖墓在清原红透山镇滩洲村。
2006年4月1日,我去察看王翰林墓地,地点在房身村东侧的山坡上,山下是添泷陶瓷厂。墓地有几棵黑松和许多碎砖头。我进村走访,两位农民告诉我,当年开推土机掘树的人叫吴作会,并指给我他家的位置。我有幸见到了吴师傅,他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景。
2015年1月4日的“抚顺七千年”网站之“孙相适专栏”第6页文章《酣睡143年的知府》有详细记录,这段话很有意思,不妨复制于下:
◎1975年4月23日这天谷雨,已经套犁杖种地了,房身生产队派一台推土机和十几名沈阳六八届下乡青年平坟(没派当地社员,司机除外)。
王翰林坟坐西南朝东北,西连房身屯,东邻金木沟,后倚连绵群山,前望说是象征出大官的鸡冠砬子,左右两条山岗弯环抱护,山坡下聂尔库河横贯东西,西北方向两山夹峙的关门山将出水口关拦,风水极佳。现在,高速公路横穿墓园遗址,对面河谷里建有添泷耐火材料公司。
据开推土机的吴作会师傅介绍,王翰林坟有7盔坟包,排成4排,第一排(西南上首)1盔,第二排2盔,都很小;第三排1盔,坟包很大;第四排3盔,稍小些。坟地长有几棵古松,四周砖砌围墙已经倒塌,在遗址随处可见青砖碎块。
吴师傅驾驶推土机推松树,虎性十足毫无畏惧的青年们刨坟。先刨一、二、四排小点的,都比较顺利。
刨那盔最大的坟包时遇到了困难。剥开表土,是一层灰白色特别细致特别艮硬的“狼屎泥”,费好大力气刨掉了狼屎泥,扒掉一层糟木欀,又刨掉一层致密的黄泥,露出一角棺材,竟然乌黑发亮。青年们来了兴致,加紧挥锹舞镐,当包裹的黄泥全部清理掉之后,一具长226厘米、高126厘米的六面圆拱型的大棺材显露出来。棺材外面通体胶合两层布,涂着黑漆,黑漆尚有光泽。青年们撕掉漆布,用洋镐尖撬棺盖,左撬右撬,终于将棺盖与棺身分离,一股浓烈的中草药味弥漫开来,青年们探身往棺材里面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里面躺着一个人,身穿官服,掀开盖在脸上的冥布,原来是个老头,瓜子脸,八字胡,本皮本色,象是熟睡一般。头戴缀有红缨有顶戴无花翎的酱斗篷形的“凉帽”,身穿绣有云雁图案的“补褂”长至脚面,项戴一串琥珀“朝珠”,足蹬青缎“官靴”。身下褥子里有大量中草药,并有浓茶色积水。青年们碰碰脸蛋,脸蛋有弹性;拽拽胡子,挺结实;摘去帽子,头发整整齐齐;从马蹄袖里拽出手看看,连指甲都在;动动胳膊,胳膊能弯曲;抬抬腿,弯曲自如;整个人好好的,就差没有气。青年们七言八语:“哎——你别说,给点气还能活呢!”一个青年探身搬动一下老头的脑袋,脖子能拿弯,他摘下串珠,嘻嘻哈哈地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你们看,我像个官不?”然而,谁也没有笑,他们很快地平静下来:“这是文物啊,应当保护。”那由眼前奇异景象所引起的震惊迅速升华为文物保护意识,他们放回串珠,合上棺盖,不再动它。这时候,他们才仔细阅读棺材头竖书的一行文字:“皇清诰授朝议大夫济南府知府显考翰屏府君讳朝幹之灵柩”。一面留人守护在这里,一面回队报告。
房身生产队陈队长立即向南杂木公社报告,公社指示:设置警戒线,不许人们近前围观,等待上级来人。4月24日,省、市、县文物部门派人到此进行科学清理。◎
我又特地到滩洲查看王氏墓地,地点在村庄东南山坡上,只有遗址。我采访到当年撬棺材的王华富,他讲述了当年的有趣故事:“1968年生产队出人平坟,上头最大的那盔棺材当当硬,谁也弄不开。就找来了王华富,他是木匠,王师傅鼓捣好大一气,最后将棺盖从大头向小头推,才推开棺盖。里面骨架完整,身旁一摞衣服尚好,但一见风吹就成了碎片。”
有了这些素材,我写篇文章《长睡143年的王朝幹》发表在“抚顺七千年”网站“孙相适专栏”,那是2013年6月5日。
发表之后,我觉得文章有些简略,不少事没写进去。于是又写一文《酣睡143年的知府》发表在2015年1月4日“抚顺七千年”网站。
关于王树滋
在市图书馆查阅民国十四年修的《兴京县志》,卷三民治有:“王树滋,字晓坪,通籍后,结茅阿尔丹山中,以吟咏自适。著有《蔬香馆诗钞》梓行于世。”卷十四艺文登载王树滋24首诗。《奉天通志》卷一百五十四、卷二百一十二,也有王树滋略转。
王树滋考中进士之后,进翰林院深造。然而未等结业,他放弃即将到手的高官厚禄,毅然离开京城,隐居在阿尔丹山中。
这个“阿尔丹”在哪?我查阅2001年编制的十五万分之一的《抚顺市行政区划图》,只有一个“阿尔当”,在清原县城西南25里。《兴京县志》卷一地理记:“阿尔党”,也叫“阿尔丹”。就是这了。
我乘长客到阿尔当察访。《奉天通志》记阿尔丹蒙古语,有花纹的意思。我没看见村庄的山啊,石啊有花纹。我与一位村民攀谈,为什么叫阿尔当呢?他说:邻村一些流氓要进村寻衅打架,本村一个叫阿尔的人带领大伙在村外将它们挡住,并将他们打败,保住了村庄。后来人们管村庄叫阿尔挡,叫白了叫阿尔当。我心里想,这是望文生义吧。
我写篇文章《阿尔当的骄傲》发表在2008年 1月4日的《抚顺日报》B4版。
说到《蔬香馆诗钞》,关联到一位知名的雅士。
1911年,世荣得知翰林院前辈王树滋隐居东山遗有许多诗作,便会见王树滋的孙子王朗岩和侄王趾振,得诗稿四册,觉得无人刊印太可惜,遂用钢板铁笔伏案刻写,油印数十本,名为《蔬香馆诗钞》,分赠同仁行世。
2007年某日,我到金花村走访。得知金花村尚有世荣的后人。我走进时年64岁的世荣曾孙女刘淑芹女士的宅院。刘女士拿出珍藏的世荣夫妇身着清朝服装的相片给笔者看。我沿着大沟川两侧山根行走,终于找到了刘世荣的安息之地,有墓碑。
我写篇文章《金花楼的才子——世荣》发表在2013年6月14日“抚顺七千年”网站。本文除了叙事,还浅析世荣的三首诗。
过后我琢磨,阿尔当村有三个自然屯,那两个自然屯(东山咀、西山咀)也应该看看,有没有花纹,人们对蔬香馆有没有印象?遂于2019年3月27日又去阿尔当村,在村部与下派干部村第一书记马国玉、村主任交谈。马书记说:王树滋隐居的地点应当在东山咀,那里的自然条件比阿尔当堡子强的多。我与二位合影之后,到东山咀转一大圈,确实有新的收获。
关于王树滋的事迹记载在对他三首诗的分析文章里。
王树滋的三首诗
我从《兴京县志》登载的24首诗中选了3首作深入研究。
第一首《关门山》
关门山
(地在县境西北,一名关门砬子)
一峰高峙一纾回,古木周遮乱石堆。
云气暗疑双锁合,地形险似五丁开。
此关门山在由上夹河去往永陵的古道之侧,走在古道上就能看见龇牙咧嘴的大砬子和阴森的峡谷。
马赫著《诗中抚顺二千年》认为,“暗疑”应为“暗凝”,《兴京县志》录错了。暗凝,言状深山云遮晦暗如雾气凝结之象。此话不对,原文就是“疑”,“疑双锁合”,双山紧锁,是不是合在一起了?若真合一起了,那么路也就没了。第一次走关门山的人,都有这个感受。这个“疑双锁合”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是一个意思。若改成“凝”,那么行人的体验可就没了。
此关门山在哪呢?马先生在《奉天通志》里找到一处记录,卷七十五记:“关门山,(抚顺城)城南五十里,山势居东南两大山之中,河水北绕而行,故名。”指的是抚顺县南部救兵乡已修成关山水库的关门山。这个关门山我去过三次,对地形很熟悉,关山水库大坝连接的两山相距200米,不具备“地形险似五丁开”的形势。如果迈开双脚到民间走一走,就会发现叫关门山的地方不少哪。
2018年12月14日“抚顺七千年”网站发表我的文章《王树滋诗〈关门山〉欣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写作的继续,发现《关门山》有问题。《蔬香馆诗钞》的《关门山》有两首诗,每首四句,《兴京县志》仅录第一首。下面将两首诗完整抄录。
关门山
一峰高峙一纾回,古木周遮乱石堆。
云气暗疑双锁合?地形险似五丁开。
鸭头新水环流去,鸿爪香泥远塞来。
我自柴扉终日闭,烟峦深处且衔杯。
两首诗合起来成为一首七言古体诗。现在,这首古诗被今人给弄复杂了。本诗的关门山在哪呢?根据卢然老师提供的几份素材,我认为大概有4种说法。经过论证,排除了岫岩说、本溪说、抚顺县救兵乡说,这个关门山在上夹河境内,又叫关门砬子。
我又写篇文章《王树滋诗〈关门山〉再欣赏》,2020年4月29日“抚顺七千年”网站予以登载。
第二首《赴滩州作》
赴滩洲作
(地在县城西北百一十里)
一带疏林碎石间,小溪曲折路弯还。
车帘高卷车箱隐,饱看烟螺十里山。
王树滋从阿尔当去滩洲。逆向从滩洲往东走古道十几里,是南口前西边的小西堡。为了体验王树滋的诗意,我于2006年5月11日特地走一趟这条古道。从小西堡往西经王家大沟南,至滩洲南沟,长约十一二里,横越四条南北向山岗,沟谷向北张开,小溪向北流淌。古道像等高线一样成一个个弧形向南弯曲,两侧山头秀丽。
《诗中抚顺二千年》认为,“车帘高卷车箱隐”的“隐”应为“稳”,抄录时写错了。我不赞成此说,“隐”是说窗外景色时隐时现,时而局促,时而开阔。如果说车箱稳当,那就没意思了。
王树滋坐的什么车?有车箱有窗帘,我知道那叫小车子,得有张照片。我从电视剧里截图一张;旅游时看到在阎锡山故居展出一辆小车子;最后还是选择了佟悦著《关东旧风俗》里的照片。
在抚顺市区北侧的高尔山佛殿旁边的碑廊里,镌刻着英武先生书写的《赴滩洲作》。可惜写错两个字:他采纳了马赫的观点将“隐”写成“稳”,把“赴”写成“过”。
我在两篇文章里简述过这首诗。最近撰写一文专赏此诗,又觉得重复,就没投稿。
第三首《移居东山别野书怀》
移居东山别野书怀(八首之一)
也挂诗瓢也酒瓢,看云宜昼月宜宵。
学栽松菊翻书谱,贪采芹苓铲药苗。
“也挂诗瓢也酒瓢”这句最难理解,什么叫“诗瓢”“酒瓢”?诗人爱喝酒,舀酒的瓢挂在墙上。那“诗瓢”呢?总不能说把诗写在瓢上吧?
我到市图书馆查阅有关清代诗的书籍。大海捞针,真就碰到一篇。王夫之等撰的《清诗话》下册有篇文章《一瓢诗话》,作者薛雪。薛雪字生白,号一瓢,他称自己书房为“一瓢斋”,诗论名为《一瓢诗话》。薛雪以母老不仕,能诗,精医术。王树滋以薛雪自比,说:我是诗瓢,也是酒瓢。王树滋非常喜欢“诗瓢”这个雅号,他在另首《自慨》诗中写道:“风雨蜗庐千盏酒,溪山驴背一诗瓢。年来最怕看明镜,五十才过鬓已凋。”
对于“诗瓢”、“酒瓢”,我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解释了。
2019年3月29日“抚顺七千年”网站发表我的文章《王树滋诗〈移居东山别野书怀〉欣赏》。
一点体会
回顾这些往事,我有一点体会,就是在研究历史文化时,既重视田野调查民间走访;又重视查阅书籍引经据典,两者都不偏废。
迈开双脚到实地亲眼看一看,获取感性认识,结合书本文字,知识就立体了,用我自己的语言描述。到老百姓家里去,促膝攀谈,能获得许多鲜活的营养,或补充正史,或提供线索,或开阔视野。我到乡间采访,一向不找当地官员陪同。我情愿跪地给主人的祖先磕头;看《家谱》时必先洗手;第二次去时不能空手,要拎点礼物。我的真诚总能换来主人的真诚。
对于民间口述资料,我的态度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口口相传的东西,难免出现误差走形,必须到典籍中验证。不能把民间口头的东西直接当作正史写进文章里。
研究历史文化,必须多看书,尽量把书看到。我是市图书馆的常客,要看的书太多了。获得新知的喜悦足以冲淡腹中的饥饿。馆员经常提醒我:“不回家吃午饭了?”有一次,市图书馆搞征文活动,居然赐给我一等奖。
我也常去辽宁省图书馆,耗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中午就不能下饭店了,垫巴一口就行了。
我还遵循一条规矩,抄录典籍时必须注明出处,以便别人查找。采用别人书或文章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书名或文章名,这是对原作者劳动的尊重,是公认的文德。不然的话,就变成我写的了,这叫剽窃,会被人耻笑的。
两者都不偏废,那就选择了吃苦费力,需要一股傻劲。而我本来就不精,不惜出傻力。我相信勤能补拙。(作于2022年8月20日)
关于王朝幹
王朝幹最后在山东济南任知府,相当于济南市市长。死后安葬在离我家乡上夹河不到三十里的南杂木镇房身村。想不到的是,他沉睡143年之后,竟然以完好之驱同家乡人会面。当地人称他为王翰林。
1975年,农业学大寨平坟造田,王翰林坟被掘,出土的竟然是一具未腐古尸。此事轰动一时。
我到市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那时图书馆还在电视台对面),查到一本《抚顺古今趣闻》,里面有一文《未腐古尸》详述了发掘过程和数据。得知一号墓主人叫王朝幹,二号墓主人叫王树滋。查阅厚厚的《奉天通志》,卷一百九十一人物,有王朝幹传记,和他的长子王蕙滋、次子王树滋略传。卷二百三十一艺文,有王朝幹写的文章《皇清诰封朝议大夫显考济斋府君、恭人显妣黄太君行述》,从他的曾祖父王之泰写起,如何从天津迁到沈阳,他童年时受到的教育,考中举人后在山东做官的种种经历,祖墓在清原红透山镇滩洲村。
2006年4月1日,我去察看王翰林墓地,地点在房身村东侧的山坡上,山下是添泷陶瓷厂。墓地有几棵黑松和许多碎砖头。我进村走访,两位农民告诉我,当年开推土机掘树的人叫吴作会,并指给我他家的位置。我有幸见到了吴师傅,他详细介绍了当时的情景。
2015年1月4日的“抚顺七千年”网站之“孙相适专栏”第6页文章《酣睡143年的知府》有详细记录,这段话很有意思,不妨复制于下:
◎1975年4月23日这天谷雨,已经套犁杖种地了,房身生产队派一台推土机和十几名沈阳六八届下乡青年平坟(没派当地社员,司机除外)。
王翰林坟坐西南朝东北,西连房身屯,东邻金木沟,后倚连绵群山,前望说是象征出大官的鸡冠砬子,左右两条山岗弯环抱护,山坡下聂尔库河横贯东西,西北方向两山夹峙的关门山将出水口关拦,风水极佳。现在,高速公路横穿墓园遗址,对面河谷里建有添泷耐火材料公司。
据开推土机的吴作会师傅介绍,王翰林坟有7盔坟包,排成4排,第一排(西南上首)1盔,第二排2盔,都很小;第三排1盔,坟包很大;第四排3盔,稍小些。坟地长有几棵古松,四周砖砌围墙已经倒塌,在遗址随处可见青砖碎块。
吴师傅驾驶推土机推松树,虎性十足毫无畏惧的青年们刨坟。先刨一、二、四排小点的,都比较顺利。
刨那盔最大的坟包时遇到了困难。剥开表土,是一层灰白色特别细致特别艮硬的“狼屎泥”,费好大力气刨掉了狼屎泥,扒掉一层糟木欀,又刨掉一层致密的黄泥,露出一角棺材,竟然乌黑发亮。青年们来了兴致,加紧挥锹舞镐,当包裹的黄泥全部清理掉之后,一具长226厘米、高126厘米的六面圆拱型的大棺材显露出来。棺材外面通体胶合两层布,涂着黑漆,黑漆尚有光泽。青年们撕掉漆布,用洋镐尖撬棺盖,左撬右撬,终于将棺盖与棺身分离,一股浓烈的中草药味弥漫开来,青年们探身往棺材里面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
里面躺着一个人,身穿官服,掀开盖在脸上的冥布,原来是个老头,瓜子脸,八字胡,本皮本色,象是熟睡一般。头戴缀有红缨有顶戴无花翎的酱斗篷形的“凉帽”,身穿绣有云雁图案的“补褂”长至脚面,项戴一串琥珀“朝珠”,足蹬青缎“官靴”。身下褥子里有大量中草药,并有浓茶色积水。青年们碰碰脸蛋,脸蛋有弹性;拽拽胡子,挺结实;摘去帽子,头发整整齐齐;从马蹄袖里拽出手看看,连指甲都在;动动胳膊,胳膊能弯曲;抬抬腿,弯曲自如;整个人好好的,就差没有气。青年们七言八语:“哎——你别说,给点气还能活呢!”一个青年探身搬动一下老头的脑袋,脖子能拿弯,他摘下串珠,嘻嘻哈哈地套在自己的脖子上:“你们看,我像个官不?”然而,谁也没有笑,他们很快地平静下来:“这是文物啊,应当保护。”那由眼前奇异景象所引起的震惊迅速升华为文物保护意识,他们放回串珠,合上棺盖,不再动它。这时候,他们才仔细阅读棺材头竖书的一行文字:“皇清诰授朝议大夫济南府知府显考翰屏府君讳朝幹之灵柩”。一面留人守护在这里,一面回队报告。
房身生产队陈队长立即向南杂木公社报告,公社指示:设置警戒线,不许人们近前围观,等待上级来人。4月24日,省、市、县文物部门派人到此进行科学清理。◎
我又特地到滩洲查看王氏墓地,地点在村庄东南山坡上,只有遗址。我采访到当年撬棺材的王华富,他讲述了当年的有趣故事:“1968年生产队出人平坟,上头最大的那盔棺材当当硬,谁也弄不开。就找来了王华富,他是木匠,王师傅鼓捣好大一气,最后将棺盖从大头向小头推,才推开棺盖。里面骨架完整,身旁一摞衣服尚好,但一见风吹就成了碎片。”
有了这些素材,我写篇文章《长睡143年的王朝幹》发表在“抚顺七千年”网站“孙相适专栏”,那是2013年6月5日。
发表之后,我觉得文章有些简略,不少事没写进去。于是又写一文《酣睡143年的知府》发表在2015年1月4日“抚顺七千年”网站。
关于王树滋
在市图书馆查阅民国十四年修的《兴京县志》,卷三民治有:“王树滋,字晓坪,通籍后,结茅阿尔丹山中,以吟咏自适。著有《蔬香馆诗钞》梓行于世。”卷十四艺文登载王树滋24首诗。《奉天通志》卷一百五十四、卷二百一十二,也有王树滋略转。
王树滋考中进士之后,进翰林院深造。然而未等结业,他放弃即将到手的高官厚禄,毅然离开京城,隐居在阿尔丹山中。
这个“阿尔丹”在哪?我查阅2001年编制的十五万分之一的《抚顺市行政区划图》,只有一个“阿尔当”,在清原县城西南25里。《兴京县志》卷一地理记:“阿尔党”,也叫“阿尔丹”。就是这了。
我乘长客到阿尔当察访。《奉天通志》记阿尔丹蒙古语,有花纹的意思。我没看见村庄的山啊,石啊有花纹。我与一位村民攀谈,为什么叫阿尔当呢?他说:邻村一些流氓要进村寻衅打架,本村一个叫阿尔的人带领大伙在村外将它们挡住,并将他们打败,保住了村庄。后来人们管村庄叫阿尔挡,叫白了叫阿尔当。我心里想,这是望文生义吧。
我写篇文章《阿尔当的骄傲》发表在2008年 1月4日的《抚顺日报》B4版。
说到《蔬香馆诗钞》,关联到一位知名的雅士。
他叫世荣,字仁甫,1860年出生于抚顺县会元乡金花楼(今叫金花村),蒙古族,姓土默特氏,后取汉字姓刘。他是清末民初抚顺的大才子,名倾一时。
笔者在金花楼采访
在世荣后人(左一为世荣曾孙女刘淑芹女士)家里采访
1911年,世荣得知翰林院前辈王树滋隐居东山遗有许多诗作,便会见王树滋的孙子王朗岩和侄王趾振,得诗稿四册,觉得无人刊印太可惜,遂用钢板铁笔伏案刻写,油印数十本,名为《蔬香馆诗钞》,分赠同仁行世。
2007年某日,我到金花村走访。得知金花村尚有世荣的后人。我走进时年64岁的世荣曾孙女刘淑芹女士的宅院。刘女士拿出珍藏的世荣夫妇身着清朝服装的相片给笔者看。我沿着大沟川两侧山根行走,终于找到了刘世荣的安息之地,有墓碑。
我写篇文章《金花楼的才子——世荣》发表在2013年6月14日“抚顺七千年”网站。本文除了叙事,还浅析世荣的三首诗。
过后我琢磨,阿尔当村有三个自然屯,那两个自然屯(东山咀、西山咀)也应该看看,有没有花纹,人们对蔬香馆有没有印象?遂于2019年3月27日又去阿尔当村,在村部与下派干部村第一书记马国玉、村主任交谈。马书记说:王树滋隐居的地点应当在东山咀,那里的自然条件比阿尔当堡子强的多。我与二位合影之后,到东山咀转一大圈,确实有新的收获。
关于王树滋的事迹记载在对他三首诗的分析文章里。
王树滋的三首诗
我从《兴京县志》登载的24首诗中选了3首作深入研究。
第一首《关门山》
关门山
(地在县境西北,一名关门砬子)
一峰高峙一纾回,古木周遮乱石堆。
云气暗疑双锁合,地形险似五丁开。
此关门山在由上夹河去往永陵的古道之侧,走在古道上就能看见龇牙咧嘴的大砬子和阴森的峡谷。
马赫著《诗中抚顺二千年》认为,“暗疑”应为“暗凝”,《兴京县志》录错了。暗凝,言状深山云遮晦暗如雾气凝结之象。此话不对,原文就是“疑”,“疑双锁合”,双山紧锁,是不是合在一起了?若真合一起了,那么路也就没了。第一次走关门山的人,都有这个感受。这个“疑双锁合”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是一个意思。若改成“凝”,那么行人的体验可就没了。
此关门山在哪呢?马先生在《奉天通志》里找到一处记录,卷七十五记:“关门山,(抚顺城)城南五十里,山势居东南两大山之中,河水北绕而行,故名。”指的是抚顺县南部救兵乡已修成关山水库的关门山。这个关门山我去过三次,对地形很熟悉,关山水库大坝连接的两山相距200米,不具备“地形险似五丁开”的形势。如果迈开双脚到民间走一走,就会发现叫关门山的地方不少哪。
2018年12月14日“抚顺七千年”网站发表我的文章《王树滋诗〈关门山〉欣赏》。
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写作的继续,发现《关门山》有问题。《蔬香馆诗钞》的《关门山》有两首诗,每首四句,《兴京县志》仅录第一首。下面将两首诗完整抄录。
关门山
一峰高峙一纾回,古木周遮乱石堆。
云气暗疑双锁合?地形险似五丁开。
鸭头新水环流去,鸿爪香泥远塞来。
我自柴扉终日闭,烟峦深处且衔杯。
两首诗合起来成为一首七言古体诗。现在,这首古诗被今人给弄复杂了。本诗的关门山在哪呢?根据卢然老师提供的几份素材,我认为大概有4种说法。经过论证,排除了岫岩说、本溪说、抚顺县救兵乡说,这个关门山在上夹河境内,又叫关门砬子。
我又写篇文章《王树滋诗〈关门山〉再欣赏》,2020年4月29日“抚顺七千年”网站予以登载。
第二首《赴滩州作》
赴滩洲作
(地在县城西北百一十里)
一带疏林碎石间,小溪曲折路弯还。
车帘高卷车箱隐,饱看烟螺十里山。
王树滋从阿尔当去滩洲。逆向从滩洲往东走古道十几里,是南口前西边的小西堡。为了体验王树滋的诗意,我于2006年5月11日特地走一趟这条古道。从小西堡往西经王家大沟南,至滩洲南沟,长约十一二里,横越四条南北向山岗,沟谷向北张开,小溪向北流淌。古道像等高线一样成一个个弧形向南弯曲,两侧山头秀丽。
《诗中抚顺二千年》认为,“车帘高卷车箱隐”的“隐”应为“稳”,抄录时写错了。我不赞成此说,“隐”是说窗外景色时隐时现,时而局促,时而开阔。如果说车箱稳当,那就没意思了。
王树滋坐的什么车?有车箱有窗帘,我知道那叫小车子,得有张照片。我从电视剧里截图一张;旅游时看到在阎锡山故居展出一辆小车子;最后还是选择了佟悦著《关东旧风俗》里的照片。
在抚顺市区北侧的高尔山佛殿旁边的碑廊里,镌刻着英武先生书写的《赴滩洲作》。可惜写错两个字:他采纳了马赫的观点将“隐”写成“稳”,把“赴”写成“过”。
我在两篇文章里简述过这首诗。最近撰写一文专赏此诗,又觉得重复,就没投稿。
第三首《移居东山别野书怀》
移居东山别野书怀(八首之一)
也挂诗瓢也酒瓢,看云宜昼月宜宵。
学栽松菊翻书谱,贪采芹苓铲药苗。
“也挂诗瓢也酒瓢”这句最难理解,什么叫“诗瓢”“酒瓢”?诗人爱喝酒,舀酒的瓢挂在墙上。那“诗瓢”呢?总不能说把诗写在瓢上吧?
我到市图书馆查阅有关清代诗的书籍。大海捞针,真就碰到一篇。王夫之等撰的《清诗话》下册有篇文章《一瓢诗话》,作者薛雪。薛雪字生白,号一瓢,他称自己书房为“一瓢斋”,诗论名为《一瓢诗话》。薛雪以母老不仕,能诗,精医术。王树滋以薛雪自比,说:我是诗瓢,也是酒瓢。王树滋非常喜欢“诗瓢”这个雅号,他在另首《自慨》诗中写道:“风雨蜗庐千盏酒,溪山驴背一诗瓢。年来最怕看明镜,五十才过鬓已凋。”
对于“诗瓢”、“酒瓢”,我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解释了。
2019年3月29日“抚顺七千年”网站发表我的文章《王树滋诗〈移居东山别野书怀〉欣赏》。
一点体会
回顾这些往事,我有一点体会,就是在研究历史文化时,既重视田野调查民间走访;又重视查阅书籍引经据典,两者都不偏废。
迈开双脚到实地亲眼看一看,获取感性认识,结合书本文字,知识就立体了,用我自己的语言描述。到老百姓家里去,促膝攀谈,能获得许多鲜活的营养,或补充正史,或提供线索,或开阔视野。我到乡间采访,一向不找当地官员陪同。我情愿跪地给主人的祖先磕头;看《家谱》时必先洗手;第二次去时不能空手,要拎点礼物。我的真诚总能换来主人的真诚。
对于民间口述资料,我的态度是: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口口相传的东西,难免出现误差走形,必须到典籍中验证。不能把民间口头的东西直接当作正史写进文章里。
研究历史文化,必须多看书,尽量把书看到。我是市图书馆的常客,要看的书太多了。获得新知的喜悦足以冲淡腹中的饥饿。馆员经常提醒我:“不回家吃午饭了?”有一次,市图书馆搞征文活动,居然赐给我一等奖。
我也常去辽宁省图书馆,耗在路上的时间太多,中午就不能下饭店了,垫巴一口就行了。
我还遵循一条规矩,抄录典籍时必须注明出处,以便别人查找。采用别人书或文章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书名或文章名,这是对原作者劳动的尊重,是公认的文德。不然的话,就变成我写的了,这叫剽窃,会被人耻笑的。
两者都不偏废,那就选择了吃苦费力,需要一股傻劲。而我本来就不精,不惜出傻力。我相信勤能补拙。(作于2022年8月20日)
该文章所属专题:孙相适专栏
作者简介
孙相适,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人,1941年生,满族,母亲爱新觉罗氏溥字辈闺秀。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迁居抚顺,专心研究清前史、抚顺地方史和满族姓氏。曾任《清前史研究》刊物执行主编。2014年出版50万字专著《走进满族姓氏》。其散文、诗赋散见于抚顺报刊。
- 上一篇:孙相适:阿尔当的骄傲
- 下一篇:抚顺美树系列之十二浑河源的杨树王
相关文章
-
08-19郭秀江:父亲的烟斗
-
08-12刘明扬:少年纪事之捡松树塔
-
08-05刘明扬:少年纪事之顺其自然
-
08-05抚顺美树系列之十二浑河源的杨树王
-
08-04威震开原“金山好”(下)
-
08-02王尧:中国煤矿工业的历史见证——新屯工人住宅建筑群
-
08-01威震开原“金山好”(上)
-
08-01回忆王彤轩、梁希夫与辽东义勇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