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尉常荣:杨靖宇在抚顺地区的战斗历程(九)

2023-01-24 10:25 抚顺七千年 尉常荣 468
  1936年四五月份,杨靖宇从看缴获的日伪文件和当时的报纸得知,中央红军已挺进到热河一带活动。他想要尽快和他们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党中央的直接领导。杨靖宇深谋远虑,清醒地认识到,自1936年1月满洲省委撤销后,抗联一军就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部队虽然有兵力上千...
  1936年四五月份,杨靖宇从看缴获的日伪文件和当时的报纸得知,中央红军已挺进到热河一带活动。他想要尽快和他们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党中央的直接领导。杨靖宇深谋远虑,清醒地认识到,自1936年1月满洲省委撤销后,抗联一军就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部队虽然有兵力上千人,屡挫日伪军取得很多胜利,但这些胜利本质上只是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回旋的余地很小,由于日伪军围剿持续进行,抗日义勇军相继溃散,抗联濒临孤军苦战的境地,只有和党中央取得联系,把东北抗联的斗争纳入全国抗日的一盘棋上,由党中央统一领导,抗联才能摆脱困境,在抗日斗争中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派兵西征,到热河和中央红军取得联系。杨靖宇把自己的想法和一军其他领导说了,大家一致赞同他的看法和意见。

  5月20日,杨靖宇率领军部到本溪和尚帽子山,会同宋铁岩和第一师的将领程斌、胡国臣、李敏焕共同研究制定了西征方案,对西征进行了部署。5月23日,他在本溪县八河川草河掌的汤池沟温泉,又召集第一师(程斌部)和独立十三师(高维国部)、独立十一师(左子元部)、直属独立师(于万利部)的将领开会,部署第一师西征,落实各部留守游击根据地以及后勤支援的任务。杨靖宇把一师西征事宜安排妥当后,于6月23日率部抵达河里惠家沟。为掩护一师西征,他命令第二师向长白山挺进,以牵制日伪军的兵力。他率领部队到辑安、宽甸一带开展游击战,策应一师西征。

  1936年6月28日,第一师西征部队400多人,分两路从本溪和尚帽子铺石河出发,一路由宋铁岩率领,经套峪到草河口向太平山进军。另一路由李敏焕率领,经沙岗沟抵达响水河子。7月1日,两路军会合后穿越南满铁路到达朝天贝。这时日伪当局已探明西征的队伍庞大及其意图,急从奉天、辽阳等地调来大批兵力,对西征军前堵、后击,四面包围。西征军和敌人周旋伤亡很大,加之人生地不熟,给养已消耗殆尽。为脱离困境,7月8日一师领导研究决定,部队分三路返回本溪根据地,7月15日,李敏焕率领的一路在摩天岭突击敌人,一举全歼今田大尉所属的日本守备队,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30多支。摩天岭大捷,给了日本侵略者有力打击。李敏焕在战斗中牺牲,队伍由程斌率领返回本溪根据地。此后其他两路军也相继回到这里。

  8月18日至20日,杨靖宇把召开的将军党委会扩大为将领军事会议,听取傅世昌关于第一师西征、杨俊衡关于第三师开辟新区情况的汇报。会议决定第一师主力在西征后回师休整,应付冬季日伪军的“大讨伐”,建立可靠的后勤保障,养精蓄锐准备第二次西征。杨靖宇指定金川河里的后方部队,由田锡忱率领一部到桓宽游击区来,在傅世昌的指挥下,开始进行隐形密营的兴建工作,未雨绸缪。第三师要在树木落叶前备足粮食马匹,做入冬后西征的准备。

  9月13日,杨靖宇和左子元指挥军部直属部队和第十一独立师采取化装奇袭的方式,智取宽甸上河口大荒沟的围子。围子里的宝兴厚大商号是当时宽甸县最大的商号,商号的老板和日伪军警拉关系,欺压百姓,鱼内乡里,群众称这个商号为“宝兴衙门”。商号戒备森严,由专门的武装队伍保护。

  抗联部队占领这个商号后,首先解除了这支队伍的武装,俘虏伪警察20多人,自卫团30多人,日军1人,缴获钢枪和土枪近百支,还有大量军需物资。抗联在大荒沟进行了抗日救国宣传,对工商户实行统战政策,激发了广大业户的爱国热忱,他们纷纷自愿出钱出物资支援抗联。大荒沟为鸭绿江一带树立了贯彻党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政策的范例。在支援抗联的工商业户中,宝兴厚大商号表现突出,支援的数量最多,有多辆马车的大米、面粉、布匹和胶鞋等物资。工商业户们自愿支援抗联充分显示了党的统战政策的威力,打破了日伪的经济封锁,解决了抗联部队冬季棉衣和补充给养的大问题,极大地增强了抗联的经济实力。

  9月29日拂晓,杨靖宇指挥部队在宽桓公路北侧锉草沟的屯子外,截击3辆日军军车,缴获大量军需物资。这一仗是肉搏战,抗联伏兵“刀挑”日军守备小队的伍长臼井彦郎以下14名,重伤7名。军部机枪连指导员尹夏耘以下9人负伤,送红石砬子密林医院治疗。

  10月初,杨靖宇率部到本溪和尚帽子山的浦石沟里和第一师会合。程斌师长当即陪同杨靖宇和省委秘书长韩仁和等领导,到密营看望病重的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杨靖宇赞扬他在西征中建树的英雄业绩,对“第一次西征”作了肯定的评价。

  杨靖宇带头唱了《西征歌》,还赞赏了宋铁岩发表在《东边青年先锋》周报上的抒情诗,鼓励他同疾病作斗争,尽快恢复健康,重返战斗岗位。杨靖宇宋铁岩那里出来后,又看望了西征归来的部队,希望他们全面体整,以利再战。杨靖宇还慰问了正在疗养的伤病员,勉励他们安心疗养,尽快恢复健康,重返前线。

  一师西征没有达到目的,部队伤亡上百人,损失很大,西征是否继续进行,杨靖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清醒地认识到,停止西征抗联的前途堪忧,随着日伪军“讨伐”的加剧,抗联孤军奋战将日益艰难,最后难以立足。西征不论其战略动机,还是在方向上都是正确的,只有打通和党中央的联系,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他认为日伪正在调动兵力准备进行冬季“讨伐”,敌人统治地区比较空虚,是进行西征的好时机,杨靖宇经和有关领导研究决定第三师继续西征。

  10月3日,杨靖宇召开军党委和第一师党委联席会议,传达贯彻南满党“二大”和“河里会议”决议,对第一师司令部领导干部作了调整,将各游击队、农民自卫队骨干编入正规团。指导第一师司令部详细制定了秋冬季军备和反讨伐行动及训练的计划。

  10月5日李明山由抚顺“三块石”返回参加会议,他向杨总司令报告第三师在清原莫日红山北部开辟游击区和在新宾县岔路子建立后方基地,在苇子峪马架子筹措并训练军马,正紧张地准备西征的情况。会议结束后,杨靖宇在程斌、李明山、胡国巨的陪同下,率领军部视察在本溪、凤城、新宾、宽甸和桓仁山区新建的秘密营地。11月初,杨靖宇率军部视察老秃顶子根据地的建设。

  11月20日,杨靖宇在“桓兴本”边区外三堡的荒山嘴子密营召开第一军党委扩大会议。会上决定第三师组织骑兵快速部队进行第二次“西征辽沈”,跨越安奉铁路,渡过辽河,进入热河和长城一线,和中央红军先遣队接上头,即谓胜利完成西征任务。

  11月下旬,第三师师长王仁斋率领骑兵队300多人,从兴京县境出发,向铁岭、法库方向挺进,由于三师参谋长杨俊衡的体貌特征酷似杨靖宇,敌人误认为是杨司令带兵西征,故日伪当局调集大批兵力进行跟踪追击、拦截。三师骑兵在王仁斋的率领下与敌周旋,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抵达法库县三面船石佛寺辽河东岸。这一年气候反常,寒冬时节辽河没有封冻,河水奔腾不息,各渡口均有敌兵把守,渡船也被敌人控制。王仁斋决定部队后撤准备渡河器材,但天不作美,三九天竟下大雨,经北风一吹,棉衣变成了冰甲,上百人冰死冰伤。加之敌人蜂拥而至围击西征军。王仁斋果断决定停止西进,指挥部队边打边撤,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后分散返回清原。

  抗联一军西征是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气壮山河的伟大壮举,惊天动地具有伟大战略性质的军事行动。西征部队挺进到日伪统治严密的心腹地区,打破了日伪当局的“讨伐”计划,扩大了抗联的影响,给敌占区广大民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西征牵制了日伪的大量兵力,对在长城一带活动的红军起到了配合作用,也缓解了敌人对南满地区的压力,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的抗日热忱。

  为了永远铭记杨靖宇发动和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西征的伟大壮举,特将他在1936年8月在龙岗山上龙头创作的《西征歌》歌词,记载如下:

  《西征歌》

  红旗招展,刀枪闪烁,我军向西征;

  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寇心胆寒。

  纪律严明,到处宣传,群众齐欢迎。

  创造新区,号召人民,为祖国战争!

  南方红军,已到察绥,眼看要出关;

  西征大军,夹攻日本,赶快去会面。

  日本国内,党派横争,革命风潮涌,

  对美对俄,四面楚河,日寇死不远。

  紧握刀枪,向前猛进,同志齐踊跃,

  歼灭日寇今田部队,我军战斗好,

  摩天高岭,一场大战,惊碎敌胆,

  盔甲枪弹,胜利无算,齐奏凯歌还。

  同志们快来高高举起胜利的红旗,

  拼着热血誓必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铁骑纵横满洲境内,已有十大军,

  万众蜂起,勇敢杀敌,中国收复矣!

  (待续)
该文章所属专题:尉常荣专题


尉常荣

       尉常荣,中共党员,曾任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从1980年开始从事抚顺地方党史研究,1982年,著《中共抚顺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杨靖宇领导的抚顺特支》被辽宁省社科联评为优秀论文;1984年,编撰《中共抚顺地区组织发展概况》并出版发行。后陆续出版专著《抚顺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辽东英烈》,译著《抚顺史话》(日译汉),主编出版了3卷《抚顺市志》

 

>>> 延伸阅读:尉常荣先生编著的《抗联一军英烈》一书出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