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尉常荣:红色新宾1930(五)

2022-12-27 20:38 抚顺七千年 尉常荣 2487
  为了支援抗联,新宾地方党组织想方设法筹集食粮、食盐和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并依靠群众把这些物资带上山,交给抗联。岔路子党支部书记陈守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出马,在嘎叭寨大道旁,两次向过往的拉粮车为抗联征集粮食,共筹集28麻袋大米。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为了支援抗联,新宾地方党组织想方设法筹集食粮、食盐和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并依靠群众把这些物资带上山,交给抗联。岔路子党支部书记陈守平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出马,在嘎叭寨大道旁,两次向过往的拉粮车为抗联征集粮食,共筹集28麻袋大米。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抗联在新宾与地方抗日武装密切配合,频频出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1936年11月,在柳河县抗日游击队的配合下,宫殿阁率领第二游击大队,在蒿子沟、罗锅沟一带,与日本守备队激战,毙敌2名,缴获步枪10余支。同年12月,抗联游击连二分队在孔雀岭伏击敌人,一举截获伪军给平顶山日本守备队送粮的20个驮子。

  1937年初,杨靖宇在老秃顶子指挥抗联部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并在那里的“密营”里,和指挥员们欢度了新春佳节。

  1937年2月,日伪军警、特务和密探在新宾猖狂活动。2月12日,东昌台伪警察所长马殿清,以四平街没好人都“通匪”为由,把村民赶进一个大院子里,他亲自审问拷打群众,一群警察则在街上扒房子,抢木料给县日本守备队当柴禾烧。这群暴徒边抢边放火烧,最后把全村一百多间房子化为灰烬。3月,伪警察队40余人进大洛村后,就把正在山上割柴禾的6名村民当“胡子”打,最后把他们的头割下来挂在路边的树上示众。5月,铧尖子警察署,逮捕了岔路子党支部书记陈守平,岔路子党支部遭到破坏。敌人还破坏了大四平等地的党组织,大四平区政府领导人孙德文、张喜文在八里甸子组织群众疏散时,被日军杀害。一大批党员和抗日群众被逮捕和屠杀。由于敌人的残酷屠杀,新宾的人口锐减,据统计,该县人口1931年为290,180人,到1937年已减至140,885人。

  在地方党组织相继破坏,白色恐怖十分严重的情况下,中共桓仁县委及其领导下的区委,仍然领导新宾人民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千方百计地支援抗联。地方抗日武装仍然继续配合抗联,对敌作战。1937年春,游击大队一部,对东小堡的“保甲”和“自卫团”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最后缴了敌人的械。同年夏,第二游击大队在宫殿阁的率领下,去红庙子筹集粮食,在碗铺夹芯子,与来自都督的伪军遭遇,打得敌人抱头鼠窜,游击队穷追猛打逃敌,一口气追了四里多地,给了敌人以有力的打击。

  为了解除进关日军的后顾之忧,巩固东北这块重要“后方”基地,敌人出动了关东军最精锐的几个师团,对南满地区的抗联进行所谓“铁壁联合”的大“讨伐”。在新宾,日伪军在抗联活动的地区,日夜不停地进攻,并出动飞机进行侦察、扫射。与此同时,敌人还丧心病狂地大搞所谓“军警肃清”和“匪民分离”的活动,加紧实行“集团部落”和保甲制,千方百计地分割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抗联遭到严重损失,其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相继遭到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和抗日群众惨遭杀害。抗联受日伪军的压力越来越大,力不能支,不得不且战且撤,于1937年冬进入老秃顶子等地的“密营”,继续坚持斗争。

  进入1938年后,随着一军军需部长兼一师政治部主任胡国臣、一军参谋长安光勋、一师师长程斌的相继叛变,情况急剧恶化,这些叛徒熟知抗联的战略战术和重要机密,对抗联在新宾的部署和基地分布以及党的地下组织系统等情况了如指掌,他们带领日伪军围攻抗联,破坏党的地下组织,抓捕共产党员,屠杀抗日群众,致使抗联的“密营”和新宾地方党的组织相继破坏,人员损失惨重,粮秣、兵源枯竭。为摆脱困境,保存实力,坚持长期抗战,抗联各部队从同年六七月起,奉命化整为零,从新宾分散向濛江、桦甸一带转移。仍有一些小股部队在新宾坚持战斗抗击日本侵略者。许多地方党组的党员加入抗联,继续坚持斗争。

  1939年5月,在新宾坚持到最后的一支抗联队伍一行6人,在甄宝昌的带领下,携带7支短枪,7支大枪,400余发子弹,1,500元现款,离开西河掌,向北挺进。后和丁仙洲会合,一起到原抗联第一、第三师故地寻找抗联部队,继而又到辑通老岭地区、鸭绿江沿岸发生战斗的地方去寻找抗联第一方面军,最后遇到军部参谋李兴绍才得以归队。1939年10月13日,杨靖宇在桦甸县苏密沟法别河上掌的大西南岔水舀子沟密营,听说从西方北上联络总部来的中队长甄宝昌前来呈递信件后,立即接见,热情招待。甄宝昌见到总司令非常高兴、激动,向他呈递了李兴绍参谋写给杨总司令的亲笔信,然后亲切话别。

  抗日联军离开了新宾,新宾的地方党组织也被敌人破坏了,但他们的光辉形象、革命精神和建树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他们为新宾人民及其子孙后代蓄积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在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奋斗,把新宾这一山高水秀、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英雄辈出的地方,努尔哈赤崛起的“龙兴之地”,著名的抗日英雄杨靖宇战斗过的热土,拥有赫图阿拉古城、永陵等著名的古迹,老秃顶子、大四平等革命遗迹的广大地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县,列入全国先进县的行列,使她成为令人想往的地方,中外知名的旅游圣地,让新宾这颗矗立在中国东北龙岗山区璀璨夺目的明珠放射灿烂的光芒。

该文章所属专题:尉常荣专题


尉常荣

       尉常荣,中共党员,曾任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从1980年开始从事抚顺地方党史研究,1982年,著《中共抚顺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杨靖宇领导的抚顺特支》被辽宁省社科联评为优秀论文;1984年,编撰《中共抚顺地区组织发展概况》并出版发行。后陆续出版专著《抚顺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辽东英烈》,译著《抚顺史话》(日译汉),主编出版了3卷《抚顺市志》

 

>>> 延伸阅读:尉常荣先生编著的《抗联一军英烈》一书出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