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徐洪:逛逛百年前的千金寨

2023-02-19 09:09 抚顺七千年 徐洪 1024
人家赏灯度元宵,笔者上网去淘宝。一番讨价还价后,故纸老片回归了。图一便是我2月5日淘到的一组老明信片,之所以要促使它回归,盖因为明信片的背面是一幅连贯的“抚顺全景”(千金寨)图!下面结合案头史料,让我们一起来逛逛这百年前的千金寨。  图...

  人家赏灯度元宵,笔者上网去淘宝。一番讨价还价后,故纸老片回归了。图一便是我2月5日淘到的一组老明信片,之所以要促使它回归,盖因为明信片的背面是一幅连贯的“抚顺全景”(千金寨)图!下面结合案头史料,让我们一起来逛逛这百年前的千金寨。


徐洪:逛逛百年前的千金寨 图1

  图一


  大多数抚顺人都知道千金寨,但现代人谁也没有见过千金寨。因为千金寨早在百年前就被侵华日本人,为掘采地下煤炭将其挖掉了,原址逐渐形成了一个震惊中外的工业遗址——西露天矿大坑。如今这个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2.2公里的大坑(图二),横亘在抚顺市区的南侧,阻碍了城市向南扩展。每当我路过大坑边时,望着400多米的深邃坑底,总会拍上几张照片、引发一番遐想。猜测着当年千金寨的繁华、想象着矿工们挖煤的艰辛。


徐洪:逛逛百年前的千金寨 图2

  图二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霸占了抚顺的日本人,在掠夺煤炭资源的同时,为了宣扬“战绩”,将煤矿的照片翻印到明信片上,寄往四面八方。我钟情抚顺文史资料几十年,在收藏的数百枚老明信片中,展现华人生活与村寨风貌者很少,足可得到印证。刚淘到的这组彩色明信片,为我们定格了炭矿大揭盖前千金寨的真实景观地貌,非常罕见。不过清末民初照相技术尚未普及,当属人工着色,有同底版黑白片为证(图三)。拍摄地点是在千金寨南侧、千台山北麓高处向北俯拍的,远处浑河清晰可见。拍摄时间应该是在1920年代初,炭矿大揭盖前某个夏秋季节。难能可贵的是这四枚格式化明信片,背图连接起来竟然组成一幅宏大壮观的“抚顺全景”图!这也是我寻觅多年、志在必得的理由所在。 


徐洪:逛逛百年前的千金寨 图3

  图三


  该明信片大小为140×87毫米的通用规格,自右至左(由东到西)依次排列为“抚顺全景”(中英文)其一至其四。我们先来欣赏其一:画面近景绿植的左侧是杨柏河,由南向北绕过杨柏堡村注入浑河。片右侧烟囱处为翁寿“抚顺煤矿总公司”开凿的“杨柏堡坑”。向北双井架处是满铁于1907年新开凿的“东乡坑”竖井,这是以“日俄战争”日本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的名字命名的。再往北隐约空旷的浑河南岸,即小官屯位置,即后来的新市街抚顺南站地区,但此时尚未形成。它们的地下便是抚顺煤田的主矿脉——几十米厚的优质煤层!画面最远处起伏的山峦是高尔山。


  接下来看其二:片的左侧突出展现了位于千金寨老街东北侧的“大山坑”,该矿为满铁与“东乡坑”同时开凿的竖井,用侵华日军总司令大山岩的名字来命名。还在坑口附近修建了“大山坑发电所”(两根大烟囱处),这是抚顺乃至亚洲最早的火力发电所之一,于1908年正式向周边炭矿和街区供电。从画面上众多的厂房、社宅等矿用建筑,足见其当年的重要地位。该矿与杨柏河东侧的“东乡坑”同期开工,一样的结构,堪称姊妹坑。又与附近的“千金寨坑”“杨柏堡坑”等,构成抚顺最早的煤矿群。


  再请观察其三:通过图三仔细对比发现,这枚明信片中部铁路北侧偏右,树木民房相间处便是原千金寨老市街的容貌。这里杂乱无序的民居,世代生活着躬耕田亩的抚顺先民;画面偏左为“日人街”东区,以及街南的炭矿事务所和机械厂等,有关此方面内容早有文章详述,不谈。


  上个世纪初,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为发展自己的工业和对外军事扩张,视抚顺为“帝国宝库”,疯狂地掘采抚顺宝贵的煤炭资源。1920年满铁制定了“大露天掘开采计划刚要”,并从1923年开始实施。日本人不得不废弃营建了20年的“日人街”,首先将其迁移到“风水宝地”永安台。而老市街民众虽然同炭矿抗争了多年,最后仍没有逃脱强迁的厄运。原住居民与1500多家商户,被强行逼迁至浑河南岸的沙滩地——“新抚顺”,使很多人家流离失所、破产倒闭。该片千金寨老市街向北正对着大官屯方向,即后来的新抚顺(“道街”地区)位置。


  最后了解一下其四:片的左侧见有一台“采砂机”正在剥土作业,这是1914年刚刚破土的古城子露天掘,后世称之为最早的“第一露天掘”,为抚顺煤田最西端。亦可证明该照拍摄于1914年后。片中间山脚下有个白色尖顶建筑和方形缓坡围场,似乎为宗教墓地或祭祀场所,待考。走出绿地的大烟囱处,是原王承尧“华兴利煤矿总公司”开凿的“西竖井”;西竖井西侧是烧砖厂。再往北跨过铁路和“抚顺驿”,便是日本人营建的国中国——“日人街”。


  “日人街”是强盗们抢占古城子和千金寨1300亩民地,完全按照日本风格规划建设的。其占地面积比东邻的千金寨老街还要大许多,并在街区内修建了医院、邮局、学校、俱乐部和“大和公园”、运动场等;而且供电、供暖、供水等先进的公共设施,在当时的国内都是最早和一流的。他们企图在此长久居住下去,据说要将此“安乐窝”建成第二个“大阪市”。很快仅用了两年多时间,移民入住的日本人就达到了825户5670人。十年后的1916年,更是猛增至4488户24000多人。沿着该片上的“日人街”再向北面望去,那时炭矿舍场华山矸石山还未形成,宽阔的视野可远眺浑河北岸的月牙山。


  这组千金寨老照片,就是拍摄在煤炭不断扩采的同时,抚顺千金寨也日益繁盛之际。当年的千金寨曾一度发展成为与长春、沈阳、大连并列的四大著名城市。直到1923年开始动迁时,抚顺人口也由清末的四、五百人迅速增加到35000多人;还有不断涌入的日本人,以及四处骗招来的20000多名矿工。一时间千金寨老街区商铺林立,人满为患。以致外地人知千金寨,而不知抚顺的现象。


  就在千金寨快速发展之际,也是这组照片拍摄后不久,按照满铁“大露天掘采计划纲要”,以1924年抚顺驿(火车站)率先迁出为标志,一个震惊天下的大露天掘工程开始了。就这样整个千金寨,包括“日人街”,全部为大揭盖采煤让路,实行了整体的旷世大迁移。然后将千金寨、杨柏堡等村屯,以及周边的所有竖井统统挖掉。从此“千金寨”有名无寨,永远从抚顺版图上消失了。


  之后,伴随着隆隆的电镐轰鸣声,昔日兴旺繁华的千金寨很快就在人们的眼前消失了、淡化了。图四是本人收藏的另一组黑白四连体抚顺老明信片,其背图真实地定格了迁走千金寨街区后,满铁施行大揭盖露天掘的壮观场景。该片与新淘片方位刚好相反,是由北向南拍摄的,第三图上的“东大卷”即沿着千台山北坡修建的。此时原千金寨的地面景物、街区民宅等,早已荡然无存。原址渐成“大鹏扶摇上青天,只瞰煤海半个边”的特大型工地。


徐洪:逛逛百年前的千金寨 图4

  图四


  正所谓收藏无止境,集研慢封口。这组元宵节新淘到的明信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组定格百年前老抚顺全景的明信片,不仅丰富了本人的收藏,对了解研究抚顺历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该文章所属专题:徐洪专栏

      徐洪,(1956-2023)  原中共抚顺县委党校副校长。现任抚顺市关工委报告团副团长、市邮协秘书长、市作协纪实委副主任、县关工委副主任等。1980年起在省内外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现为辽宁省作家、集邮家。
标签:千金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