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然:也谈抚顺“高尔山”一名来源
2023-07-09 08:16 抚顺七千年 2728
高尔山,是抚顺一座文化名山,紧邻抚顺城北。之所以称为文化名山,是因为这座山见证了抚顺历史变迁。两千年来,浑河两岸很多重大事件,都在这座山的周围展开。 高尔山位于浑河北岸,与对岸友谊宾馆高地形成对夹之势,控制着浑河古道(玄菟道、新城道)......
高尔山,是抚顺一座文化名山,紧邻抚顺城北。之所以称为文化名山,是因为这座山见证了抚顺历史变迁。两千年来,浑河两岸很多重大事件,都在这座山的周围展开。
高尔山位于浑河北岸,与对岸友谊宾馆高地形成对夹之势,控制着浑河古道(玄菟道、新城道),因此,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高尔山右侧的将军峰,尚存长城烽火台遗迹。早在秦汉时期修筑长城至辽东,就途经高尔山地区。汉代玄菟郡建立后,郡址曾迁移至高尔山地区。此后,高句丽地方政权还在高尔山上建立一座新城,成为高句丽西部重要的防御军镇,镇守在大潦东沿。历史上,前燕、后燕的慕容氏、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毌丘俭、隋朝大将军王仁恭、唐朝兵部尚书李勣、左武卫将军薛仁贵等,都在高尔山地区与高句丽有过激烈交锋。
此后,高尔山地区陆续由唐朝地方政权渤海国、辽代契丹贵族交替掌控。渤海国在抚顺地区建立了崇州[2],契丹人在此建立贵德州,并在高尔山上修筑东西两座佛塔。清代康熙年间,高尔山上建起观音阁,南方文人吴兆骞途经抚顺写下著名诗篇《抚顺寺前晚眺》。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俄军据守高尔山,修筑了防御工事,与日军展开激烈攻防战,这次战役,辽代佛塔还被日军炮火损伤。高尔山又成为近代中国饱受列强凌辱的历史见证。
由此不难看出,这座海拔不足150米高的高尔山,几乎见证了两千年来抚顺所有的重大事件,在抚顺历史文化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高尔山一名的来源及含义,有深入研究之必要。
关于高尔山一名之来源,近年来陆续有专家学者展开研究讨论。著名地方史专家、抚顺原文化局副局长佟达先生在其专著《高尔山》中,引用1987年抚顺市地名办出版的《抚顺满语地名》一书的解释:“高尔”意为山槐,引申得出“高尔山,是长满槐树的山”的结论。关于这个解释,已故抚顺地方史专家曹德全先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曹先生认为,“高尔山”一名最早出现在1911年出版的《抚顺县志略》中,此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高尔山”。其次,高尔山上的槐树林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种植的人工林。上世纪初,这里还是一座秃山,即便更早时期,山上也未必会长满槐树。曹先生分析,高尔山一名或许与早年本城韩梦莲先生创作的观音阁对联有关,“高阁又登临,看近郭遥村”中的“高阁”逐渐演变成了“高尔”。[3]
据抚顺已故地方史专家赵广庆先生回忆,80年代在编撰《抚顺满语地名》一书时,特意将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所长、我国第一位满语研究员穆晔骏先生请到抚顺,指导该书编纂工作。是穆先生指认出“高尔”就是满语“山槐”之意,并非抚顺人杜撰。抚顺著名满语专家那文卿先生也解释称,“槐树,满语读‘霍洪鄂-茂’,山槐,满语发音近似‘高洛’‘高勒’‘高尔’”。[4]
由此看来,穆晔骏、那文卿两位满语专家的观点互相佐证,都辨析出“高尔”发音在满语中有“山槐”之意。在没有出现新的研究成果前,佟达先生在著作中引用《抚顺满语地名》一书的解释,是完全符合学术规范的。
但是,尽管“山槐”在满语中发音为“高尔”,我们还是不能十分肯定抚顺的高尔山就是满语“山槐”之意。因为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得确认高尔山究竟是不是以满语命名的。如果有证据能够证明,高尔山是以满语命名的,那高尔山无疑就是“山槐”之意;如果当时命名者取“高尔”一词,是汉语词汇,那么我们用满语的发音去解释她的含义,就会出笑话。这就好比把汉语“鼓捣猫呢”解释成英文“早上好”是一个道理。另外,山槐是辽东山区常见野生树种,据《全辽志·卷四·方物·木类》中记载:辽东地区多见“松、柏、槐、榆、桑、椿……”如此看来,长满山槐不是该山独有特征。所以,以山槐名山不符合一般命名规律。
早几年,赵广庆先生多次对笔者讲过穆晔骏来抚顺指认满语地名的过程。他说:“当时由于时间匆忙,穆晔骏先生没有时间一一考证。我们拿着一沓地名,让穆晔骏先生从满语发音角度去辨别哪些是满语词汇,穆先生排除了‘高尔’是汉语词汇后,认为‘高尔’是满语‘山槐’的发音。”
这样看,辨析‘高尔’一词的语言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语中没有这个词汇,才想到了它一定是满语,又因为其发音接近满语的‘山槐’,才最终给它定身份。曹德全先生的“高阁”转“高尔”一说,实际上是试图从汉语角度找到“高尔”的原音,只不过“阁”与“尔”的发音相差太多,音转说难以让人信服,不过曹先生的思路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从地名研究学的视角看,地名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研究地名要探讨其起源、演变及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高尔山一名之来源,必须系统地观察抚顺地区的历史、文化及人口变化情况,在这些变化中寻找可能的答案。
清初,东北人口因清朝入关而锐减,后来有所增长,但是十分缓慢。据有关数据,顺治十六年(1659年),留住东北地区的八旗兵人数为“盛京774人,兴京52人,盖平98人,牛庄34人,广宁29人,宁古塔438人,总计1565人。”有人形容“沃野千里,有土无人,惟几处荒城废堡,败瓦颓垣,点缀于茫茫原野之中。”[5]有研究资料估计,清初时期东北人口总数不超过30万人。
清初文人吴兆骞在被流放宁古塔,路过抚顺时在高尔山上留诗:“乱山参照戌城东,立马萧萧古寺空”。1682年,陪同康熙第二次东巡祭祖的大臣高士其,路过抚顺高尔山时也留下过记录:“……过抚顺旧堡,败垒蓁莽中,居人十余家,与鬼伥为邻,惟一古剎,塑像狰狞,未经焚毁炉香厨火,亦甚荒凉。”从这些记录中不难看出,清初的抚顺十分荒凉,本地居民十分稀少。
甲午战争后,东北全面开禁,人口暴增。不断有人从山东半岛经海路或者从直隶、山西经陆路绕过“柳条边”进入东北,抚顺的很多村落就是从那时开始逐渐形成的。日本学者稻叶著《满洲人口研究》,估计当时抚顺人口大约8000人左右。据《民国抚顺县志略》记载,至1911年,抚顺有人口165699人,其中,满族3150人,宗室275人,觉罗58人,汉军、民人共158701人。[7]另据赵广庆先生研究,民国期间,山东移民占地区人口总数的82.6%。[8]
从上述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上世纪初期的抚顺,山东移民构成了抚顺的主体人群。
山东移民带有浓重的乡音,常把“2”读成“乐儿”(lar),有的甚至存在“二”“乐”“力”“尔”不分的情况。笔者以为,山东移民极有可能混淆了“丽”和“尔”的发音,后来人们将“高丽(句丽)山”规范为“高尔山”。
这种含混不清的发音方式,我们可以在抚顺一些老地图的对比中窥见端倪。
比如日本明治27年(1894年),日本人在绘制的奉天府、兴京厅地图中,抚顺地区就有大量带“二”字的地名。如:康二屯、唐二屯、刘二冲、邓二屯。而到了1911年,程廷恒编修《抚顺县志略》(附地图)时,分别将“唐二屯”修正为“唐力屯”,将“邓二屯”修正为“邓尔屯”。此后,抚顺的地名记录中,又将“康二屯”“刘二冲”分别修正为“康尔屯”“刘尔冲”。以今天的发音习惯来看,无论如何都不会将“唐二屯”修正为“唐力屯”的,因为“二”与“力”是两个完全不相近的声母,但是如果我们知道山东移民将“二”读成“lar”(泪儿),就不难理解了。
值得注意的是,康乐屯一名是经过多次变化的。笔者发现一张日期为光绪乙亥年冬月十五日(1875年12月12日)的私贴,标明地址是“康尔屯”的“泰和湧”商号。经调查发现,这个“康尔屯”就是今天的顺城区会元乡的康乐村,笔者在这个村子找到了“泰和湧”(油坊)商号的后人王成泽老先生。王老先生告诉笔者,早年这个康乐村叫“康尔屯”,后来又称“康二屯”,现在叫“康乐村”。在一百多年时间里,这个村名变化了三次之多,1875年称“康尔屯”,1894年称“康二屯”,1908年调整区划时,这个村标注为“康尔(乐)屯”,如今称“康乐村”。这种变化充分印证了“二”“乐”“力”“尔”的混用,无法确定究竟是“尔”还是“乐”。据王成泽老先生介绍,他曾祖父兄弟等人,大约在清咸丰或同治年间,从山东省济南府一个叫小王庄的地方相约“闯关东”来到了抚顺的。[9]
王成泽先生接受笔者采访(2019年)
一般来说,地名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地名确定之后,并不会轻易做出改变。从上述情况来看,抚顺地区部分地名并不稳定。其原因在于,清末以后,大量山东等地移民成为抚顺主体人群,稀释了原始住民,缺乏有效的地域文化传承。据有关资料,清末时期,中国人文盲率在85%以上,多数人不识字,特别是闯关东进入东北的山东人,大多是破产农民、小生产者,没有文字识别能力。因此,1894年日本人绘制奉天府、兴京厅地图时,被调查的山东移民可能自己也搞不清“康(lar)屯”中的“lar”究竟为何字,只是大家习惯了同样的口头表达,没有细究用字。地图调查人员无奈,只能以“二”字充填。当程廷恒在编修《抚顺县志略》时,对一些含混叫法、容易引起歧义、误解的地名,部分做了统一规范。当时,高尔山时而被称为“抚顺北山”,时而被称为“高丽(lar,丽、乐、尔)山”,于是便统一以高尔山为名,高尔山就此被正式纳入官方志书中。纠正偏差、统一规范,正是编史修志的目的之一。
奉天府、兴京厅地图(1894年)
“康尔屯”的“泰和湧”私贴(1875年)
奉天府、兴京厅地图(1894年)
《抚顺县志略》(附地图)1911
奉天府、兴京厅地图(1894年)
《抚顺县志略》(附地图)1911
前文提及,抚顺高尔山新城曾长期作为高句丽地方政权的西部边防重镇,遗留下很多带“高丽”“句丽”的词汇。地方文人应该是有记忆的。清末以后,抚顺地区出现很多才子。比如金花楼的世荣,先后中举人、贡士、进士,光绪三十二年(1906)擢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文人吴兆骞在途过抚顺东部高丽营子时,曾留下过一首《高丽营》,其中写道:“文皇昔日征辽海,此地高丽亦驻兵”。尽管他说唐太宗李世民到过抚顺是误传,但至少说明他是知道大唐在抚顺地区征伐过高句丽这件事的。另外,《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对隋唐攻打高尔山新城是多有记载的,当时高尔山也存在大量古城遗迹,抚顺人称高尔山为“高丽(句丽)山”是不奇怪的。(完)
注释:
[1]孙玉良,赵鸣岐主编.中国东北史第2卷修订版[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01.P42
[2]金殿士.辽代崇州考[J]
[3]曹德全.抚顺历史杂谈.[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3.10
[4]孙相适:高尔山的槐树(载《闲话大潦》微信公众号)
[5]李为著.清代粮食短缺与东北土地开发[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09.P108
[6]李罗力等编著.中华历史通鉴第2部[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03.P1537
[7]程廷恒、赵宇航修.《民国抚顺县志略》(1911)
[8]赵广庆.抚顺地区汉族的源流[J].2001
[9]卢然.艰难起步的现代东北金融[J].《文存阅刊》2021.第3期.总第43期.P85
该文章所属专题:卢然专栏
标签:抚顺地名
- 上一篇:孙相适:汉字字典的一大缺漏
- 下一篇:新时代大讲堂在辽宁省朝阳市成功举办
相关文章
-
07-08后金第一都城费阿拉古城其实是“硕里阿拉”城
-
07-07李月新:箕子八条之教与辽朝礼制渊源考论
-
07-07黄韬:震惊昔日东边道的七道河伏击战
-
07-07黄韬:湾甸子之殇——清原县日本富士乡开拓团
-
07-07尉常荣:抗日英雄宋铁岩(四)
-
06-30徐洪:图说抚顺最早的木工场
-
06-30王大博:高尔山下曾经驻扎过我国一支森林调查队
-
06-30尉常荣:抗日英雄宋铁岩(三)
-
06-23尉常荣:抗日英雄宋铁岩(二)
-
06-16尉常荣:抗日英雄宋铁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