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图阿拉城的规模怎样?
2023-09-30 20:28 抚顺七千年 肖景全
2117
赫图阿拉有两重城垣,将城池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建于横岗之上,平面呈不规则形,占地面积约24.62万平方米。城址东西长约479米,南北宽约567米,城墙存高3~8米不等,周长约1974米,墙基宽10米有余,两侧砌石略有收份,墙顶宽约9......
赫图阿拉有两重城垣,将城池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建于横岗之上,平面呈不规则形,占地面积约24.62万平方米。城址东西长约479米,南北宽约567米,城墙存高3~8米不等,周长约1974米,墙基宽10米有余,两侧砌石略有收份,墙顶宽约9.6米,上原有以青砖砌成的雉堞,现雉堞早已坍塌,仅可见部分残砖。墙外有巡城马道一周。
内城现有三门:
北门,方向30度,门宽3.6米,进深10.05米,门外右侧有一瓮墙,左折而西下。
东门,方向85度,因后期改造,门宽已不详。门外左侧有瓮墙,右折而东下。
南门,方向170度,门宽3.2米,进深9.1米,门墙以石砌筑,残高约3米。门墙每侧可见三组排叉柱凹墙,还有门枕石。为防止水冲刷,门道路面以石铺成。出南门,右侧有瓮墙,左折而南下。
内城主要建筑和遗址主要有“尊号台”遗址,即所谓“汗宫大衙门”所在,位于内城北门里路东一条南北狭长的丘岗北侧,北距内城墙约50米。此外还有“汗王井”、“塔克世故居”、“西大狱”、八旗公署、城守尉衙门、理事通判衙门、启运书院、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等古建筑群和遗址。这些建筑有的是后金时期,有的是清朝时所建。
外城平面略呈圆角方形,南北长约1495米,东西宽约1442米,占地面积约96.80万平方米。城墙除东与东南部因山起筑外,余皆筑于平地,周长约5029米。外城墙两侧以石垒筑,中间填土。现存墙垣南墙东段山上部分保存相对较好,北墙距苏子河南堤约20米不等。
外城共有九门:计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外城门多已坍塌毁损,现南墙二门、东墙一门、北墙一门尚依稀可见,其余无存。
外城主要建筑与遗址主要有仓廒区、铠甲制造场、弧矢制造场和“驸马府”等遗址。驸马府,位于内城北城墙外的东北岗地上。始建于后金初期。
外城外东边高岗被称为“皇寺”的地方有显佑宫和地藏寺古建筑群。
显佑宫,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原称玉皇庙,为努尔哈赤时期——礼天之所——堂子所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重修,改今名。占地面积3380平方米,建筑前后依次为龙虎殿、香亭、三官殿及两侧配殿、大殿及殿前东侧敕建碑。院内保存有顺治十五年清世祖福临“敕建显佑宫碑”。
地藏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占地面积3032平方米,原有天王殿、钟鼓楼、韦驮殿、地藏殿、大佛殿及配庑等建筑,现存中佛殿、地藏殿、钟鼓楼等。
赫图阿拉(hetuala),满语,汉译为“横岗”之意,它是坐落在永陵盆地东缘的羊鼻子山北麓、苏子河南岸一条东西走向的矮岗。从硕里阿拉向北出发,沿盆地东缘向北行进不久,远远就可以看见从东向西突出在河岸平地上的的一条土岗,称为横岗(赫图阿拉)特别贴切。赫图阿拉,西有二道河子,东为皇寺河,南为羊鼻子山,三面环水,一面连山。赫图阿拉城是以横岗为中心建筑内城,再在内城之外修筑郭城,郭城西、北分别为二道河和苏子河宽敞的河岸平地,南和东南为羊鼻子山向北逐渐低缓的坡地,是由平地、矮岗和坡地组成的一座复合式城址。
对赫图阿拉的情况,当时明的官方文献没有记载。最早知道努尔哈赤从硕里阿拉向赫图阿拉搬迁情况的是朝鲜谍报人员,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平安道观察使向国王驰启曰:“近来老酋(即老乙可赤也)动静,多般访问,则皆言老酋旧城向北七里许改筑新城,曾所卜地,多聚木石,今则老酋带壮军三百余名,移驻新城,庐舍尽造,而城栅时未排立。”善于情报工作的朝鲜人,将努尔哈赤的一举一动摸得清清楚楚。而另一位将赫图阿拉情况上报的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萨尔浒大战中被俘的朝鲜军元帅姜弘立的幕僚李民寏,他向朝鲜国王呈报的《建州闻见录》,介绍赫图阿拉情况称:
奴城在两水间,颇有形势。闻数十年前,辽东遣术士相地而筑之云。……奴城有内外,筑内城则以木石杂筑,高可数丈,阔可容数三万众,有七门。外城颓圮几尽,外城内居人尽移之者片(即界凡城——引者)云。自奴城至者片(者片,即界藩——引者)百二十里。
李民寏称赫图阿拉城是“闻数十年前,辽东遣术士相地而筑”。数十年前,不可能,应是李氏笔误。辽东,朝鲜人习称辽东都司为辽东,辽东都司派人查勘风水,相地而筑,说明辽东都司官方是知道努尔哈赤修筑赫图阿拉城并搬迁一事的。但辽东都司官员是否将此情况上报朝廷,史无记载。与朝鲜人相比,明朝官方对努尔哈赤所做所为可能比较麻木。辽东遣术士相地,说明建州缺少或没有懂风水的术士。中国古代所称的术士,主要指从事天文、医药、占卜、堪舆等活动之人,他们一般通晓所谓“阴阳五行”之术。看起来,建州没有这方面的人士,汉人区的“五行八卦”之术并没有在建州流行。由此想到,有学者认为“八旗源于五行八卦”,是把自己对五行八卦的理解按在并不懂此道的女真人身上,也是想象附会之论。
李民寏对赫图阿拉的记叙很简略,他称“有七门”,不知是指内城还是外城。但他说“筑内城则以木石杂筑”却大体是正确的。李民寏称“外城倾圮几尽,外城内居人尽移之者片”,是指萨尔浒大战后,努尔哈赤下令八旗将士包括眷属全部迁离后金腹地到界藩城及周围居住,有不服命令偷回原住处者严惩。赫图阿拉外城可能就是这时被命令强行拆毁的,以断了人们再回来居住的念想。这里所说的“者片”,亦称“界藩”、“界凡”,皆女真语的不同汉译。
明末的程开祜在其所辑的《筹辽硕画》首卷《东夷奴儿哈赤考》一节中对赫图阿拉有所记述:
塞在宁宫塔,内城高七丈,杂筑土石,或用木值横筑之。城上环置射箭穴窦,状若女墙,门皆用木板。内城居其亲戚,外城居其精悍卒伍,内外见居人家约二万余户。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造弧矢;东门外,则有仓廒一区,共计一十八照,每照各七八间,乃是贮谷之所。
程开祜这段文字不多的描写,却将赫图阿拉的情况基本概括。程开祜称“内城高七丈”,明代,一丈十尺,营造尺一尺合今32厘米,则七丈为22.4米。实测赫图阿拉人工墙约10米高,加上横岗的高度,可达20余米,程开祜的记载基本准确。关于赫图阿拉城墙的筑法,调查所见是“石包土”,即墙内外两侧是块石砌筑,内里填土,每夯一层,横布一层硬杂木,各木棍之间留有间距,然后填土再夯,再布木棍,如此反复向上,接筑到顶。此法被学者称为“夯土布椽法”。程开祜所记“杂筑土石,或用木值横筑之”与考古调查情况若合符节。至于“城上环置射箭穴窦,状若女墙”,现存城墙早已不见女墙,但在墙顶现今可见许多青砖,这就应该是当年砌筑射箭穴窦用砖。而“铠甲制造场”和“弧矢制造场”等遗址至今尚在,但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考古资料发现。
关于内外城城门的情况,清官私文献记载不一。
内城建于横岗之上,平面呈不规则形,占地面积约24.62万平方米。城址东西长约479米,南北宽约567米,城墙存高3~8米不等,周长约1974米,墙基宽10米有余,两侧砌石略有收份,墙顶宽约9.6米,上原有以青砖砌成的雉堞,现雉堞早已坍塌,仅可见部分残砖。墙外有巡城马道一周。
内城现有三门:
北门,方向30度,门宽3.6米,进深10.05米,门外右侧有一瓮墙,左折而西下。
东门,方向85度,因后期改造,门宽已不详。门外左侧有瓮墙,右折而东下。
南门,方向170度,门宽3.2米,进深9.1米,门墙以石砌筑,残高约3米。门墙每侧可见三组排叉柱凹墙,还有门枕石。为防止水冲刷,门道路面以石铺成。出南门,右侧有瓮墙,左折而南下。
内城主要建筑和遗址主要有“尊号台”遗址,即所谓“汗宫大衙门”所在,位于内城北门里路东一条南北狭长的丘岗北侧,北距内城墙约50米。此外还有“汗王井”、“塔克世故居”、“西大狱”、八旗公署、城守尉衙门、理事通判衙门、启运书院、文庙、关帝庙、城隍庙等古建筑群和遗址。这些建筑有的是后金时期,有的是清朝时所建。
外城平面略呈圆角方形,南北长约1495米,东西宽约1442米,占地面积约96.80万平方米。城墙除东与东南部因山起筑外,余皆筑于平地,周长约5029米。外城墙两侧以石垒筑,中间填土。现存墙垣南墙东段山上部分保存相对较好,北墙距苏子河南堤约20米不等。
外城共有九门:计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外城门多已坍塌毁损,现南墙二门、东墙一门、北墙一门尚依稀可见,其余无存。
外城主要建筑与遗址主要有仓廒区、铠甲制造场、弧矢制造场和“驸马府”等遗址。驸马府,位于内城北城墙外的东北岗地上。始建于后金初期。
外城外东边高岗被称为“皇寺”的地方有显佑宫和地藏寺古建筑群。
显佑宫,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原称玉皇庙,为努尔哈赤时期——礼天之所——堂子所在。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重修,改今名。占地面积3380平方米,建筑前后依次为龙虎殿、香亭、三官殿及两侧配殿、大殿及殿前东侧敕建碑。院内保存有顺治十五年清世祖福临“敕建显佑宫碑”。
地藏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占地面积3032平方米,原有天王殿、钟鼓楼、韦驮殿、地藏殿、大佛殿及配庑等建筑,现存中佛殿、地藏殿、钟鼓楼等。
赫图阿拉(hetuala),满语,汉译为“横岗”之意,它是坐落在永陵盆地东缘的羊鼻子山北麓、苏子河南岸一条东西走向的矮岗。从硕里阿拉向北出发,沿盆地东缘向北行进不久,远远就可以看见从东向西突出在河岸平地上的的一条土岗,称为横岗(赫图阿拉)特别贴切。赫图阿拉,西有二道河子,东为皇寺河,南为羊鼻子山,三面环水,一面连山。赫图阿拉城是以横岗为中心建筑内城,再在内城之外修筑郭城,郭城西、北分别为二道河和苏子河宽敞的河岸平地,南和东南为羊鼻子山向北逐渐低缓的坡地,是由平地、矮岗和坡地组成的一座复合式城址。
对赫图阿拉的情况,当时明的官方文献没有记载。最早知道努尔哈赤从硕里阿拉向赫图阿拉搬迁情况的是朝鲜谍报人员,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平安道观察使向国王驰启曰:“近来老酋(即老乙可赤也)动静,多般访问,则皆言老酋旧城向北七里许改筑新城,曾所卜地,多聚木石,今则老酋带壮军三百余名,移驻新城,庐舍尽造,而城栅时未排立。”善于情报工作的朝鲜人,将努尔哈赤的一举一动摸得清清楚楚。而另一位将赫图阿拉情况上报的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萨尔浒大战中被俘的朝鲜军元帅姜弘立的幕僚李民寏,他向朝鲜国王呈报的《建州闻见录》,介绍赫图阿拉情况称:
奴城在两水间,颇有形势。闻数十年前,辽东遣术士相地而筑之云。……奴城有内外,筑内城则以木石杂筑,高可数丈,阔可容数三万众,有七门。外城颓圮几尽,外城内居人尽移之者片(即界凡城——引者)云。自奴城至者片(者片,即界藩——引者)百二十里。
李民寏称赫图阿拉城是“闻数十年前,辽东遣术士相地而筑”。数十年前,不可能,应是李氏笔误。辽东,朝鲜人习称辽东都司为辽东,辽东都司派人查勘风水,相地而筑,说明辽东都司官方是知道努尔哈赤修筑赫图阿拉城并搬迁一事的。但辽东都司官员是否将此情况上报朝廷,史无记载。与朝鲜人相比,明朝官方对努尔哈赤所做所为可能比较麻木。辽东遣术士相地,说明建州缺少或没有懂风水的术士。中国古代所称的术士,主要指从事天文、医药、占卜、堪舆等活动之人,他们一般通晓所谓“阴阳五行”之术。看起来,建州没有这方面的人士,汉人区的“五行八卦”之术并没有在建州流行。由此想到,有学者认为“八旗源于五行八卦”,是把自己对五行八卦的理解按在并不懂此道的女真人身上,也是想象附会之论。
李民寏对赫图阿拉的记叙很简略,他称“有七门”,不知是指内城还是外城。但他说“筑内城则以木石杂筑”却大体是正确的。李民寏称“外城倾圮几尽,外城内居人尽移之者片”,是指萨尔浒大战后,努尔哈赤下令八旗将士包括眷属全部迁离后金腹地到界藩城及周围居住,有不服命令偷回原住处者严惩。赫图阿拉外城可能就是这时被命令强行拆毁的,以断了人们再回来居住的念想。这里所说的“者片”,亦称“界藩”、“界凡”,皆女真语的不同汉译。
明末的程开祜在其所辑的《筹辽硕画》首卷《东夷奴儿哈赤考》一节中对赫图阿拉有所记述:
塞在宁宫塔,内城高七丈,杂筑土石,或用木值横筑之。城上环置射箭穴窦,状若女墙,门皆用木板。内城居其亲戚,外城居其精悍卒伍,内外见居人家约二万余户。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造弧矢;东门外,则有仓廒一区,共计一十八照,每照各七八间,乃是贮谷之所。
程开祜这段文字不多的描写,却将赫图阿拉的情况基本概括。程开祜称“内城高七丈”,明代,一丈十尺,营造尺一尺合今32厘米,则七丈为22.4米。实测赫图阿拉人工墙约10米高,加上横岗的高度,可达20余米,程开祜的记载基本准确。关于赫图阿拉城墙的筑法,调查所见是“石包土”,即墙内外两侧是块石砌筑,内里填土,每夯一层,横布一层硬杂木,各木棍之间留有间距,然后填土再夯,再布木棍,如此反复向上,接筑到顶。此法被学者称为“夯土布椽法”。程开祜所记“杂筑土石,或用木值横筑之”与考古调查情况若合符节。至于“城上环置射箭穴窦,状若女墙”,现存城墙早已不见女墙,但在墙顶现今可见许多青砖,这就应该是当年砌筑射箭穴窦用砖。而“铠甲制造场”和“弧矢制造场”等遗址至今尚在,但并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考古资料发现。
关于内外城城门的情况,清官私文献记载不一。
《大清一统志》记载,“内城周五里,南一门,东二门,北一门:外城周九里,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盛京通志》卷五《兴京创建》记载,“其(内)城周五里,南一门,东二门,北一门”;《东三省古迹佚闻》记载,“内城周约四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外城周九门,南三、北三、东二、西一”。调查所见,外城有九门,计南三门,北三门,东二门,西一门共九门。外城门多已坍塌毁损。现南墙二门、东墙一门、北墙一门尚依稀可见,其余无存。内城现有三门,计南一门,北一门,东一门。有人称,内城还有东南一门,多年前在城墙东南处曾发现一砖砌券门,后来又掩埋了,没有进一步做工作。但内城现存三门都是有半环形瓮城墙的,而所谓发现券门的地方,墙外并没有瓮城墙发现,然而根据《大清一统志》和《盛京通志》记载,东有二门似乎载之有据,但这里是否是城门最终还得靠考古发掘结果来确认。
该文章所属专题:肖景全专栏
作品及作者
原载:《走进赫图阿拉——大金第一都历史答问》
作者:肖景全,抚顺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前馆长。现为中国考古学会员,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理事,新宾赫图阿拉城文物管理所特聘研究员;肖延增,新宾赫图阿拉旅游景区主任,赫图阿拉文物管理所所长。(版权作品 禁止转载 侵权必究)
标签:走进赫图阿拉
- 上一篇:赫图阿拉城是山城吗?
- 下一篇:赫图阿拉城的城门有门楼吗?
相关文章
-
07-12草帘编织比赛(1936年)
-
07-11卢然:抚顺得名于朱元璋“摧坚抚顺”策略
-
07-11王平鲁:有诗千载咏玄菟(一)
-
07-10一组抚顺老新华桥照片
-
07-10《朝日新闻》的记者抚顺行之一(1905年)
-
07-10穆鸿利:满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再叙
-
07-091959年“一五”扩建后的抚顺发电厂
-
07-09抚顺全景(之四)
-
07-09抚顺全景(之三)
-
07-09抚顺全景(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