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时期修过边关和烽燧吗?
2024-02-24 20:53 抚顺七千年 肖景全
1152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海西女真叶赫等九部联军来犯,努尔哈赤率兵迎敌,“行至加哈(扎喀)处,有城守奈虎、山坦来告曰:夜黑(叶赫)兵辰时已到,围加哈(扎喀)关,见势不能克,往攻黑机革城,敌兵甚多。”加哈关即扎喀关,为建州北三道关之一。由此可见,早在建州左......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海西女真叶赫等九部联军来犯,努尔哈赤率兵迎敌,“行至加哈(扎喀)处,有城守奈虎、山坦来告曰:夜黑(叶赫)兵辰时已到,围加哈(扎喀)关,见势不能克,往攻黑机革城,敌兵甚多。”加哈关即扎喀关,为建州北三道关之一。由此可见,早在建州左卫的硕里阿拉时期,努尔哈赤就命人修建了防御他部女真入犯的边关。大金建国前夕,努尔哈赤更加紧修建防御明官军讨伐的边关、墩台。据《满文老档》记载,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诸贝勒和大臣提议攻打尼堪(尼堪,汉人,此指明朝),努尔哈赤对众人说:“要争取时间,我们先收揽国人,巩固领土(此指建州及被建州征服的土地——引者),修建边关,种田积谷,充实库藏。”还是这一年,《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的取得的业绩时称:“自尼堪以东,东至于海岸,朝鲜以北,蒙古以南,把诸申国征服而治理了。在国中设立墩台,边关。”
上面提到的扎喀关,是在硕里阿拉时期所建。与扎喀关依次相接的还有两道关隘,即代珉关和雅尔哈关,都是从北路进入建州腹地必经的关卡。代珉关和雅尔哈关在努尔哈赤时期未见文献记载,其修筑时间可能与扎喀关同时或相差不远。清咸丰三年本《盛京通志》卷十六《关隘》:“头道关,即牙儿哈(雅尔哈)山,在城(指兴京城,即赫图阿拉城,下同——引者)西四十里;二道关即大民关,在城西四十一里;三道关,即札喀山,在城西六十三里,……建置之年无考。”这里的二道关今属上夹河镇大堡村马尔墩上堡组,头道关今属木奇镇水手村三道关组。又《兴京县志》:“头道关即雅尔哈关,在青龙山东水手堡西,县西八十里;二道关即代珉关,又名大民关,在青龙山上,县西八十五里;三道关即扎喀关,在青龙山西,县西百里。按以上三关均有土垒可稽。”
以上是人们熟知的建州三关。
但建州还有南三道关。南三道关,清官私文献无明确载。咸丰三年《盛京通志》卷十六《关隘·兴京》语焉不详地记载道:“古关,二处,一在城南一百里,一在城南二百里。俱久废,名莫考。”但兴京城即赫图阿拉城之南一百里差不多出了今新宾辖境了。而我们所说的三道关是指今苇子峪镇的三道关。那里不但有村庄名曰三道关村,而且确实还有墙垣遗存。这个地点就在今苇子峪镇三道关村附近。据抚顺市博物馆1980年文物普查时调查,其头道关,在三道关村南500米,关墙东西横扼河川之上,西接马道山,东连边墙岗,长约250米,存高三四米不等,横断面为梯形,底宽15米,顶宽不足3米。关墙内部构造为“夯土布椽”,当时可见“累累木椽痕迹”。“夯土布椽法”筑墙是典型的女真族营造法式,无论是赫图阿拉内城还是萨尔浒城,还有海西女真乌拉部乌拉城遗址,至今都可见这种典型的墙垣遗迹。二道关,位于头道关南500米处“石柱子”地方,关墙已被公路破坏,隐约可见遗迹。三道关,在三道关村小呼伦组村西,现今遗迹无存。
上面提到的扎喀关,是在硕里阿拉时期所建。与扎喀关依次相接的还有两道关隘,即代珉关和雅尔哈关,都是从北路进入建州腹地必经的关卡。代珉关和雅尔哈关在努尔哈赤时期未见文献记载,其修筑时间可能与扎喀关同时或相差不远。清咸丰三年本《盛京通志》卷十六《关隘》:“头道关,即牙儿哈(雅尔哈)山,在城(指兴京城,即赫图阿拉城,下同——引者)西四十里;二道关即大民关,在城西四十一里;三道关,即札喀山,在城西六十三里,……建置之年无考。”这里的二道关今属上夹河镇大堡村马尔墩上堡组,头道关今属木奇镇水手村三道关组。又《兴京县志》:“头道关即雅尔哈关,在青龙山东水手堡西,县西八十里;二道关即代珉关,又名大民关,在青龙山上,县西八十五里;三道关即扎喀关,在青龙山西,县西百里。按以上三关均有土垒可稽。”
以上是人们熟知的建州三关。
但建州还有南三道关。南三道关,清官私文献无明确载。咸丰三年《盛京通志》卷十六《关隘·兴京》语焉不详地记载道:“古关,二处,一在城南一百里,一在城南二百里。俱久废,名莫考。”但兴京城即赫图阿拉城之南一百里差不多出了今新宾辖境了。而我们所说的三道关是指今苇子峪镇的三道关。那里不但有村庄名曰三道关村,而且确实还有墙垣遗存。这个地点就在今苇子峪镇三道关村附近。据抚顺市博物馆1980年文物普查时调查,其头道关,在三道关村南500米,关墙东西横扼河川之上,西接马道山,东连边墙岗,长约250米,存高三四米不等,横断面为梯形,底宽15米,顶宽不足3米。关墙内部构造为“夯土布椽”,当时可见“累累木椽痕迹”。“夯土布椽法”筑墙是典型的女真族营造法式,无论是赫图阿拉内城还是萨尔浒城,还有海西女真乌拉部乌拉城遗址,至今都可见这种典型的墙垣遗迹。二道关,位于头道关南500米处“石柱子”地方,关墙已被公路破坏,隐约可见遗迹。三道关,在三道关村小呼伦组村西,现今遗迹无存。
对苇子峪三道关,当今学者多认为是历史上明代辽东边墙上的一个著名关口——鸦鹘关。但这里的三道关既不在辽东边墙线上,关墙砌筑方法又是女真人特点,显然不能是鸦鹘关,只能是努尔哈赤时期修筑的关隘。对此,2008年辽宁省长城资源调查队也与我们持相同的观点。
该文章所属专题:肖景全专栏
作品及作者
原载:《走进赫图阿拉——大金第一都历史答问》
作者:肖景全,抚顺市博物馆研究馆员,前馆长。现为中国考古学会员,辽宁省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理事,新宾赫图阿拉城文物管理所特聘研究员;肖延增,新宾赫图阿拉旅游景区主任,赫图阿拉文物管理所所长。(版权作品 禁止转载 侵权必究)
标签:走进赫图阿拉
- 上一篇:《满文老档》是一部什么性质的书?
- 下一篇:努尔哈赤的祖坟在什么地方?
相关文章
-
01-12辽东总兵李成梁“抚养”过努尔哈赤吗?
-
01-05努尔哈赤起兵替父报仇为何遭到部落内大部分族人的反对?
-
12-29努尔哈赤为何起兵?
-
12-22努尔哈赤爱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吗?
-
12-15王杲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吗?
-
12-08王杲是怎样的一位人物?
-
12-01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死在哪里?为何而死?
-
11-24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是怎样的两位人物?
-
11-17年轻时的努尔哈赤何时、为何离开赫图阿拉?
-
11-10努尔哈赤还有什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