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常荣:抗日义勇军在抚顺(下)
2024-05-31 20:30 《抚顺历史专辑》 尉迟常荣
2240
敌人见大刀会异常凶猛,锐不可挡,纷纷后退。大刀会乘势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一鼓作气,挺进到东岗附近。这时敌人蜂拥而至,对大刀会前阻后击,猖狂进攻。
本文摘自尉迟常荣先生《抚顺历史专辑 著名人物简介》(2023)。全书共分四部分,32万字。
第一部分:中共地下组织成立前及其破坏后抚顺的革命斗争;第二部分:中共地下组织成立前及其破坏后清原的革命斗争;
第三部分:中共地下组织成立前和抗联撤离新宾后革命斗争;
第四部分:著名人物简介
阅读:卢然:为尉迟先生新书作序
9月15日,日伪当局给工人每人发一张通行证,告诫他们中秋夜晚不要到外面去。日本居民都呆在家里,不敢出门。重要的机关和厂矿都有荷枪实弹的军警把守,以防不测。巡逻车在各地横冲直撞,进行监视。这一切令人异常惊恐不安,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来临。
9月15日深夜12点多钟,平顶山村杀声四起,惊天动地,民众自卫军向抚顺发起进攻,梁锡福手持钢刀,亲率第一团打先锋,从千金堡发起进攻。大刀会会员们挥舞大刀、梭镖,精神抖擞,三人一排地向前飞奔,边前进边喊话,叫居民出来助威。由于向导领错了路,他们没有按原计划由平项山西进腰截子的日本街,消灭那里的日军,而是先进栗家沟。在栗家沟他们没有遇到日军,见有一日本人开的商店,便放火焚烧了。
腰截子的日本人见栗家沟火光冲天,断定民众自卫军打进来了,纷纷跑进煤洞子里躲藏,由日军在洞边架机枪保护。时过不久,大刀会由栗家沟进入腰截子,会员们到处搜查,结果连一个日本人也没有看到。他们怒不可遏,又放火把木匠房和日本人的俱乐部点着了,然后,向北挺进,直奔市中心。半路上遇见一辆汽车飞速地由北面开过来,车停下来后,大刀会会员们见里面坐一个日本官,没用分说,手起刀落就结果了他的性命。这个日本人叫渡边宽一,是杨柏堡采炭所所长,他见栗家沟和腰截子大火熊熊,惊恐万状,乘汽车前去查看,结果成了大刀会的刀下鬼。
敌人见大刀会异常凶猛,锐不可挡,纷纷后退。大刀会乘势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一鼓作气,挺进到东岗附近。这时敌人蜂拥而至,对大刀会前阻后击,猖狂进攻。梁锡福见敌人越聚越多,火力甚猛,大刀会被敌人分割,损失很大,无法统一指挥,加之东、西两路没有攻上来,孤军作战,如坚持下去与敌人硬拼,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遂下令边打边撤。
梁锡福率领大刀会边打边撤,很快撤到老虎台,在那里又放火烧毁了日本侵略者霸占的抚顺老虎台采炭所的发电所、部分矿井、安全灯房和汽油库等设施。这时老虎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矿区停电停产,日本居民都跑到敌重兵把守的“安全区”,有的来不及逃跑,竟伏在水沟里躲藏。敌人的摩托车、汽车架着机枪在市内大街上急速行驶,进行巡逻、监视,不时盲目开枪射击,为自己壮胆。9月16日拂晓,枪声停止了,抚顺市区平静下来了。这时民众自卫军已从市区全部撤出转移。
自卫军袭击抚顺毙伤日本守备队队员等10余名,破坏了敌占矿山的重要设施,把日伪当局搞得丑态百出,狼狈不堪。日本侵略者恼羞成怒,在大刀会撤出五六个小时后,派遣200余名守备队和宪兵队到平顶山村,以召开大会为名,挥舞持刀枪强行把全村400余户3,000多居民集中到一起,然后用机枪集体屠杀。与此同时,放火烧毁了全村800多间房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
平顶山惨案的消息传到民众自卫军第十一路军驻地,官兵们万分痛惜泪如雨下,义愤填膺,深切哀悼遇难同胞,万分痛恨日本侵略者。梁锡福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定要日本人血债血偿。他和官兵们一致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奋勇杀敌,为遇难同胞报仇雪恨,不打败日本侵略者绝不下战场。
辽宁民众自卫军进占抚顺,进而占领沈阳,这是具有战略性质的重大军事行动。这次战役兵分三路,出动的兵力甚多,兵多将广,其声势浩大,威震敌胆,充满了胜利的希望。特别是梁锡福率领的十一路军大刀队表现突出,他们进入抚顺市区后,即发动凌厉的攻势,像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插日寇的心腹地区。
大刀会的会员们,高呼口号,挥舞雪亮的大刀,奋勇杀敌,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节节败退,打出了这次战役的一片大好形势,抗日居民深受鼓舞,交口称赞。但由于战役前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没有统一具体的作战计划,没有建立统一的联络系统,及至战役开始前,三路大军没有取得联系,中路军已同日寇短兵相接,浴血奋战,东西二路军仍杳无音信。
六路军骑兵团没有按时到达搭连,王玉琦、穆景荣等人等待观望,没有出兵,东路没有起到主力军的作用。西路军出发的时间较晚,赴李石寨的队伍,在途中向导逃跑后,克服了情况不明、路线不清等种种困难,最后到达目的地,扒了一段铁路,完成了阻止来自沈阳的敌援军的任务。另一路赴南花园与中路会合的队伍行至邱楼子时,被敌人发现,因对周围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加之敌人阻止,被迫折回,没能与中路会合。这样,中路军处于孤军与强敌作战,损失很大,不得不被迫撤出抚顺。进攻抚顺的战役虎头蛇尾,其结果是惨淡而苍白的,令人唏嘘痛惜。
民众自卫军攻打抚顺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这个被敌人称之为“抚顺袭击事件”的军事行动震动了东北地区,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充分显示了东北人民酷爱自由,不甘做亡国奴的民族自信心和不畏强暴、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在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2年10月,日本侵略者出动大批兵力,从千金寨、宽甸太平哨、朝鲜分三路,向辽东发动全面进攻。民众自卫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奋起抵抗,与敌浴血奋战,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但终因抗日形势变化,加之敌人异常强大,集中兵力进行“围剿”,民众自卫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不能支而遭到失败。在此以后,抗日义勇军的余部仍在抚顺周围活动。10月30日,一队义勇军潜入千金寨,和发电厂工人密切配合,用手榴弹、地雷炸毁了该厂一部分重要设备,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打击。
————
注释:
①赵亚洲:《回忆“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总队的建立及攻打沈阳的前前后后》。
②③中共满洲省委文件:1932年12月15日中央巡视员巡视满洲报告。
9月15日深夜12点多钟,平顶山村杀声四起,惊天动地,民众自卫军向抚顺发起进攻,梁锡福手持钢刀,亲率第一团打先锋,从千金堡发起进攻。大刀会会员们挥舞大刀、梭镖,精神抖擞,三人一排地向前飞奔,边前进边喊话,叫居民出来助威。由于向导领错了路,他们没有按原计划由平项山西进腰截子的日本街,消灭那里的日军,而是先进栗家沟。在栗家沟他们没有遇到日军,见有一日本人开的商店,便放火焚烧了。
腰截子的日本人见栗家沟火光冲天,断定民众自卫军打进来了,纷纷跑进煤洞子里躲藏,由日军在洞边架机枪保护。时过不久,大刀会由栗家沟进入腰截子,会员们到处搜查,结果连一个日本人也没有看到。他们怒不可遏,又放火把木匠房和日本人的俱乐部点着了,然后,向北挺进,直奔市中心。半路上遇见一辆汽车飞速地由北面开过来,车停下来后,大刀会会员们见里面坐一个日本官,没用分说,手起刀落就结果了他的性命。这个日本人叫渡边宽一,是杨柏堡采炭所所长,他见栗家沟和腰截子大火熊熊,惊恐万状,乘汽车前去查看,结果成了大刀会的刀下鬼。
日伪当局看到栗家沟和腰截子一带起火,得知民众自卫军已攻入市区后,急调日本守备队前去阻截、围攻。大刀会行至杨柏堡时,与日本守备队遭遇,交战。日军用机枪向大刀会猛烈射击,封锁杨柏堡大铁桥,进行阻击。在梁锡福的带领下,大刀会会员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挥舞钢刀、梭镖,前仆后继,奋勇冲杀,与敌短兵相接,肉搏血战。
敌人见大刀会异常凶猛,锐不可挡,纷纷后退。大刀会乘势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一鼓作气,挺进到东岗附近。这时敌人蜂拥而至,对大刀会前阻后击,猖狂进攻。梁锡福见敌人越聚越多,火力甚猛,大刀会被敌人分割,损失很大,无法统一指挥,加之东、西两路没有攻上来,孤军作战,如坚持下去与敌人硬拼,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遂下令边打边撤。
梁锡福率领大刀会边打边撤,很快撤到老虎台,在那里又放火烧毁了日本侵略者霸占的抚顺老虎台采炭所的发电所、部分矿井、安全灯房和汽油库等设施。这时老虎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整个矿区停电停产,日本居民都跑到敌重兵把守的“安全区”,有的来不及逃跑,竟伏在水沟里躲藏。敌人的摩托车、汽车架着机枪在市内大街上急速行驶,进行巡逻、监视,不时盲目开枪射击,为自己壮胆。9月16日拂晓,枪声停止了,抚顺市区平静下来了。这时民众自卫军已从市区全部撤出转移。
自卫军袭击抚顺毙伤日本守备队队员等10余名,破坏了敌占矿山的重要设施,把日伪当局搞得丑态百出,狼狈不堪。日本侵略者恼羞成怒,在大刀会撤出五六个小时后,派遣200余名守备队和宪兵队到平顶山村,以召开大会为名,挥舞持刀枪强行把全村400余户3,000多居民集中到一起,然后用机枪集体屠杀。与此同时,放火烧毁了全村800多间房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
平顶山惨案的消息传到民众自卫军第十一路军驻地,官兵们万分痛惜泪如雨下,义愤填膺,深切哀悼遇难同胞,万分痛恨日本侵略者。梁锡福失声痛哭,悲痛欲绝,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定要日本人血债血偿。他和官兵们一致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奋勇杀敌,为遇难同胞报仇雪恨,不打败日本侵略者绝不下战场。
辽宁民众自卫军进占抚顺,进而占领沈阳,这是具有战略性质的重大军事行动。这次战役兵分三路,出动的兵力甚多,兵多将广,其声势浩大,威震敌胆,充满了胜利的希望。特别是梁锡福率领的十一路军大刀队表现突出,他们进入抚顺市区后,即发动凌厉的攻势,像一把锋利的钢刀直插日寇的心腹地区。
大刀会的会员们,高呼口号,挥舞雪亮的大刀,奋勇杀敌,打得敌人晕头转向,节节败退,打出了这次战役的一片大好形势,抗日居民深受鼓舞,交口称赞。但由于战役前没有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没有统一具体的作战计划,没有建立统一的联络系统,及至战役开始前,三路大军没有取得联系,中路军已同日寇短兵相接,浴血奋战,东西二路军仍杳无音信。
六路军骑兵团没有按时到达搭连,王玉琦、穆景荣等人等待观望,没有出兵,东路没有起到主力军的作用。西路军出发的时间较晚,赴李石寨的队伍,在途中向导逃跑后,克服了情况不明、路线不清等种种困难,最后到达目的地,扒了一段铁路,完成了阻止来自沈阳的敌援军的任务。另一路赴南花园与中路会合的队伍行至邱楼子时,被敌人发现,因对周围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加之敌人阻止,被迫折回,没能与中路会合。这样,中路军处于孤军与强敌作战,损失很大,不得不被迫撤出抚顺。进攻抚顺的战役虎头蛇尾,其结果是惨淡而苍白的,令人唏嘘痛惜。
民众自卫军攻打抚顺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这个被敌人称之为“抚顺袭击事件”的军事行动震动了东北地区,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斗志,充分显示了东北人民酷爱自由,不甘做亡国奴的民族自信心和不畏强暴、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在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32年10月,日本侵略者出动大批兵力,从千金寨、宽甸太平哨、朝鲜分三路,向辽东发动全面进攻。民众自卫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奋起抵抗,与敌浴血奋战,进行了殊死的斗争。但终因抗日形势变化,加之敌人异常强大,集中兵力进行“围剿”,民众自卫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不能支而遭到失败。在此以后,抗日义勇军的余部仍在抚顺周围活动。10月30日,一队义勇军潜入千金寨,和发电厂工人密切配合,用手榴弹、地雷炸毁了该厂一部分重要设备,给了日本帝国主义以有力的打击。
————
注释:
①赵亚洲:《回忆“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总队的建立及攻打沈阳的前前后后》。
②③中共满洲省委文件:1932年12月15日中央巡视员巡视满洲报告。
该文章所属专题:尉常荣专题
尉常荣
尉常荣,中共党员,曾任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从1980年开始从事抚顺地方党史研究,1982年,著《中共抚顺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和杨靖宇领导的抚顺特支》被辽宁省社科联评为优秀论文;1984年,编撰《中共抚顺地区组织发展概况》并出版发行。后陆续出版专著《抚顺地区人民抗日斗争史》《辽东英烈》,译著《抚顺史话》(日译汉),主编出版了3卷《抚顺市志》
标签:抗日义勇军在抚顺
- 上一篇:尉迟常荣:抗日义勇军在抚顺(中)
- 下一篇:姜斌:形形色色的电梯
相关文章
-
04-19尉迟常荣:五四运动前后抚顺的革命斗争(上)
-
04-13赫图阿拉城出土的明代器物都有什么特点?
-
04-08尉迟常荣:抚顺人民保卫矿权和土地的斗争(下)
-
04-07近代国际关系史:日俄战争
-
04-06努尔哈赤与胞弟舒尔哈齐为何水火不容?
-
04-02孙相适:五龙赋
-
04-02孙若广:康熙驻跸五龙村
-
04-01尉迟常荣:抚顺人民保卫矿权和土地的斗争(上)
-
03-30努尔哈赤为何将长子褚英“幽闭至死”?
-
03-25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露天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