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

抚顺二中记忆:民国前的抚顺教育概况

2024-07-30 18:14 《献给母校的回忆》 李子嘉 田桂兰 关茂林 1468
抚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是古代著名的辽东重镇,又是清朝前身“后金"的发祥地,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居住,劳动生息,夏商时属营州,周代时属幽州,战国于秦时辽东郡襄平县,汉初属辽东郡侯城县和高显县,从汉昭帝时元年间开始自唐代属玄菟郡。  汉代在今劳动公园与抚顺宾馆一带建筑一...
  抚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曾是古代著名的辽东重镇,又是清朝前身“后金"的发祥地,在六、七千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居住,劳动生息,夏商时属营州,周代时属幽州,战国于秦时辽东郡襄平县,汉初属辽东郡侯城县和高显县,从汉昭帝时元年间开始自唐代属玄菟郡。

  汉代在今劳动公园与抚顺宾馆一带建筑一座古城——西盖马县城,是目前市区范围内被发现的最早的古城。公元112年(汉安帝永初5年)玄菟郡郡治曾迁至此。

  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曾在高尔山筑军城一座,史称新城,又称贵端城。唐高宗总章元年

  (668年)在此置新城洲都督府,归安东郡都护府管辖。风仪三年(公元677年)安东那督护府从辽阳迁到这里,抚顺成为唐代在辽东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

  辽太祖元显元年(公元926年),废新城,在高尔山东南,抚顺城火車站西北,沈吉铁路北面,师专附中路南,筑贵德州城。辽圣宗统合元年(公元983年)在此设置贵德县。

  明 洪武17年(公元1384年),在今宁远街东,市面粉厂西,沈吉铁路南,新城四路北,建辽东十八城之一——明代抚顺城,正式定名“抚顺”,意即“抚绥边疆,顺导夷民”,亦即“安抚归顺”之意。抚顺的名字开始出现。此城池1618年毁于战火。

  清乾隆43年(公元1778年),清政府在明代抚顺城南一里,修筑清代抚顺城。满语称抚西城,“抚西”意即交易、买卖“便宜”。归承德县管辖。光绪28年(公元1902年),划承德县东部地区成立兴仁县,县治设在沈阳,抚顺归兴仁县管辖。光绪34年(公元1908年)兴仁县治所移到抚顺城,同年改称抚顺县,这是抚顺县的开始。由于日本侵略者大肆掠夺煤炭资源,千金寨逐渐发展为工商业繁茂之地,抚顺县治所于1915年从抚顺城移至千金寨。

  1937年12月21日,伪“满洲国"划出抚顺县一部分设置抚顺市,市公署办公地点在中央路原新抚区政府办公楼。这是抚顺设市的开始。

  1947年,国民党将市县合并,保留抚顺县。

  1948年11月3日,安东省政府命令,抚顺市、县分治,成立抚顺市政府。

  1949年4月2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建民字第15号令,将抚顺划为中央直辖市。

  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又将抚顺市改为省辖市。

  “抚邑历代视为边荒,素乏文化。明时为极东延边,置戎屯军,专力武备,未遣及乎文事。清初兴盛两京为开国之基,八旗子弟,多习弓马,不事诗书,汉人之屯垦此间者,悉属贫民,以故声明文物之教,远逊内省,势使然也。”见《学事年报》抚顺县教育公所1923年8月。

清代以来,抚顺地区的教育远远落后于关内各地,教育形式主要是私塾,也培养了些许凤毛麟角的人才。抚顺地区清代270年教育成果:进士3人;举人5人;贡生7人;廪生;4人;附生42人;武举人2人;武生6人。

  戊戌变法“废八股,变科举,广兴学堂”以来,抚顺以从1907年2月,在抚顺城里办起第一所新式小学起,到1911年仅短短四年时间,新式学校办起110所,有学生4520人,教员有127人。抚顺县在清末四年中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实很快。但学生人数仅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2.7,学校规摸普遍太小,没有女学生,而且还沒有正规连续的中等以上学校。

抚顺二中记忆:民国前的抚顺教育概况 图1




  由李子嘉、田桂兰、关茂林、王秋河编辑的《献给母校的回忆》,纪念抚顺二中建校一百周年一书己于近日出版发行,并于读者见面。


  该书主要内容是跨越百年时空,以较为翔实的资料记录了抚顺二中所走过的苍桑岁月,记录了抚顺二中由弱到強的发展变化,记录了抚顺二中历届领导,教工为培养优秀学子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记录了抚顺二中优秀学子为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原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现为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吴文学为此书作序。我市资深媒体人,知名文化学者卢然为此书顾问,并为此书赠言。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国家知名互联网专家、新锐经济学家尉迟坚为本书题词。

   序:抚顺是一座进取之城(卢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