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郭秀江:老妈的老话

2025-05-01 08:43 抚顺七千年 郭秀江 1165
母亲是有她自己原则的,她说过“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所以,看不见母亲和邻人交头接耳嘁嘁喳喳的情景,邻里的是非闲话,历来和母亲无瓜葛,这点对我们不自觉地影响很深。母亲笃信“恶人自有恶人磨”,这话虽有阿q的味道,但对于弱者,无疑是种守善的信念和安慰。
郭秀江:老妈的老话 图1


  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已经25年了,25年的光阴,我也走向了暮年。时光淡化了许多记忆,但母亲说过的很多话,在我的记忆中却愈加鲜活了。


  我从知青下乡后就离开了家,再就农闲时回去几次,再后来就是探亲假,年假,或公出路过沈阳时,转一下车,回家待个三两天。所以老妈的老话多是学生时代听母亲说的,那时听了多不以为然,认为是落后的,不很文化的老话,出于礼貌,虽然没有反驳,多当了耳旁风。

  这里说的老妈的老话,基本上是旧时流传下来的俗语,母亲每有感慨时,常由这些俗语来表达或诠释。例如:“穷在街头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母亲早年有过寄人篱下的窘迫日子,有过跟着父亲颠沛流离的经历,有过父亲有了稳定职业后的安定生活。那些经历一定是让母亲刻骨铭心,所以母亲常用这条俗语感慨世态炎凉。这条俗语出自何年何代何人之口,母亲自是无所知晓,今人恐怕也无处考证,但它自今屹立不倒,仍然可以描画现实的人情风俗。

  困厄中的母亲,看过家人世人的冷脸和白眼,也得到过堂兄的庇护和贵人的相助,母亲特别珍视她得到的每一丝温暖,每一点帮助,也深切理解同情他人的困顿和不幸,母亲一贯用善良和怜悯对待向她求助的人。母亲是这么对我们说的:“开口求人难啊!”;“饱汉不知饿汉饥”,同情之心溢于言表。

  勤俭的作风纵贯了母亲的一生,常听她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如今再琢磨,母亲这话,含着多么丰富的哲理。母亲正是在“有日思无日”,把我们的六口之家,用父亲不多的工资,打理的体体面面,还不时地周济来求援的亲戚。母亲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母亲理家的经济头脑,很叫我佩服。母亲评价我的理家水平时说:“省,省的不是地方,费,费的不是地方!”后来我认真琢磨了母亲的话,还真的恰如其分,但也没能学来母亲的智慧。

  母亲性情温顺,厚道,从没有句刻薄话。她常对我们说:“对矮人莫说矬话”,“恶语伤人六月寒”。 母亲从不与人争吵,她说“得理让三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时觉得母亲太过软弱了,觉得母亲忍让过后,心里一定很憋屈。其实并不是这样。母亲从没有向我们转移她的“憋屈”,也没向锅碗瓢盆发泄她的“愤懑”,依旧和颜悦色地待我们,平平静静地做家务。现在想来,母亲的心境比我们的想象要豁达。母亲做针线活时,常常叫我给她读些什么,那时的读物很少,偶尔有本杂志,或说书人的线装书,母亲都听得有滋有味。

  其实,母亲是有她自己原则的,她说过“来说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所以,看不见母亲和邻人交头接耳嘁嘁喳喳的情景,邻里的是非闲话,历来和母亲无瓜葛,这点对我们不自觉地影响很深。母亲笃信“恶人自有恶人磨”,这话虽有阿q的味道,但对于弱者,无疑是种守善的信念和安慰。

  不记得母亲对我们灌输过什么宏图大志,也没有圣哲的箴言日常,母亲只是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见识有限,更不要说什么思想。前边说过,在学生时代,对母亲说过的许多老话,心里不以为然。因为母亲的老话与我们在外边获得的概念不同。可我又要说,尽管如此,母亲的老话,在潜移默化中,还是塑造了我们初始的是非观念和行为准则。例如母亲说的:“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我们兄弟姐妹在学校及社会上的交往中,没走过弯路。母亲说:“君子争礼,小人争嘴”我们从小到大没争过嘴。母亲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叫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我们虽没做出啥名堂,但亏心的事绝没有。母亲还说过:“不怕慢,就怕站。”这句话,当时没体会,到了如今年岁,感触颇深。

  前边说过,老妈的老话,多来自于流传的俗语,即是俗语,就是民间产物,既能广泛长久地流传下来,说明有它的道理和适用性。这些老话,不是雄豪们的精神乳汁,但对于普通人,还是有些借鉴的意义。

  2025-4-28

该文章所属专题:郭秀江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