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忠:死要对得起劳模的称号
2025-06-07 17:43 《抚顺职工英模传 第1辑》 周静秋
862
1986年,当癌症开始对他进行无情的摧残时,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同病魔搏斗了三个多月,并坚持下井采煤。同年8月13日,他的生命已处垂危时,他挣扎着上完了最后一个三班。升井时,是伙伴搀扶他上的车,送进了医院
孙树忠,1937出生在山东省崂山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里。在万恶的旧社会,他一家遭受着地主的压迫,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940年父亲病逝,次年母亲又撇下他们兄妹6人离开了人间。在无法生活的情况下,3个姐姐相继出嫁,哥哥挥泪离家求生。剩下年仅7岁的孙树忠和14岁的四姐相依为命。
1947年,孙树忠身旁唯一的亲人也因贫困交加而死去。从此他成了孤儿,只好四处飘零,乞讨度日。
1949年6月,孙树忠的家乡解放了,这个苦水里泡大的孩子,才获得了新生。年仅14岁的孙树忠深深感激党的恩情,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家乡的土改斗争之中,由于他思想进步,工作积极,1955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9月,被推选为团支部副书记,同时担任了民兵队长工作。
1959年9月,为了支援国家工业建设,22岁的孙树忠告别了家乡和亲人,来到抚顺龙凤矿当上了一名登钩工人。当时煤矿正处于青年时期,煤炭产量高,运输量大,他经常默默地干完一个班工作后不升井,接着又干下一个班,不到两年,他已经锻炼成为一个技术熟练的登钩工。
1962年3月,采煤队补充人员,他立即提出申请。领导问他:“采煤工作又苦又累,你能干得了吗?”他坚定地回答:“俺就是奔采煤来的,再苦再累也难不倒俺。”领导终于批准了他的请求,从此他成了一名一线采煤工。
1963年春节,他离开新婚的妻子已经三年了,领导批准他回家探亲。1月4日,孙树忠本应办点探亲的事情,可他又坚持上了三班。就在这天的晚上,一场意料不到的恶性煤尘燃烧事故发生了,他被烧成了重伤,烧伤面积达百分之五十八。经过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孙树忠才战胜了死神。然而无情的伤势给他的身体留下了严重的创伤,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粘在一起了,有关部门建议他离开采煤第一线,这时和采煤掌子结下不解之缘的孙树忠的心里简直比烧伤还要痛苦。领导同志激动得拉起他的手说:“看你烧成这个样子,还能握住镐把吗?”孙树忠控制不住自己回采煤一线的迫切心情,猛地伸出右手,抓住粘连的左小指用力一撕,硬是把粘在一起的手指掰开了,顿时血肉模糊,鲜血从手丫流到地上。领导被他的决心和毅力深深地打动了,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三百六十行,煤矿要算最苦最累的了。孙树忠热爱采煤,肯于吃苦,乐在苦中。他几乎每天最早来到工作面,当伙伴来齐时,他已经全面地检查完了掌子里的情况。平时,他总挑最难干的活。打眼、放炮、给棚子样样抢着干,在处理险情时,他更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一次,他领着新伙伴处理冒顶,把大伙安置在最安全的地方之后,自己却爬到呲牙咧咀的破碎地带处理险情,一连干几个小时,他的衣服全部湿透,手臂也打伤了,可他却咬紧牙关处理完冒顶才离开。他的徒弟张金钟说:“孙师傅处理冒顶时,就象顶天立地的巨人,用他脊梁骨把矿山撑住了,千尺井下有这样的顶梁柱,我们还怕什么!”
有人问孙树忠:“你干采煤为什么这样卖力气呢?”他风趣地回答说:“不干,煤炭能自己升井吗?”
1969年,孙树忠当上了一〇五队的副队长,两年后他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5年11月,孙树忠出席了全国煤矿采掘队长会议。聆听了中央领导的讲话。会议发出了要打煤矿翻身仗的号召。他想:“龙风不腾飞,一〇五队不翻身,我孙树忠死不瞑目。”他舍弃了三天游览北京名胜的机会,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的返回抚顺。他下了车,连家也没有回,直奔一〇五队,向大伙传达了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建设急需煤炭的情况。朴实的感情,真诚的话语,把大伙说得坐不住了,不知谁喊了一声:“走啊,咱们赶快多挖煤啊!”孙树忠忘记了乘车的疲劳,兴奋地和伙伴们一起下井了。
下班回家后,老伴知道他从北京回来直接下井挖了一个班的煤,就心疼地说,“你呀,就和煤有感情。”年末,孙树忠披红戴花回到了家中,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呼喊着:“爸爸当上矿劳模啦!”
1976年元月,在夺取开门红的战斗中,溜煤的咽喉部位小井子堵了,孙树忠仔细探查后决定用炮崩碎大柈子,疏通小井子,他手拿炸药冒着堆积如山的煤炭随时都有塌落的危险,顺着垂直的井壁一蹬一滑地向堵塞处爬去,他几次滑跌下来,又顽强地向上攀去,四米多的高度竟爬了好一阵子,终于他象泥人一样爬出来,随着一声炮响,故障被排除了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人说:“入井三分险,排险更危险”。可是孙树忠越是艰险越向前,他先后6次负伤,15次出生入死,虎口排险,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1977年5月的一天,孙树忠带领同志们在工作面作业时,一个突如其来的煤炮,顶板下落,将6名同志埋住,当时孙树忠在上面的掌子给棚子,听到炮声后便火速赶到现场,经过紧急抢救,先后有5名同志脱险。当扒到最后一个被埋的同志时,只见他的两条腿上面压着个大岩石,下面垫着大柈子全身堆满了浮煤,疼痛难忍地惨叫着,孙树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采取“老鼠打洞”的办法,先把底货掏空,然后将被埋的同志拉入怀中,让后面的同志拽他的双腿,大伙不忍心,他急切地说:“快拽呀,拽我保险。”就这样,那位同志得救了,可孙树忠却休克过去。第二天他却又拖着多处受伤和疲倦不堪的身体上班了。
从1978年开始孙树忠连年被评为矿、局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并于1982年2月19日光荣地出席了东北煤管局召开的“双先表彰会。
1982年2月21日,孙树忠带领一〇五队在开采602东翼三水平一幅掌子时,一个大煤炮把孙树忠等8名同志埋住,当兄弟单位来人抢救时,孙树忠发出微弱的声音说:“不要管我,快扒别人。”在关键时刻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
当他被抢救出来之后头部三处负伤,小指骨折,可他抹了几把脸上的血污后,就象发狂的猛虎扒煤救战友,被救的同志苏醒后看到他那血污的头部和双手时,放声痛哭起来,哺喃地说:“老队长,你总想着别人,就是不顾及自己。”
1983年,孙树忠所在采煤队归属采煤四区。同年4月他在一次抢救采煤一区101队的战友时全身几乎到处是伤,但没有休息,又坚持上班了。
1985年3月,孙树忠为了保护战友巩传合的生命,竟然冒着顶板继续掉块的危险,扑到巩传合的身上,硬是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落下的煤炭。事后,有人问他:“你不怕死吗?”他回答说:“我死能换来他人生,这样的死值得。”
孙树忠投身煤矿工作,就象一块燃烧的煤,无私的奉献出全部的光和热。1985年5月会战的高潮中,他爱人和孩子同时患病住院,一个在龙凤医院,一个在局医院,两处相距很远。为了能参加夺煤会战月,孙忠树只好夜间跑两处医院照顾孩子和妻子,白天下井夺煤。他硬是坚持大干了30天,做到全月出满勤。
6月初,孙树忠开始感到自己的身体力不从心,饭量明显地减少,但他仍然哪里任务重就奔向哪里。一次,在处理煤门皮带尾轮被埋的故障时,身体拧成了麻花形,用手掏淤货,扒通后,他的十个手指已经血肉模糊了。同志们感慨地说:“老孙真是矿山的铁人啊!”
1985年岁末,孙树忠被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并出席了“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代表会议”。他激动地对老矿长刘振山说:“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心觉不安,我一定要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国家的煤炭事业”。
孙树忠不仅是一个矿山的铁人,他还有一副助人为乐、帮助青年进步的热心肠。他曾象大哥哥般地把棉被送给17岁的矿工小于;他五年如一日地照顾年迈多病的岳母;他救活了邻居武战林的女儿;他还对瘫痪女青年王秀芝百般体贴和照顾。他帮助了许多青年成了煤矿的骨干,他的徒弟张金钟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也当上了矿劳动模范。孙树忠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劳模,活着要象个劳模,死要对得起劳模的称号。”这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1986年,当癌症开始对他进行无情的摧残时,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同病魔搏斗了三个多月,并坚持下井采煤。同年8月13日,他的生命已处垂危时,他挣扎着上完了最后一个三班。升井时,是伙伴搀扶他上的车,送进了医院。8月19日,他刚强地吃了两小片西瓜,喝了几小口稀粥,艰难地对看望他的领导和伙伴们说:“我好了,再过几天就能下并啦,眼下正采头幅,可要注意安全啊。”此时此刻,他心里惦念的还是井下的煤炭生产和工人安全。8月20日,在他临终之际,喃喃地感谢医务人员,并嘱咐爱人说:“我走后,千万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千万千万……别开追悼会。”晚9时15分,孙树忠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入院到逝世,只有7天的时间,短短的7天,也许是肝癌卧床史上最短的时间。(周静秋,原载《抚顺职工英模传 第1辑》.1989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抚顺劳模
- 上一篇:尉常荣:王仁斋的奋斗历程(13)
- 下一篇:尉常荣:王仁斋的奋斗历程(14)
相关文章
-
05-011949:一首赞美抚顺劳模的诗歌
-
06-24四次见到毛主席的抚顺劳模张振华
-
04-28抗美援朝中国战机油箱是抚顺人用纸糊的
-
03-17耄耋老人常忆当年难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