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石革命根据地辽东敌后战的一盏明灯


踏访地:抚顺三块石
踏访时间:5月28日
历史记忆:
三块石位于抚顺、本溪交界处,因山顶处有三块巨石而得名。1934年2月,时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师长的杨靖宇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关于“要扩大游击活动,建立根据地”的指示,在三块石地区创建游击根据地。1946年2月,中共辽东三地委组建,并将沈阳、抚顺两县合并为沈抚县,而“三块石”地区归沈抚县管辖。中共沈抚县委成立了三块石特别区工作委员会。辽东三军分区和中共沈抚县委就以三块石革命根据地为依托,与敌周旋,配合主力作战。三块石革命根据地是东北解放战争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中坚强的一块根据地,曾被东北军区誉为辽东敌后的一盏明灯。
三块石现在已经建成了森林公园,草木葱郁、流水潺潺,完全是一个天然的氧吧。拾级而上神清气爽,确是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登山的路是后来才修的,666米、888米……处都竖着木牌子,上面两个字“前进”,疲劳的身体也随之一振。过了千米处,路边就能看到一些有着人工痕迹的石堆,同行的原后安镇人大主任林洪昶介绍说,这些都是抗联战士留下的遗址,当年这一带都是没边没沿的原始森林,现在是搞旅游开发了,不然上山的路都没有。正是先烈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我们今日的安步当车。
三块石建立根据地
军民同心共逐日寇
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杨靖宇率部在三块石地区建立了游击根据地 ,他们在山坡的朝阳面深挖一处处的“地窨子”,里边可以睡人,又可以储藏粮食、药品。现在这些遗址基本已经塌方毁坏了,但是通过外观轮廓就能看出当时条件的艰苦。
由于杨靖宇的名气太大了,日寇得知杨靖宇已经打到了被称为“南满门户”的三块石地区后,便调集大批的军队展开了进攻,而且不时派出飞机进行低空侦察和攻击。虽然抗联部队白天不能出去打仗,但是屡屡在夜间攻打日本鬼子的据点和炮楼子,给敌人以沉重打击。
第一军第一师在三块石地区发展群众,建立了一些地下交通站和堡垒户,他们负责送信件、购买物资、寄养伤员和掩护我军过往行动。在山里的大树上,还不时能看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口号。
1936年5月,第一军又成立了第三师。三师三次进入三块石地区坚持游击战争。当时,三块石游击根据地的群众都会唱这样一首歌谣:“年三十,月黑头,巧遇抗联过山沟。挡住小分队,拽住不让走。荞面饺子野猪肉,糊米水,葡萄酒,都把亲人往炕上请。吃碗饺子喝口酒,迎来新,送走旧,军民共同逐日寇。 ”
上一页 1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新中国汽车工业之父——饶斌
- 下一篇:屡立战功的孤胆英雄——王克昌
相关文章
-
01-08粮栈街第二居民委员会幼儿班师生合影
-
01-06日文档案记载抚顺特支开展工人运动情况
-
10-261971:清原县革委会领导成员牢记毛主席的教导
-
10-15杨靖宇
-
08-06解放战争中沈抚县委是如何对敌斗争的?
-
06-09抚顺——红色的土地 英雄的城市
-
04-29抚顺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
-
04-24牲畜套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