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煤雕大师——刘东坡
刘东坡的煤雕作品《狮王》
刘东坡(左)向徒弟传艺
抚顺往事
他的一生注定了与煤雕有缘。从12岁学徒开始,便在煤雕艺海中探寻,抚顺煤雕,因为有了他的承上启下、开拓创新,才得以很好地延续和传承。也正是有了他和那一代人的共同探求,才使得抚顺煤雕名扬四海,誉满五洲。他从艺60余年,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拓展了抚顺的煤雕事业。
少年初露头角 备尝人生艰辛
刘东坡字庆友,1909年出生,山东省惠民县人,是抚顺第五个从事煤精雕刻的早期艺人。就是在那个闯关东的年代,11岁的少年刘东坡随父亲来到了抚顺。
12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抚顺煤雕的开山鼻祖赵昆生老先生,赵老十分喜爱这个浑身充满了灵气的稚嫩少年。于是,一个12岁的孩子,便开始了他的煤雕生涯……
学徒3年,奠定了他深厚的雕刻功底,而他独到的艺术天分与不拘泥守旧、标新立异的创作才华,也到了令师傅满意、令同行惊讶的地步。
那时的煤雕工艺品多半是些佛像、烟盒、烟嘴、笔筒等实用物品,没有表达某一种主题和画面的作品。而少年的刘东坡出师不久,就根据民间传说中楚汉相争的故事,先后创造了《刘邦斩蛇》、《虎奶霸王》等具有故事情节的煤雕作品,打破了当时煤精雕刻造型单一的沉寂,开创了主题煤雕的先河。
《刘邦斩蛇》表现的是汉高祖刘邦挥剑斩巨蟒的画面,突出了一代帝王开创霸业的豪迈气概。《虎奶霸王》表现了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的盖世英豪,他之所以力大,是因为食虎奶所致。这两件作品,既取之于历史典故,又有故事情节,还是人物与动物题材的巧妙结合,作品一经问世,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幸的是在那个丧权辱国的年代,国宝级的艺术珍品尚且为外寇抢掠,更何况一个刚刚出山的无名小卒之作!他自己和同行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作品便被外寇一掠而去……
初露锋芒的年轻艺人,多想用手中的刻刀展示创作才华呀!可是强盗入侵,烽烟四起,煤雕艺人作为靠手艺混口饭吃的民间艺人,不但没有自己的生存地位,还要遭受非人的凌辱。一次,一个财大气粗的乡绅拿着图样要雕刻一尊佛像,刘东坡不敢怠慢,认真仔细地按着图样要求制作,不敢有丝毫差错。佛像雕好后,人家硬说是耳朵小了,不由分说,抡起板凳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顿时,刘东坡头上鲜血直流……
事后,他满怀凄凉和悲愤的心情雕刻了一只展翅欲飞的小鸟,天真地期盼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像小鸟一样冲出牢笼,飞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呢?可是那个时候殖民地下的抚顺,完全是侵略者、汉奸和乡痞的天下,一个年轻的煤雕匠要想寻求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谈何容易!
1939年,刚及而立之年的刘东坡,再也无法忍受那种非人的折磨和凌辱,被迫放弃了他深深挚爱着的煤雕,弃艺改行,做了7年的木工。
新中国第一个煤雕合作小组
终于,刘东坡期盼的新时代来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工艺美术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刘东坡满怀希望地要把被压抑已久的才华尽情释放出来,回馈给这个带给他新希望的新社会。
那时,抚顺刚刚解放,手工业领域都是以个体单干的形式各干各的,没有统一的集体生产组织,销售渠道也很混乱,大都是中间商获利。刘东坡想,小日本那时把煤雕艺人都集中到一起,我们生产的煤雕通过他们的手都卖到了洋人那里。如今解放了,我们怎么就不能大伙儿在一起生产,挂出自己的牌子,由我们自己生产自己卖,让洋人掏腰包来登门购买呢?
他找来两位情同手足的好兄弟郭义、李玉明,把想法一说,两人立即拍手称妙。于是,3位艺人在1953年12月里的一天,迎着北国飘舞的雪花,到北京找到全国文联,立即得到满意的答复:“亲临实地,快速落实”——这是全国文联给辽宁省文联的批示,并转交到抚顺市手管局。很快,时任抚顺市手管局局长的王荫廷在认真考虑了创办煤雕行业所需的各种条件后,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了请示报告,并为他们办理了一切手续。
1954年6月17日,在五道街中和路一个只有12平方米的“二我”照相馆原址上,由刘东坡、郭义、李玉明、孙盈瑞、李传孝、张洪兴、贾金榜、张盛水、孙瑞云、窦喜瑞、孙振江等11人组成了“抚顺市煤精雕刻手工业供销生产小组”,民主选举刘东坡为组长。12平方米低矮简陋的平房,成了刘东坡和煤雕艺人们闯天下、树品牌的基地。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抚顺市第一个自发组织的、自行生产销售、有独立经营权的手工艺制作小组,也是抚顺市雕刻厂的前身;这一天,成为日后驰名中外的“抚顺市雕刻厂”厂庆日。
上一页 1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我参与了筹建抚顺市妇联和改造妓女工作
- 下一篇:曾经辉煌的抚顺市雕刻厂
相关文章
-
09-05曾经辉煌的抚顺市雕刻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