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献身抗日的柳万熙烈士(4)

2012-04-01 09:30 抚顺7000 张克明 10925
二十世纪初,朝鲜半岛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之下,一九一七年,柳万熙就出生在这里。日寇铁蹄的践踏,使朝鲜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刚满八岁的柳万熙就随家逃到了我国吉林省磐石县,几经辗转,一九三O年才在辽宁省清原县三间房定居下来……

  这次战斗,作恶多端的鬼子指导官见了阎王,抗联为湾甸子一带的群众除了一大祸害,群众无不拍手称快;这一仗也狠狠地打击了伪警队,其后,伪军警人员,听到三师活动的消息,总是胆战心惊,他们对待老百姓的态度也有所收敛。

  一九三七年晚秋,王仁斋师长在筐子沟遭遇战中不幸牺牲,周建华柳万熙将三师收拢后进入西丰一带。三师的活动神出鬼没,使日伪当局十分恼火。日寇为消灭抗联三师这支劲旅,利用冬季大雪封山之际,采取“七县联防”,纠集了七、八百日伪军实施“篦梳战术”围剿我三师。当时敌我力量十分悬殊,三师仅有七八十人,且给养、冬装、弹药等军需品也奇缺,处境艰难,形势对我非常不利。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周建华柳万熙带领部队向清原转移。行至开原县夹皮沟时,被“七县联防”敌军主力包围。

  抗联战士只得背水一战,柳万熙,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他亲临第一线抱着“老伙计”歪把子机枪向敌群猛扫,战士们的喊杀声汇同枪声响成一片,敌人一排排倒下,时间一分分过去,双方伤亡都很大,激战从拂晓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多钟,由于三师官兵同心协力、浴血奋战,顶住了敌人的多次疯狂进攻,当夜幕降临时,终于冲破了重围,继续向清原转移。次日在开原县界内砬子山又同清原日寇守备队遭遇,为掩护其它同志转移,柳万熙同志亲自率领二十余名战士迎上前去阻击敌人。周建华政委带部分战士和伤员迅速向山沟转移,不料途中又遇上了敌人,交战中周建华同志壮烈牺牲。师长、政委在短期内相继为国捐躯,抗联三师的领导重任就从此落在了柳万熙一人身上,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他继续率领三师全体战士转战于冰天雪地、丛山密林之中,抓住有利战机不断地打击敌人。

  暗遭毒手

  一九三八年,柳万熙又率部返回西丰县,正是这种游击战术,才使我小部队在敌人的势力范围内生存下来,而且还不断地骚扰和歼击日寇。从清原回西丰的途中,柳万熙就率部伏击了由西丰去房木镇的日寇军车,不仅击毙了鬼子龟井,而且活捉了田村,使这一带日寇再次受挫。日寇日益加紧围困,抗联活动区域日趋缩小,不得不退入密营。

  一九四O年春季,柳万熙率领十三名战士驻在临江黑瞎子沟密营。此间派了康子山等七人去八道河子搞给养,宿营地内除柳万熙同志外,还有五分队长和机枪射手金增顺,陈、李两名战士及伙夫一名。金增顺这个家伙看到就剩这么几个人,几条破枪了,敌人一旦发现就得完蛋。为了能留条活命,一个恶毒的念头,驱使他想用柳万熙的脑袋来保全他那条狗命。

  三月二十四日深夜,风吼松鸣,密营窝棚内,柳万熙和战士们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极度疲倦地卷缩着身躯睡着了。金增顺感到下手的时机到了,他悄悄地离开了岗位,持枪溜入棚内,瞄准柳万熙同志开了枪,五分队长和战士小陈被枪声惊醒,还没来得及还手被邪恶的子弹射进了胸膛。随后,金又逼着伙夫和姓李的战士携带枪支同他一起星夜下山,投降日寇长岛宪兵队去了。为了向敌人表功请赏,叛徒金增顺又带领日寇宪兵到密营将柳万熙的头颅割去,并烧毁了密营。

  年仅二十四岁的柳万熙同志在枪林弹雨中率部转战了七载,没有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下,却丧在了民族败类之手,当地百姓无不痛惜。这是因为,柳万熙的名字和他所领导的三师曾使一切敌人胆颤心惊。

  一个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柳万熙和他的一家为抗日而英勇献身的动人事迹将永载史册。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柳万熙  东北抗联  辽宁英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