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古代抚顺

古代抚顺

“英额门”与“英额”

2012-04-05 20:24 抚顺7000 曹德全 2607
英额门是清代柳条边之盛京边墙上的十六个边门之一,也是目前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重要的历史遗存之一。尽管英额门的历史仅有三百多年,但是,与英额门有关的几个历史问题,至今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距,对此,我仅想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以便求教于识者。

“英额门”与“英额” 图1


  英额门是清代柳条边之盛京边墙上的十六个边门之一,也是目前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重要的历史遗存之一。尽管英额门的历史仅有三百多年,但是,与英额门有关的几个历史问题,至今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距,对此,我仅想阐述一下个人的观点,以便求教于识者。

  英额门修筑于何时?

  清代柳条边分为老边和新边两大部分,老边又称为盛京边墙或盛京老边。老边又有西段和东段之分。西段起于山海关,止于开原东北的威远堡,东段由威远堡南下,直至今东港市西南之海滨。英额门属于老边东段上的五个边门之一。关于老边东段及英额门的修筑时间,由于文献记载有阙,目前存在几种说法:

  现代版《吉林省志肺奈镏尽啡衔:“老边始修于崇德三年?368年)”。《从英额门走出的和珅家族》采纳并扩展了这一观点,提出:英额门是在皇太极称帝后(注:崇德元年至八年之间)所建的边门。

  杨树森《清代柳条边》说:“从崇德三年起,皇太极把自凤凰城至碱厂边门一段,利用明边加以修缮,这是东段修边之始。顺治年间(1644——1661年)又从碱厂边门向东北外展至今新宾满族自治县东三十里的旧门村,又折而西北至威远堡”。据此,可认为:老边虽然始修于崇德三年,但当年利用明代辽东边墙的旧址只修了凤凰城至碱厂边门这一小段,而英额门应该是在顺治年间修筑的。

  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谓:老边的始建年代于史无载“不得其详”,至于“崇德三年说”只能“仅备一说,待考”。该书认为:老边的西段的“广宁县、锦县、宁远州境内的柳条边于顺治初年开始修筑,而先后完成于顺治八至十一年,是盛京老边中最早建成的一段。”,“盛京老边的东段完成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前……东段边墙之修筑当与英额边门设置年代相当”。也就是说包括英额门在内的老边东段应修筑于顺治初年至十五年之间。

  我认为:《中国东北史》的观点是比较可信的。因为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以后,从其所面临的国内外的形势看,说崇德年间即全面开始修筑柳条边是不大可能的。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标签:英额地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