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当代抚顺

当代抚顺

培养抗日志士的摇篮新宾华兴中学

2012-04-05 20:53 抚顺7000 抚顺7000 803
1911年,朝鲜反日志士尹世茸、尹世复兄弟来到桓仁,创办了“东昌学校”,聘请李东厦、金永甫、李光鲁等朝鲜爱国志士为教师,学...

  20世纪初,朝鲜族的书堂教育开始逐渐转化为近代学校教育,朝鲜族中的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通过现代教育培养更多的民族志士,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

  1911年,朝鲜反日志士尹世茸、尹世复兄弟来到桓仁,创办了“东昌学校”,聘请李东厦、金永甫、李光鲁等朝鲜爱国志士为教师,学生40余人。这是我省朝鲜族实行近代教育的开端。

  1918年,在兴京县(今新宾县)红庙子乡十五间房建立了新宾第一所朝鲜族私立学校“兴东学校”,学制四年,当时约有100多名学生。

  1922年7月,正义府中央设在兴京县旺清门。正义府把建立现代学校,培养反日力量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当时金东三等人首先解散了亲日派组织保民会建立的“旺清门兴东学校”。准备建立一所培养反日力量的中学。正义府克服了种种困难建立了“化兴中学”。要建立一所中学首先要有场地,当时政府对没有国籍的朝鲜族拒绝批给土地所有权。另外,建立一所学校,校长必须是汉族,否则政府不予批准。在这种政治压力和经济困难情况下,以吴东镇为首的正义府志士们,为建立这所学校投人全部精力。吴东镇先组织具有中国国籍的朝鲜族买下建校用场地,聘任兴京第三小学校长王东宪(汉族)为名誉校长。吴东镇派正义府义勇军到朝鲜和正义府管辖内的兴京、通化、桓仁等地朝鲜族中进行募捐,解决了建校经费。在正义府的努力和朝鲜族群众的积极支持下,1924年7月,在兴京县旺清门升起了“化兴中学”的旗帜。第一任校长黄重诚。化兴中学附设小学部,小学部实行四年制,中学部实行四年制,高中部实行二年制。1925年前后,化兴中小学共10个年级,学生200余人。除10余名朝鲜族教员之外,还有两三名汉族教员。

  这所学校完全按现代教育进行教学。所学课程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教养等。在建校初期,化兴中学教员中有很多共产主义者,他们在学校讲授马克思的《资本论》、《唯物史观)等,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1927年,在化兴中学又设立了化兴学院,举办行政区总管及义勇军中小队长学习班,提高他们的政治军事素质。1929年,成立国民府后,学生成分也更为复杂,很多吉林的学生也到这里学习。他们组成了吉林学友会,在这里广泛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迷信和买卖婚姻,主张男女平等。国民府的领导和朝鲜革命军的干部经常出人这所学校,这里成为培养军事人才的军事学校。

  在辽宁各地建立反日学校的同时,还建立了许多私立学校。1916年,铁岭成立育英学校;1918年沈阳吴家荒三十里堡成立“信兴学校”;1920年新民县洪家坟成立“洪家坟学校”;1920年11月,沈阳县伶家窝棚成立“明新学校”;1921年,抚顺前甸小柳河成立朝鲜学校,本溪成立“东鲜学校”;1924年,开原县成立“开原义塾”和“东城学校”;1925年,凤城县车头峪和石城大西沟成立朝鲜族私立学校。与此同时,基督教会也办起了一些学校。1921年4月,兴京县城朝鲜人基督教会建立“兴明女子学校”。1925年9月,安东朝鲜人基督教会建立“高丽幼稚园竺;1926年3月,奉天朝鲜人基督教会在西塔创办了“奉天幼稚园”。这些私立学校大多是在书堂的基础上就近合并而成的。初期的学校仍然教授《千字文》等古汉文,但开始增设朝鲜语文和算术,开始向现代教育迈进。

  到1928年,我省朝鲜族学校达46所。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学校  教育  朝鲜族  爱国志士  新宾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