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路歌谣之《红带子》
2012-04-14 16:03 御路歌谣 解良
3179
几年前,我在腰站村沿着一条夹在刺棵与石墙中间的小路去了肇毓山老汉家,有幸看到了肇老汉家珍藏了许多年的一条象征着清代贵族身份的红带子。 记得小时候,祖母从旧袜子、旧线衣上拆下来一些针头线脑,用手一点一点捻成绳,再通过拨楞棰将绳纺成线,将...
几年前,我在腰站村沿着一条夹在刺棵与石墙中间的小路去了肇毓山老汉家,有幸看到了肇老汉家珍藏了许多年的一条象征着清代贵族身份的红带子。
记得小时候,祖母从旧袜子、旧线衣上拆下来一些针头线脑,用手一点一点捻成绳,再通过拨楞棰将绳纺成线,将线染成蓝色,用两块木板像梭子一样一下一下编织,就织成了一条两头带穗儿的线腰带,织成了一件古朴而精美的工艺品。许多年以后,祖母手工编织的这条线腰带已经成为我记忆深处的一条古色古香的壁挂。
肇老汉家的红带子由蚕丝编织,一寸宽、两米长、两头拴着长穗儿、精美别致,它绝非民间手艺,而是由朝廷配给的,按照大清王朝的规定,皇室成员系黄带子,觉罗(皇族)系红带子,奴仆系皮带子。腰站村的肇氏家族属觉罗,是系红带子的一族,民国以前,肇氏人家每生一个男孩,都要去盛京领一条红带子,及二十四两白银。据说,红带子实行终身制,生时赐给你,死时必须带进棺材。时至今日,腰站村里的红带子几乎全部被拥有者带进棺木,入了土,惟独肇老汉家还保存着这一条完整的红带子,它盘在包袱里,藏在老柜内,轻易不给外人看。肇老汉说,这条红带子是朝廷赐给其祖父的,祖父去世时家里人却忘记将红带子放入棺木,就这么,后人才得到了这条难得的“纪念品”。
上一页1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御路歌谣之《满族与狗》
- 下一篇:御路歌谣之《下马石》
相关文章
-
03-02说说抚顺的篮球运动发展
-
03-02夏园行宫
-
03-02一夜皇妃
-
03-02龙褂
-
03-02抚顺县委书记张佐汉牺牲在哪?
-
03-02一张抚顺红卫兵串联时的路条
-
03-01老班长长贵的浓浓同学情
-
03-01张敬红:难忘老房东黄叔黄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