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英额门:和珅故里的边门风情(3)

2012-04-16 09:08 辽宁日报 张松 孙海涛 2758
“英额”是满语,但翻译成汉语却有三种截然不同的版本。清原县旅游局副局长胡建平的解释是,所谓“英额”是指柳树多的地方、鹿多之处,而清原县档案局副局长、对清原历史了如指掌、已出版数本专著的康喜鹏则认为“英额”是盛开的白花,那么,哪一种解释最符合实际呢?查找清原历史,翻看有关英额峪的文字记载,会发现这三种解释均能自圆其说,并能由此揭开一段……

600年榆树见证和申家族发迹史
    现在一些历史小说,称和珅出身寒微,是靠阿谀奉承爬上高位的,这绝非客观之论,甚至是一种谬传。和珅贪赃枉法不假,但此人办事机敏、智谋超常,是贪官亦是能臣。至于他的祖辈出身,虽谈不上如何显贵,但属于清廷的功臣系列,而英额峪正是和珅家族的起家之地。
    努尔哈赤在称汗建国(后金)前,发动了统一女真族各部落的战争。战争初期,努尔哈赤把自己管辖的居民编划成若干个固山,每个固山的首领叫固山额真,固山下设若干个甲喇,每个甲喇的首领叫甲喇额真,甲喇下设制若干个牛录,牛录的首领叫统领。和珅的祖先居住在建洲二甲喇,《辽东古迹遗闻》记载,浑河上游的清原英额峪当时被编为二甲喇。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后,把固山、甲喇统一改编为八旗,英额峪被编入正红旗,但由于人们叫得口顺,多年后仍有人称英额峪为二甲喇。
    二甲喇一个叫尼牙哈纳的青年猎人备受多尔衮喜爱,因他武艺高强且精明伶俐,因此,尼牙哈纳被多尔衮常带在身边不离左右。经多尔衮举荐,尼牙哈纳被皇太极封为英额门兵马统领。 1641年皇太极巡视英额门时,尼牙哈纳的一身好武艺令皇太极惊叹不已,便赐封尼牙哈纳为巴图鲁(勇士),并授三等轻车督尉世职。尼牙哈纳在英额门尽忠职守40年,年迈辞官时,其子阿哈顿色世袭了尼牙哈纳的英额门兵马统领和三等轻车督尉职务。
600年的古榆树
    康熙年间发动了攻打准噶尔的战争。因前线兵力不足,阿哈顿色带领英额门部分兵马支援前线。在征战准噶尔的战场上,阿哈顿色战死,后被康熙皇帝追封为巴图鲁。阿哈顿色的儿子尔善世袭其职。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到兴京永陵祭祖,后到英额门皇家围场行围狩猎,尔善有幸见到了康熙皇帝。在半个月的狩猎活动中,康熙发现这个尔善不仅聪明能干,而且武艺不凡,心中顿生喜爱之情。返京时便把尔善带进京城。从此,这一家族就从二甲喇英额峪迁至北京,尔善也成为康熙皇帝麾下的一个帖身侍卫,不久,尔善的儿子常保出生。
    20多年后,尔善告老辞官,儿子常保同样世袭了三等轻车督尉一职。乾隆下江南时,常保随行保驾到福建。因福建封疆大吏无作为,乾隆下令改政,常保被提升为福建省兵马副督统。乾隆十五年常保的儿子在北京出生,这就是后来清乾隆朝历史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珅!
    和珅荣升为一代权相后,可曾回乡祭祖?康喜鹏说他曾就此历史悬案亲自向清史专家阎崇年讨教过,阎崇年说:“乾隆去过英额峪,还题过诗。和珅是乾隆宠臣,是很有可能随驾陪伴的,但小说可以虚构,写到历史里就必须有详实考证了,仅就我掌握的资料,没发现有和珅回乡祭祖的文字记载。 ”
    如今到英额门镇探访和珅家族的遗迹,几乎是片瓦难寻。当地人只能笼统一指,“这片村子都是,哪家都有可能是原址! ”只有一棵树龄约为600年的古榆树无言见证了和珅家族的发迹史。记者眼前这棵古榆树高约30米,独立于冬季的田野上,枝杈横生似血脉贲张,需十几人手拉手方能合拢的粗大树身缠着村民祈福的红线,地面上依稀可见香火痕迹。英额门镇的高大姐认为,这棵树是英额门镇和珅故里为数不多的历史遗迹之一。她说这树很神,以前这里有座庙宇叫长寿寺,就是围绕这棵大树修建的。有人砍树,树身竟流血,砍树人惊骇不止。 (图:
600年的古榆树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英额地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