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山”是满语“槐树”的意思吗?
高尔山是抚顺城北一个风光秀丽的景区,山上辽塔高耸、古寺飘香、碑石林立、槐树成荫。每日拜佛进香者、登山旅游者不计其数。然而,“高尔”作为这座小山的名称,它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内涵,它究竟是满语地名,还是汉语地名呢?这个问题,目前在抚顺学界还不能说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
高尔山——作为一个地名,最早出现在清宣统三年(1911年)由抚顺知县程廷恒主持编纂的《抚顺县志略》中的“山川表”:“高尔山,山形平坦,古塔耸然,相传塔为唐代所建,山中有观音阁、田祖殿,诸刹香火甚盛”。至于“高尔山”的含意是什么?民国三年(1914年),由程廷恒带头捐款维修观音阁后,所立石碑的碑文上也写的很清楚:“抚顺一县之胜,萃於城北。出城北行,迤逦而稍西,有岗隆然而特起,俗名曰高尔山。高尔山者,山川环翼之区也。”此碑至今仍然树立在高尔山的观音阁院内。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对“高尔山”含意的解释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1987年,由抚顺市地名办出版的《抚顺满语地名》一书不仅把“高尔山”定义为满语地名,而且对其含意做出了全新的解释:“‘高尔’义山槐。以山上多槐树得名”。由于现在的高尔山上的确长满了槐树,所以,此论一出,很快就为众人所接受。不仅有很多作者在自己的散文或诗集中把“高尔山”解释为满语槐树的意思,而且,有的学者据此发挥了更丰富的想象力,把高尔山的得名时间上推到了建州女真进京朝贡时的十六世纪之前。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当年建州女真赴京朝贡或马市商旅从抚顺城路过引颈北顾之际,但见一脉山峦槐树笼阴,于是,他们便……把这座青山叫做‘高尔’,高尔山满语意为‘长满槐树的山’。”
那么,“高尔”是不是满语“槐树”的意思?高尔山得名之时,山上是否长满了槐树呢?
上一页 1 |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 上一篇:令人费解的“千金寨”
- 下一篇:英额门:和珅故里的边门风情
相关文章
-
08-211958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抚顺
-
10-02曹德全:“满洲”之名源于何处?
-
10-02清原南山城山城始建于何时?
-
10-01抚顺市最早的文艺刊物
-
10-01抚顺市使用时间最长的教学楼
-
10-01女真语与满语之比较研究
-
09-30易名轩:关于抚顺的“零道街”
-
09-29“华人墓地”石碑现身抚顺厂区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