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家族是从“英额门”走出来的吗?
自从几部与和珅有关的电视剧播放以后,又有几位学者分别撰写的“和珅传记”出版发行。2010年,我有幸拜读了清原作家康喜鹏撰写、由满学专家闫崇年先生封面题字的小说——《从英额门走出的和珅家族》。由此,引起了我研究一下和珅的祖籍与英额门或清原到底有没有关系的兴趣。
说实话,至今我还没有看到哪一本史书直接记载了和珅的祖籍在什么地方。即使在著名学者纪连海所撰写的《历史上的和珅》一书中,在谈到和珅的籍贯时,也仅仅说道:“和珅的家庭,属于满洲正红旗人”以及满洲正红旗在内蒙及进京以后的大致的驻防地而已。但是,综合各史关于和珅、和琳及其家族的记载,还是找到了一些追本溯源的线索。
《清史稿》“和珅传”载:“和珅,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少贫无籍,为文生员,乾隆三十四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弟和琳……”。
《清史列传》中的“和琳传”记载:“和琳,满洲正红旗人,钮祜禄氏。父常保,副都统,兼三等轻车都尉……兄和珅……”,
上述两传告诉我们:和珅与和琳,是同姓(钮古禄氏)的亲兄弟,他们的父亲叫常保。但是,各史均无“常保传”,因此,我们只好通过他们的姓氏源流来探讨他们祖籍的所在地。
钮古禄氏,是满洲著名的大姓之一。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卷五记载:钮钴禄氏主要分二支,即以额亦都为始祖的“长白山地方钮钴禄氏”和分别以赖卢浑、噶哈察鵉为始祖的“英额地方钮钴禄氏”。按照《通谱》的记载,这两支钮钴禄氏都是同一个祖先——索和济巴颜的后代。而且,从索和济巴颜起,直到他的曾孙萨尔都巴图鲁,四代人都是居住在长白山的。
萨尔都巴图鲁有四个儿子:老大噶哈察鵉是最先移居英额地方的,老四额素勒勒巴克什的儿子赖卢浑都督是“后移居英额地方”的。其实,萨尔都巴图鲁的二儿子阿陵阿拜颜也曾移居英额,他的儿子叫都陵阿,孙子就是大清王朝的开国功臣额亦都。额亦都年幼时,父母为仇家所杀,到十三岁时,额亦都才“手刃其仇,避走嘉木瑚地,依於其姑”。
既然二支钮钴禄氏有着共同点祖先,又都是从长白山先后移居英额地方的,为什么一定要分为“长白山地方钮钴禄氏”和“英额地方钮钴禄氏”呢?我认为主要是突出开国功臣额亦都及其家族的显赫地位。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清朝早期的人物传记,从来不谈及额亦都13岁时是从何地“避走嘉木瑚地”的,直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编成的《清史稿》“额亦都传”中才写道:“额亦都……祖阿陵阿拜颜移居英崿峪”,其实,英崿峪应该就是“英额地方”,清代的史书之所以回避额亦都是从英额地方“避走嘉木瑚地”的,很可能是不想让人知道额亦都的杀父仇人就是他同宗的钮钴禄氏人。
因此,清朝写“额亦都传”,不提及英额地方,民国初写《清史稿》,虽写到“英崿(额)”,但又变成了“英崿峪”,不过是让人觉得它和“英额”不是一个地方而已。
我们知道《通谱》定稿于乾隆九年(1744年),书中对已经离世的人物一般都用“原任”某职,而对在世人物则以“现袭职”记之。按多数史家的推论,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此推之,乾隆九年时,和珅之父常保应该被记为“现袭职”之人。这是寻找和珅祖籍的唯一线索。
经查阅《通谱》卷五,我们发现:在“长白山地方钮钴禄氏”额亦都的后人中,没有叫常保的。在“英额地方钮钴禄氏”赖卢浑都督的后人中,虽然有一个叫常保的,但《通谱》中说他是“原任郎中”,说明在乾隆九年时他已离世,不可能是和珅的父亲,而在噶哈察鵉的后人中就记有一个“现袭职”的常保,显然,这个常保才应该是和珅的父亲。
那么,接下来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常保的世系问题;另一个就是常保离开英额地方的时间问题。
根据《通谱》卷五“噶哈察鵉”篇的记载,噶哈察鵉虽然是最早移居英额地方的,但是直到他的曾孙倭琛时才有所作为,被记入《通谱》。《通谱》记录了他的众多元孙,但都没有记载他们与噶哈察鵉之间具体的世系关系。也就是说,只知道他们的五世祖是噶哈察鵉,而不知道每位元孙的父、祖、曾祖是谁。
尼雅哈纳是噶哈察鵉的元孙之一。《通谱》记载尼雅哈纳与常保之间的世系关系如下:尼雅哈纳“卒,其子鄂锡理袭职……卒,其弟蒙鄂绰袭职。卒,其子武勒袭职。卒,其亲叔之子长生袭职。卒,其子阿哈硕色袭职……击贼阵亡,其叔伊兰泰袭职……卒,尼雅哈纳巴图鲁之四世孙常保现袭职。后追叙阿哈硕色阵亡军功,赠一云骑尉,其子善保现袭职。”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知道常保的父亲同辈人有武勒、长生、和伊兰泰,但没有说明谁是常保的父亲;常保的祖辈人有鄂锡理、蒙鄂绰及一位没记姓名的武勒亲叔,但仍不知谁是常保的直系祖父。至此,我们可以明确的常保世系关系只有:常保的曾祖(四世祖)是尼雅哈纳,而尼雅哈纳的五世祖是噶哈察鵉。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纪连海先生在《历史上的和珅》一书中说:“和珅姓‘钮钴禄氏’,原名善保,上学以后才由学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此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通谱》中明确记载着善保的父亲是阿哈硕色,不是常保。再说,《通谱》在乾隆九年(1744年)定稿时,和珅还没有出生,而善保已经“现袭职”为“云骑尉”了。因此,善保不可能是和珅的原名。
根据《通谱》的记载:噶哈察鵉的曾孙倭琛即“由前锋从征山西……历任杭州副都统”,曾孙阿尔吉禅“原任郎中兼佐领”。而噶哈察鵉的十个元孙中有九个也分别出任过“护军校”,“山西布政使”等不同官职,只有最小的元孙尼雅哈纳的经历是这样记载的:“尼雅哈纳由闲散过北京,征山东,梯攻河间府,首先登城克之,赐巴图鲁号,授三等轻车都尉。”我们知道,清军入关以后,征山东、山西,攻河间的时间都在顺治元年(1644年)。这就说明,尼雅哈纳离开故土“英额地方”的时间可能比他的同辈兄长要晚,但是,再晚也不会晚于顺治元年。也就是说,以尼雅哈纳为四世祖的常保(和珅之父)家族最晚在大批满人“从龙入关”时已经离开了他的故土“英额地方”。而在当时,柳条边还没有修筑,英额门还不存在。因此,说“和珅家族是从英额门走出来的”是与史实不符的。
我认为,根据《通谱》的记载,如果承认此常保是和珅之父的话,则应承认和珅家族应该是由“英额地方”,而不是由英额门走出来的。那么,当年的“英额”又应该定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根据清代柳条边上边门命名的一般原则,边门的名称都是以柳条边之内离边门最近的城寨、山河的名称来命名的。例如:兴京边门是以其西近30公里的兴京城来命名的;碱厂边门是因其西10多公里处有个碱厂堡而得名;凤凰城边门是因其北10多公里处有座凤凰山城而得名。
以此推之,英额边门之所以以“英额”来命名,就是因为在英额门以内2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有一个较大的城寨叫英额。或许有人认为:英额边门是得名于它附近的英额河。我以为,如果历史上不存在“英额”这个地名的话,说英额门是因英额河而得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通谱》已经证明了“英额”在历史上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地名,因此,英额门还是因其临近“英额地方”而地名为是。
至于“英额河”是如何得名的。我原以为“英额河”之得名应该与“英额地方”有关,但是,经查清代有关史料,我发现:在英额边门建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没有“英额河”之称。据《奉天地略》记载:浑河“源出长嶺子纳噜窝集,曰纳噜河,西入英额边门,会噶桑阿河(今称红河)为浑河”,这说明英额河原来是被称为纳噜河的。而晚出的《盛京诸水》则写道:“浑河亦有二源,东北英额河,源出盛京东北柳条边英额门外东山之麓……”对比两个史料,可知纳噜河后来改名为英额河是因为流经英额边门的缘故。
既然英额河得名是源于英额门,那么,当年英额边门之得名一定是源于一个叫“英额”的地方了。这个叫“英额”的城寨,曾经是满洲大姓——钮钴禄氏的居住地。后来,随着他们陆续“从龙入关”,人去村空的“英额”才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按照位于英额门以西20公里左右和城寨应临近河边两个条件推断,当年的“英额地方”应该位于今天的清原县城附近。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 上一篇:清原镇的历史变迁
- 下一篇:苏子河叫过“苏克素护河”吗?
相关文章
-
10-02曹德全:“满洲”之名源于何处?
-
10-02清原南山城山城始建于何时?
-
03-07村名“大泗水”中的“泗”字之谜
-
11-18“新宾堡”原来真的叫过“新兵堡”吗?
-
09-19明代的抚顺关应该在“关岭”还是在“关口”?
-
09-05你知道抚顺历史上的“大宝山”吗?
-
08-06辽代“贵德州”究竟设置于何时?
-
05-20新宾境内曾经有过高夷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