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抚顺之战的历史意义(5)

2012-04-22 13:17 搜狐 正黄旗下 2485
清王朝定鼎北京后,为了追念先人,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不忘创业之艰,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四位皇帝曾九次赴清永陵祭祖,途经抚...

  3、劝降

  努尔哈赤并未急于发动进攻,而是派人送给城内的李永芳一封劝降信:尔明发兵疆外,卫助叶赫,我乃兴师而来。汝抚顺一游击耳,纵战亦必不胜。今谕汝降,若降,则我兵即日深入;汝不降,是汝误我深入之期也。汝素多才智,识时务人也。我国广揽人才,稍甚驱策者,犹将代而用之,结为婚媾,况汝者有不更加优宠,与我一等大臣并列耶?汝降,俾汝职守如故,恩养汝,汝若战,则我之矢岂能识汝也?必众矢交集而死。既无力制胜,死何益哉?且汝出城降,则我兵不入城,汝之士卒皆得安全;若兵入城,则男女老幼,必致惊溃,亦大不利于汝,勿谓朕虚声恐喝而不信也。汝思区区一城,吾不能下,何为兴师为哉?失此弗图,悔无及也!其城中大小官吏,兵民等献城来降者,保其父母妻子,以及亲族,俱无离散,岂不甚善?降不降,汝熟计之!毋不忍一时之忿违朕言,致偾事失机也。”

  4、占领抚顺城

  李永芳毕竟是朝廷命官,岂肯轻易降金。他看信后,立即身着官服登城观望。他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假言投降,却又暗中命兵丁准备迎战。他大概是想试探一下金兵的战斗力,若打得过,就将其击退之;若打不过,就只好投降了。

  努尔哈赤看透了他的心思,便下令攻城。早已混入城中的“商贾们”听到攻城的喊杀声,便在城中动起手来,城中顿时大乱。而攻城的金兵英勇无比,已登上城头与守城之兵展开了博斗。李永芳,见大势已去,只好开城亲自走出城门投降。但城中的千总王命印,把总王学道等却率部抵抗。努尔哈赤只好挥师进城,将二人及其抵抗之兵歼灭。抚顺城落到了后金手中,入城后,努尔哈赤信守诺言,八旗兵军纪严明,没有抢掠,没有杀害降民。

  左路军此时也攻克了东州、马根丹二堡,抚顺之战旗开得胜。此战共俘获人畜30余万,所获财物甚丰,分了五天尚未分完,只好将余下部分运回赫图阿拉。大军在抚顺城逗留了五天,努尔哈赤率师凯旋,留下四千人马将抚顺城拆毁。但抚顺之战并未到此结束。

  5、全歼增援之敌

  辽东巡抚李维翰闻听抚顺陷落,大吃一惊,急调驻札在广宁的辽东总兵张承胤和辽阳城内的副总兵顾廷相等率一万多兵马前去征讨。史载张承胤素不知兵,畏敌心理十分严重,况且,他们所要征讨的正是刚刚攻下抚顺士气正旺的虎狼之师。兵法讲: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而张承胤对努尔哈赤军队情况压根就不了解。所以他们不敢贸然前进,而是尾随其后观望。

  努尔哈赤闻讯,当即做出判断:“明军非来征我,而是在作样子,待我们撤出后他们就可以向朝廷报功,说是已将抚顺收回,将敌人赶走了等等。我们不去理他,撤回去就是了。

  四贝勒皇太极和大贝勒代善却坚持诱敌深入,再打一场歼灭战。努尔哈赤三思后同意了他们的主张。这一仗张承胤及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五十余名官员全都阵亡,一万大军逃回不到两千。后金俘获战马九千多匹,盔甲七千多副,另有大量刀枪火器。至此抚顺之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尽管清朝皇帝们对这次战役看作什么:“我朝怎此定鸿基,道光皇帝也曾作诗,说它是“鸿业自此基”,但我们从努尔哈赤战后的行为看,基本意根本不是什么定鸿基,说白了就一为了一个字“抢”,如果努尔哈赤真的将此战作为定鸿基之举,那么他就应作长久占领抚顺城的准备,而不是将抚顺城拆毁。

  女真人“抢西边”的习俗,何谓抢西边,西边者,明朝也。这个西边实在是太有抢头了,每次都会满载而归。而这次抢抚顺收获更大,在到了所抢之物分了五天都没分完,最后只好拉回老家后再分。归结为令他们兴奋不已的是,明军又没有家来了七千多副盔甲和九千多匹战马,这绝对是意外收获。这次抢一下子将后金政权从经济危机中解脱出来,为他们后来进张辽沈奠定了物资基础。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抚顺之战  萨尔浒之战  女真崛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