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网友记忆

网友记忆

一个普通人的人生轨迹(2)(2)

2012-04-23 19:57 抚顺7000 王治平 5247
当时我正与爱人李明光谈恋爱。她是沈阳人,1962年毕业于沈阳第一师范学校,当时在沈阳郊区祝家屯区下楼子小学教书。她自幼丧父,母亲无力抚养年幼的孩子,只好改嫁。年迈的爷爷却从母亲那里要回了两个孙女的抚养权,靠作小买卖度日。好不容易把两个孙女拉扯大,怎么舍得让她随我到偏远的大西北...

  这里汇集了许多在学术上造诣颇深的科技精英,包括国际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光召、“两弹元勋”邓稼先以及陈能宽、于敏、彭桓武等著名科学家。我有幸与他们中的几位如王浩昌、陈能宽、邓稼先等在工作上有过接触,耳濡目染,受益匪浅。他们学识渊博却虚怀若谷,身居高位却平易近人,对国家的忠诚,对事业的执著和对挫折的坚韧,堪称是我们的楷模。

  说来也有趣:记得我上大学不到两年,我们系的郭永枫主任突然不见了,谁也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我被分到九院后才知道他原来也在这里从事战略核武器研制工作,并作出了突出贡献。可惜,在我进厂后不久的一次空难中不幸遇难,没能见他一面。为了表彰他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贡献,1999年国家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是1966年11月中旬进厂的。当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草原上成立了许多群众组织。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我们也想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但由于我们对草原情况不了解,大家商量参加到工人最多的组织里,因为毛主席号召我们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记得有一位同学还引经据典地说,马克思当年大力支持、热情沤歌的巴黎公社,实际上是普鲁东主义占主导的,因此即使他们大方向有错误,也要在他们中间做工作,无论如何也不应当与工人阶级对立。没想到,后来的实际情况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在所谓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几乎所有以工人为主体的群众组织都被打成了“保守派”,造反派的骨干份子绝大多数并不是工人出身。我们也为此承受了巨大压力,幸好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亲自过问x x x厂的文G运动,我们才没有从组织上被打成保守派。

  直到1970年初,才真正开始参与科研生产工作。虽然文化大革命还没有结束,但承担的科研任务非常紧张。我是刚参加工作的新同志,“根红苗正”,与x x x厂以往的各种运动没有牵连,自然被抽出来搞科研了。

  过去的5年时间都耗在了这样那样的“运动”中,终于等到了可以工作的这一天了,全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由于大部分同志都在搞运动,抽出来搞生产的人很少,所以工作一开始就非常紧张,白天黑夜连轴转,除了吃饭就是干活,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一直忙碌到1970年底。

  根据林彪的“一号通令”,我们于1970年底整体搬迁到四川。我们研究所位于一个大山沟里,两山夹一沟,连块象样的平地都没有。双职工住的是筒子楼,清一色的“干打垒”,家里不仅没有卫生间,连一个水龙头都没有,一层楼10来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洗衣刷碗共用二个水池。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