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满族风俗

满族风俗

说说满族的服饰和发式

2012-04-24 09:34 抚顺7000 雅典 2245
满族妇女一般不裹足,俗称大脚。清朝时满族妇女均穿“旗鞋”。这是一种高跟木底鞋,因跟底形状不同,又分为花盆底和马蹄底两种,跟部用白布包着,鞋面多用刺绣装饰。因为旗鞋穿着行动...

    说说满族的服饰和发式 图1满族妇女是脚穿旗鞋,身着旗袍,头带旗头;满族男子一般也是穿长袍,只是长袍外面常罩上一件坎肩(马甲)。
   满族妇女一般不裹足,俗称大脚。清朝时满族妇女均穿“旗鞋”。这是一种高跟木底鞋,因跟底形状不同,又分为花盆底和马蹄底两种,跟部用白布包着,鞋面多用刺绣装饰。因为旗鞋穿着行动不便,现人穿用。由于狩猎和冬季寒冷等因素,满族男人以穿靴为主。有尖头靴、方头靴、毡疙瘩、爬山虎等。空人和山里人普遍穿的是“ 拉鞋”。这种鞋用牛皮缝制,里面垫 拉草,冬季穿着十分保暖,可御寒及踏雪。由于此鞋笨重难看,又需经常更换 拉草,所以现在已很少见。

    满族的女式旗鞋,称为“寸子鞋”,亦称“马蹄底鞋”。鞋底中间即脚心部位嵌上3寸多厚的木头,用细白布包上,木跟不着地的地方,常用刺绣或穿珠加以装饰,因鞋底平面呈马蹄形,所以得名;还有一种鞋的底面呈花盆形状,称为“花盆底鞋”;老年妇女和劳动妇女所穿旗鞋以平木为底,称为平底绣花鞋,亦称“网云子鞋”。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

    男式旗鞋是满族及爱新觉罗家族具有民族特色的鞋,又叫“兀拉”,是用兽皮或家畜皮制成。帮底相连,形状前平后圆,口方,前脸上聚皮纳褶,四周安有六个小耳,穿皮条或麻绳系紧。冬季鞋内放兀拉草,轻便、暖和。贵族则穿靴,上朝穿方头朝靴,平时穿一种薄底短筒轻便靴,俗称“快靴”,也叫“爬山虎靴”。还有一种家制布鞋,大多是厚底、素帮、圆口或方口式,鞋脸上镶着皮条制成的单梁或双梁。 

  满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具有浓厚的北方游猎骑射民族的特色。满族男女老少日常穿的主要服装是旗袍。旗袍在清朝曾作为“国服”在全国推广。旗袍,满语为“介衣”。说说满族的服饰和发式 图2它的样式特点是:圆领、大襟,四面开禊,配以扣挂。女人穿着修长秀丽,婀娜端庄。男人的穿着便于做激烈动作和马上活动,适合北方骑射民族生活习俗。旗袍样式很多,男子穿的是马蹄袖袍挂,女子穿的是直筒宽袖长袍。有身份地位料多为绸缎,农民多为棉麻布。满族妇女的旗袍很讲究装饰,在衣襟、袖边、领口处都镶嵌几道花条或采芽儿,有的要镶上18道花边,再配上五彩缤纷的“大绾袖”真是又艳丽又典雅。
 

    旗袍是满族最有特色的服装。满语为“衣介”,也就是长袍的意思。男子的旗袍是无领(也有圆领的)捻襟、窄袖(也称箭袖、马蹄袖)扣绊、两面或四面开衩、束带。箭袖或马蹄袖,平时挽起,冬季打猎或作战时放下,覆盖手背,用以御寒,后来成为清朝礼节中的一个规定动作。开衩本是为了上下马方便,后成了区分等级的标志。皇族宗室开四衩,官吏士俗开两衩。还有一种便服,不开衩的袍,俗称“一裹圆”。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满族服饰  满族发式  满族文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