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9:令人骄傲的“煤都”
1949~1979年,这是抚矿劫后新生、领跑行业的光荣史。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东北成为重要的重工业中心。在这一时期,抚矿利用积累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不仅迅速扩建增产,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煤炭,而且胸怀大局,为全国煤矿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共和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抚矿,成为新中国煤炭行业的领头羊,以抚矿为标志的抚顺也因此成为享誉全国的“煤都”。
一五时期,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的建设思路,确立了156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其中,抚顺矿务局的东露天矿、老虎台矿、西露天矿、胜利矿刘山竖井、龙凤矿竖井五大新建扩建项目榜上有名。经过改扩建,抚顺矿务局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以上,最高年产量达到1832万吨,成为当时我国煤炭产量最高的矿务局,累计生产优质煤炭10亿吨,上缴利税101亿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几代领导人都莅临抚顺煤矿,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矿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成绩。企业曾先后多次荣获国家“重信用守合同企业”、“用户满意企业”、“全国五一奖状”、“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辽宁省五一奖状”、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等近百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抚顺矿务局在享有党和国家给予的各项荣誉的同时,始终铭记作为国有企业的神圣职责,不仅为共和国建设贡献出宝贵的煤炭资源,同时作为煤炭行业人才、技术的储备基地,还毫无保留地支援全国各地兄弟煤矿的建设,送技术、送人才,带动了我国煤炭工业整体生产和管理水平,成为当时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样板和标志。
众所周知,抚顺矿区煤层赋存条件十分特殊:它是倾斜形特厚煤层、是超级瓦斯矿井、自燃发火期短、冲击地压大,这都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为破解这些难题,抚顺矿务局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科学研究,积累和创造了许多可贵的安全生产经验,如大型露天煤矿开采经验;特厚煤层的水砂充填开采经验;露天矿与井工矿同时开采一个煤层的经验;在超级瓦斯矿井采用瓦斯预先抽放和边采边抽、在采空区再抽放的经验;用煤层注水及合理布局减缓冲击地压的经验;在超级瓦斯矿井生产如何预防和处理火灾的经验;以及对大型矿井的生产如何解决通风、运输、提升、排泥、排水等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选型和安装维护、检修经验等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1980-2000:家道中落 困顿求生
- 下一篇: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大”的辽宁发电厂
相关文章
-
11-10本网隆重推出《抚顺脚步》栏目
-
10-24年轮1954:煤都抚顺的贡献
-
10-24“煤都抚顺”称谓的由来
-
10-241955:我怀念着抚顺——祖国工业的粮仓
-
04-251980-2000:家道中落 困顿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