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老档》的形成、内容和版式(2)
二、《满文老档》及其主要内容
北京中国第一所历史档案馆(下简称——史馆)所藏的满文档案分属十余个全宗,其中重要的有五大全宗,即内阁全总满文档案、军机处全宗满文档案、宫中全宗满文档案、内务府全宗满文档案和宗人府全宗满文档案。内阁全宗满文档案历史最久,数量浩繁,内容丰富,文种繁杂。其主要档案可分五类,《满文老档》属其中的“修书各馆档案”内一部最古老的清入关前用满文写成的编年体档册,是明末清初满族入关前在我国东北地区进行各种活动的官方纪录。原档共37册,所用纸张全是当时明政府辽东地方衙门的公文纸和高丽笺纸。因此,各册长短不一,厚薄各异,形式多样。最厚者达500余页,最薄者2页;最宽者为47厘米,最窄者24厘米;最长者为60.6厘米,最短者为36厘米。清初存在盛京(沈阳)宫中崇谟阁,1644年入关后,与其他档案文件一起移入北京,贮藏于内阁大库。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善、多次搬运等原因,档案已严重残缺。
档案所记录的内容,始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天命建元前九年,公元1607年),止于明崇祯九年(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中间缺少天聪七、八、九三年和崇德二至八年。除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崛起于长白山地区的卷首部分已残缺外,老档记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而后对明政府进行的战争,夺取辽东,建都辽阳,迁都沈阳,以及皇太极即位后,继续进兵辽西,并数次深入关内,屡挫明师等等军政大事。老档还记载了当时满族的社会组织、八旗制度、法律规章、对外交涉、族内纷争、官员任命、生产和经济状况乃至宫廷生活、民情、风俗、宗教、天文地理、气象、东北满族等内容。《满文老档》的史料可靠,记事翔实,文字朴实,很少修饰,其中许多内容为《清实录》等官撰史书所未载,或略而不详,或载而已经改写过。无疑,老档是研究清朝开国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民族史的第一手史料,弥足珍贵。同时,对《清实录》等史书的校订补遗,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老档是用初创的无圈点老满文和改进后的新满文书写的。崇德元年(1636)以前是老满文,崇德元年开始是新满文。满文的改进是在天聪六年(1632)进行的,由于缺少改进三年后的新满文。满文自改进到完全规范化,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直到入关后才完成,这主要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制。这里所说崇德元年是处在向规范化过渡阶段的满文,其特点是并没有放弃老满文,而是新旧体满文并用。
从语言上看,老档记事多用清初满语口语,句型简短灵活,语法不规范,结构不严谨,读起来很吃力,颇多费解之处。同时,档案中还夹杂少量蒙文文书,满语中掺杂蒙语词,还有一些后来不用的汉语借词。因此,《满文老档》也是研究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的珍贵史料。
《满文老档》是由清初著名的文臣库尔缠、希福、达海、尼堪、布尔善、艾把理、准泰等七人辑录的,因此史料的书法风格、型款等不尽相同,同时还有记事互相重复、体例不划一等问题。
三、《满文老档》的修复与重抄
正是由于《满文老档》存在上述这些问题,到了乾隆初年,已经很少人认识无圈点老满文。乾隆六年(1741),在内阁大库发现原档37册,但因年代久远,已破旧不堪。为此,当年十一月十一日,大臣鄂尔泰、徐元梦上了一道满文奏折,译文如下:
内阁大学士、太保、三等伯臣鄂尔泰等谨奏:为遵旨事。乾隆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无圈点字原系满文之本,今若不编制成书贮藏,日后失据,人将不知满文造端于无圈点字。着交鄂尔泰、徐元梦按照无圈点字档,依照十二字头之顺序,编制成书,缮写一部,并令宗室、觉罗学及国子监等学各抄一部贮藏。钦此。臣等详阅内阁库存五圈点字档,现今虽不用此体,而满洲文字实肇基于是,且八旗牛录之渊源,赏给世职之缘由,均著于斯,档内之字,不仅无圈点,复又假借者,若不融会上下文之意义,诚属不易辨识。今奉圣旨编书贮藏,实为注重满州文字之根本,不失考据之至意。臣等谨遵圣旨,将档内字加圈点读之,除可认识者外,其有与今之字体不同及难于辨识者,均行检出,附注现今字体,依据十二字头,编制成书,谨呈御览。俟圣裁后,除内阁贮藏一部外,并令宗室、觉罗学及国子监等学各抄一部贮存,以示后人知满洲文字肇端于此。再查,此档因年久,甚为残破,既期垂之永久,似应逐页托裱装订。为此谨奏。请旨。乾隆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大学士太保三等伯鄂尔泰、尚书衔太子少保徐元梦具奏。本日奉旨:将此折录于书首,照缮帙呈进,餘依议。钦此。
根据这道满文折中的上谕,鄂尔泰等做了两件事,其一,从内阁大库取出《满文老档》,详细阅览,把有与新满文字体不同及难于辨识的无圈点老满文全部检出,附注上加圈点的新满文,按十二字头顺序排列,编制成一部《无圈点字书》,共四册,存于内阁(今藏一史馆),宗室、觉罗学及国子监等学各抄一部贮藏(今已失传),并把这道满文折作为序言放在书前。其二,由于老档年久残破,不进行修复难于永久保存,因此组织人力将老档逐页夹纸托裱,重新装订成册,并用《千文字》顺序编号,以备稽考。修复后,仍存于内阁大库。
为了永久妥善保存《满文老档》原档,从乾隆四十年(1775)至四十三年,完成了老档的重抄工作。清高宗实录卷976记载:“乾隆四十年乙未二月,军机大臣等奏:内阁大库恭藏无圈点老档,年久糟旧,所载字画与现行清字不同,乾隆六年奉旨,照现行清字,纂成无圈点十二字头,以备稽考。但以字头厘正字迹,未免逐卷翻阅,且老档止此一分,日久或致擦损。应请照现行清字,另行音出一部,同原本恭藏。得旨:是,应如此办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走近抚顺赵家塔
- 下一篇:抚顺:《满文老档》的故乡
相关文章
-
03-02《满文老档》白话译本-(第67节)
-
03-02《满文老档》白话译本-(第70节)
-
03-02《满文老档》白话译本-(第68节)
-
03-02《满文老档》白话译本-(第71节)
-
03-02《满文老档》白话译本-(第69节)
-
10-14(特别推荐)“佟登为努尔哈赤岳父”驳辨
-
10-13饮酒喝茶都算高消费:努尔哈赤的生活
-
10-12舒尔哈齐与努尔哈赤兄弟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