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古代抚顺

细说萨尔浒大战的东线之战

时间:2012/5/11 9:41:29   作者:王丛安   来源:国学论坛   评论:0
内容摘要:萨尔浒大战发生在公元1619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明朝的辽东经略杨镐根据明朝廷的决定,分兵东、西、南、北四路,进攻后金。约定在三月初一,四路一起到达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合力进攻。赫图阿拉,即今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

(作者: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委党校 王丛安

  萨尔浒大战发生在公元1619年,也就是明朝万历四十七年。明朝的辽东经略杨镐根据明朝廷的决定,分兵东、西、南、北四路,进攻后金。约定在三月初一,四路一起到达后金都城赫图阿拉,合力进攻。赫图阿拉,即今新宾满族自治县老城。

  进攻后金的四路明朝军队中,西路军因主将杜松轻敌,孤军冒进,最先被覆没在萨尔浒,因此,称这一战役为萨尔浒大战;北路军被歼于今抚顺县西北的尚间崖一带;东路军则全军覆灭于今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

  一、东路军的组成 

  东路军的统帅是明朝的总兵官刘铤,一直在四川一带带兵作战。力大无穷,挠勇善战,所用大刀重一百二十斤,虽年逾花甲,仍能抡动如飞。因四川路远,来不及调兵,兵员多数是临时从浙江调集的,共一万五千人,已集结于宽奠。宽奠就是宽甸,那时宽奠有城无县。明朝政府还给朝鲜下令,让朝鲜派兵配合明军进攻后金,附属于东路军,受刘铤指挥。朝鲜军于万历四十六年组成了以姜弘立为元帅,金景瑞为副元帅的三个营,共一万三千人的队伍。万历四十七年春二月二十二、三日 , 分批两天从朝鲜的昌城渡过了鸭绿江,到达了今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二十六日,刘铤率部从宽甸向东出发,过了亮马佃[1]近二十里,在榛子头[2]会合了朝鲜军,组成东路军,号称四万。东路军经过今宽甸满族自治县的青山沟奔向拜东葛岭[3],随即进入后金栋鄂部的地面。

  二、东路军的进军路线 

  二月二十七日,明军、朝鲜军分别宿营于平顶山[4]和拜东葛岭下。二十八日,经过今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从镇北的牛毛沟翻过了牛毛大山,傍黑到达了位于山岭之上的牛毛大甸子(古名牛毛寨,现是桓仁满族自治县四河乡大甸子村),这条路是古时从朝鲜西部去今新宾满族自治县附近最近捷的路。东路军在路过牛毛岭时,遭遇了栋鄂部第一次简单的抵抗,“贼砍大木以塞路”[5]。二十九日为等待粮食,东路军在牛毛寨休息了一天。三月初一继续行军,晚宿营于马家寨。牛、马二寨相距30多里,所经过的后金栋鄂部部落,都加以点燃,俘获的人,全割下左耳留以计功。马家寨当在今桓仁满族自治县四河乡三道河村附近。大甸子与三道河村之间的古道迂回曲折,屡次涉水过河,“川涧险恶”,水深处能没腰,三十多里路,东路军走了一整天。三月初二,继续前进,午时,抵达深河,有河为阻。河是今桓仁满族自治县的六道河。隔河有山岗。此处,距马家寨约20里路程,在今桓仁满族自治县二户来镇黑卧子附近,距二户来三、四里,现称此处为“龙头”。古代是过河通道。在深河,后金栋鄂部的三个牛录额真[6]额尔纳、额赫、托保率领五六百骑已预先设防,严阵以待东路军。双方在此打了东路军进军后的第一仗。后金兵寡不敌众,败走登山,负险射矢如雨,东路军则放炮与之搏战,后金军伤亡较多,牛录额真额尔纳和额赫战死,折兵50人,托保率残兵退走。东路军中刘铤的爱将、守备官刘吉龙中箭而死,多人受伤。天黑后东路军就此处宿营。次日,三月初三,又因朝鲜军的粮食未到,在这休息了一天。



标签:萨尔浒大战 明末清初 努尔哈赤 抚顺历史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