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马尔墩-靠乾隆御旨保存下来的满语地名

2012-05-21 10:39 抚顺新闻网 曹德全 1958
自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以后,原居住在抚顺地区的大多数满族人都“从龙入关”、步入中原了。在此后的二三百年中,山东、河北的汉族人纷纷“闯关东”,进入了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族人的不断增加,汉语逐渐取代满语成为“龙兴之地”的通行语言。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原来的满语...

马尔墩-靠乾隆御旨保存下来的满语地名 图1


  自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以后,原居住在抚顺地区的大多数满族人都“从龙入关”、步入中原了。在此后的二三百年中,山东、河北的汉族人纷纷“闯关东”,进入了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族人的不断增加,汉语逐渐取代满语成为“龙兴之地”的通行语言。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原来的满语地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完全消失了,如:乾隆几次谒陵时曾经住过位于永陵西的乌古尼鲁村、额勒赫伙洛;有的演变为汉语地名,如:界藩山变为“铁背山”、赫图阿拉被称为“老城”;但也有少数地名基本没有改变原来的满语发音,这其中就包括“马尔墩”。

  马尔墩是位于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的东部的一个村寨,在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两部《实录》中均被记为“马儿墩”。还有的书上写为“玛尔墩”,这种同音不同字的写法说明“马尔墩”基本保留了这个满语地名的原始发音,至今它还是一个地道的满语地名。“马尔墩”满语为阻隔、陡峭之义。在马尔墩的历史上,有两件事值得一叙:一个是努尔哈赤在这里指挥进行的一场激烈的复仇攻坚战;另一个是乾隆皇帝为禁止满语地名汉语化而下的一道御旨。

  万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刚刚攻克兆佳城,活捉城主李岱归来,就遇到龙敦与萨木占合谋将其妹夫噶哈善遮杀于路的事件。努尔哈赤大怒,欲聚众前去为妹夫收尸,然而,众多同族弟兄皆为龙敦同谋,竟无一人意愿前往。又有族叔稜敦,对努尔哈赤说:族人若是不怨恨你,怎么会杀了你的妹夫,你还是不要前去收尸吧!免得遭人杀害。努尔哈赤怒不可遏,遂披甲跃马,仅带近侍数人,登上族人居住的尼麻喇城南横岗,弯弓盘旋,复回到城下大呼:有敢杀我者,就赶快出来吧!闻者皆丧胆,无人敢出。努尔哈赤遂收回妹夫尸骨,厚葬之。

  六月,努尔哈赤听说杀死妹夫的仇人萨木占及其兄纳木占、讷申、万济汉盘踞在马尔墩寨,继续与其为敌。为了替妹夫噶哈善报仇,扫除妨碍自己发展的障碍,努尔哈赤决定率兵400人,强攻马尔墩寨。马尔墩寨位于大山之巅,地势极其险峻。开始,努尔哈赤制成设有可蔽箭石大牌的战车三辆,让士兵推着并列而进,到路狭处,一车在前,两车随后并进,接近山顶寨前,路更狭窄,三车只能依次而进,前后呼应,仰攻山寨。寨上箭石滚木齐下,不久,前车被毁,后车相继,两车都被摧毁后,士兵皆蔽身于最后一辆战车的大牌之下。由于一牌难以蔽箭石,士兵缩首,进攻受阻。努尔哈赤见情况危机,竟不顾个人安危,孤身一人冲至离寨门仅一丈多远处的一根断树桩后面,侧身向寨上猛射一箭,此箭不偏不倚正中马尔墩寨主讷申的面部,且贯穿了他的一只耳朵。

  此时寨上稍乱,努尔哈赤乘机连射,杀四人。此时,敌兵士气虽受到震慑,但马尔墩寨因地势险要,仍然难以攻破。努尔哈赤决定放弃强攻,改用围而不攻,断其水源,待机而动的策略。由于马尔墩寨位于山上,寨内无水源,而下山取水之路已被努尔哈赤阻断,到第三天,寨内士兵因饥渴难忍,斗志全无。努尔哈赤认为时机已到,遂命士兵在第四天夜里赤脚攀崖而上,轻取了马尔墩寨,杀死了仇人萨木占兄弟,俘获了寨内全部人畜,只有讷申、万济汉两人侥幸逃走。

  马尔墩之战,是努尔哈赤起兵以后的一次重要的战役,在战斗中努尔哈赤显露出过人的勇猛和智慧,令人折服。战役的胜利也极大的震慑了那些曾与努尔哈赤作对的族人,为努尔哈赤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标签:马尔墩  抚顺地名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