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   > 满族风俗

满族风俗

满族先民的住宅(1)

2012-05-23 11:00 《图像中国满族风俗叙录》 富育光 1208
满族的先民肃慎人,“夏则巢居,冬则穴处”,过着氏族集体居住生活。挹娄人,常以穴居,以深为贵。勿吉、挹娄人,筑城穴居,修建了最早的“城堡”(即村寨),出现了比较稳定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且,这种“半穴房”...

满族先民的住宅(1) 图1
满族古代木克楞老屋


  满族古代木克愣老屋

  满族的先民肃慎人,“夏则巢居,冬则穴处”,过着氏族集体居住生活。挹娄人,常以穴居,以深为贵。勿吉、挹娄人,筑城穴居,修建了最早的“城堡”(即村寨),出现了比较稳定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标志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且,这种“半穴房”的出现,是使满族的住宅向地面上发展的一个进步。渤海时期,受唐朝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大都市”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建筑材料出现砖、瓦、琉璃等。更重要的是发明了火炕,这是满族在住宅史上的巨大贡献。辽金时期,由于火炕的普遍应用,女真人进入了地面居室(纳葛里),实行“联木为栅”,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定居生活,为后世满族的住宅奠定了基础。后金,特别是满族这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形成后,标志着女真文化有了质的飞跃。清代,满族的住宅从金代的“纳葛里”(屋室)发展成高大宽敞的满族老屋。屋舍建筑形成了满族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这种独特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格局,并产生了“以西为贵”、“盖房先立房架”等建房居住习俗。

  满族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间,冬季长,气候寒冷。满族居室住宅,尤其注重防寒冷问题,因此形成了满族特有的居住习俗。满族的居住习俗,是满族先人经过几千年的实践才形成的。满族及其先世从穴居方式到半穴房历经一千余年,完成地面居室达八百年,真正发展到满族老屋又经历了五百余年,这里面凝聚着满族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树屋与穴室

  《晋书·肃慎人》载:肃慎人“夏则巢居,冬则穴处”。

  巢居,即树居,亦称树屋,就是在树上筑起居室。据满族有关的史诗和英雄传说的口碑记载,树居的房子并不都是“巢式”,有的已经出现了长方形的木建大屋。在满族长篇英雄传说《两世罕王传》中,建州女真大罕王杲到东海窝集部时,仍看到这种巍峨奇特的“树屋”,当时,王杲为之惊叹不已,以为到了一个神奇世界。树屋的造法是,选择一片狍鹿也难挤进身的密林,砍去紧挨相邻的一排树木的上部,在离地一定距离的众多树桩上,铺上一层木头当地板,然后在上面积木为屋,以木梯上下。那时,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尚未最后形成,其俗仍是氏族集体居住,所以这种树屋往往盖得很大,甚至出现二层或三层的“楼阁”。这种“树屋”离地较高,松油的自然香味可防蛇蟒,比起“洞居”的原始人,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这种“树屋”的致命弱点是怕火,难怪满族先民的祭火礼仪是那么隆重、虔诚。

  肃慎人冬令的地下“穴室”,据考古发现,其面积较大,最大可达二百平方米左右。多用细砂黄泥涂抹、熔烧,坚固又可防潮。有的居屋四壁用岩石垒砌,隔冷防潮,又可防止坍塌,室中央设两到四个灶膛,以此来渡过塞外漫长的严冬。

  穴居,以深为贵

  《后汉书·挹娄传》载,挹娄人“处于山林之间,土地极寒,常以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

  这种居室,在挹娄人心中,以深为贵,酷似竖井,地面上没有隆起建筑,只在穴居口处以木为梁,上履干草,出口的顶端,用梯子出入。这时的居住习俗仍为“大家”(即氏族)住在一起。

  在肃慎人、挹娄人的“穴室”地面出处,常用石板、树木筑起一个平项“凉亭”式遮盖物,以挡雪防风。

  半穴房与村寨

  《魏书·勿吉传》载,勿吉、靺鞨人因“其地下湿,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通典·勿吉·靺鞨》又载,其可“筑堤凿穴以居,室形似冢”。

  到了勿吉、靺鞨人时,居住的是一种半地穴式的居室,称“半穴房”。其建筑方法是,先在地表上挖一至两米深的土坑,在其上架上木梁,并覆以树枝编织为棚,棚上用草泥抹面,酷似今天山林中还可见到的地窨子。有的居室还出现了专门取暖设备——火墙。这种“半穴房”在地面上已出现框架式结构的建筑,无疑,是向地面建筑屋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进步。在其出口处,往往用石板、木板搭起一个屏障,这是满族居室中“影壁”的雏形。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满族风俗  满族文化  满族历史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