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与女真的马市贸易对女真民族发展的历史作用
明开设马市的目的和初衷是换取马匹和利于统治,但是对于女真民族来讲,它是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是一个积蓄力量的过程。通过观察这个小舞台,可以,看到它在明清历史演进中的作用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历史启发。
它有利于女真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交换的物品来看,女真主要输出马匹、兽皮、人参、木耳、蘑菇、东珠等土产品。汉人输入铁制生产工具,如铧、铲等;生产资料,如耕牛、种子;生活用品,如米、盐、绢、布、衣服等。[1]而且在前期女真大多交换的是生活用品,越往后,更多的是输入耕牛和铁制品等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从中可以看出,汉人输入的主要是高级消费品,按照经济学原理,过多地输入高级消费品,对汉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高级消费品的输入,刺激了地主阶级消费欲望的膨胀,加剧了对农民和其他生产者的封建剥削,使得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同时,社会财富过多地用于消费,必然减少积累,有碍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有点像当初西方发现新大陆时,葡、西两国贵族只沉湎于奢侈品的享用而不是把它们转化为再发展的资金。而女真族输入的主要是必需的的生活用品,以及发展生产所用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用具,这对女真地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极有利的。
它有利于女真民族农业的发展。女真民族在明初是以狩猎为主的,后经过慢慢发展,成为定居农业。这其间的转化,部分是要归功于马市贸易。农业的发展最主要的是依赖耕牛和铁制农具。而这两项,在马市贸易中是作为经常性交易物的。杨鸿彬先生在《明代女真(满洲)铁业的发展》[2]中根据大量史料来论述女真铁业从无到有到繁荣的发展过程。从中可以看到最初女真民族是从明和朝鲜等处获得铁制品的,它的途径包括朝贡的回赐、抢掠,很大程度上也来自马市贸易。后来明廷曾禁铁器,也是因为看到铁器对女真民族的重大意义,惧怕它强大起来而禁。这是明统治的体现,也从一个侧面看出铁器在市场上是广泛买卖的,不然也不会引起明廷的恐慌而独禁铁骑。女真民族后来自己制铁,但是最初的铁原料来自于交换所得的铁制品用旧后的加工再制造,而后经过漫长的摸索,才有了自己的铁业。
同时看到马市一直是“与时俱进”的。最初的交易是以物换物,“到了一四一七年(永乐十五年)实行货币贸易”。[3]而且到明末马市交易的数量是非常大的。以抚顺马市为例,据辽宁省档案馆藏明档案,“基本上是三日一市,每次入市的人数都成百上千”。[4]根据辽宁省档案馆藏明档案资料馆关于人参交易的计算,可以折成的货币量是极大的,其他的交换物亦如是。这样一来,货币的大量存在成为事实。大量货币的存在,对于女真族私有制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和内在因素。
从上面可以看出,马市贸易不仅促进了女真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于其商品交换和后来私有制的形成是极为有利的。郑天廷在《满族入关前的社会性质》[5]一文中分析女真入关前的社会性质,认为是混合的性质,封建特性已存于其中。女真社会的演进,马市贸易的功劳不可不提。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努尔哈赤留给我们城市的精神财富(一)
- 下一篇:考察马尔墩岭三道历史关隘
相关文章
-
02-23我对胜利石棚的几点猜想
-
06-26铁器在满族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上)
-
11-14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
10-231960:沈阳抚顺合建污水灌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