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赵 锐:“师傅”二字让人感到亲切

2012-09-05 19:38 抚顺新闻网 1354
师 傅    写下这个标题,千言万语已涌上心头。在企业里,还有什么词儿会比“师傅”两个字更让人感到亲切呢?    1999年冬,我从技校毕业参加工作。或许是天作的缘分,我荣幸地分配到了一个班风正的班组。在这个班组大家庭...

师 傅

    写下这个标题,千言万语已涌上心头。在企业里,还有什么词儿会比“师傅”两个字更让人感到亲切呢?

    1999年冬,我从技校毕业参加工作。或许是天作的缘分,我荣幸地分配到了一个班风正的班组。在这个班组大家庭里,班里的同事都把我当作自家的孩子、姊妹来看待,我很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中。而在这个集体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我的师傅。师傅曾经在部队里当过兵,工作中,他把干好工作当作天职,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走在前,样样干在先。师傅经常说:“多干活,累不死人。”师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每天早7点到岗,7点50分前就做好维护设备的巡检工作,有时连工艺人员都没有发现的设备故障问题,师傅却及时进行了处理。师傅的言行深深感染了我,我从师傅身上真切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称谓的价值。

    随着与师傅日积月累的接触,2001年6月一天,师傅问我:“赵锐,你为什么不写《入党申请书》?”我怯生生地说:“我向往中国共产党组织,但我始终觉得自己离党员的标准有一定距离。”师傅却对我说:“写与不写表明的是一种态度,能不能入党是另外一码事。”听了师傅的话,我鼓起勇气,很快就向党组织递交了生命中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从此,我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进步。2005年6月,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加入了党组织。师傅顺理成章地成了我的入党介绍人。当我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时,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师傅的无尽感激。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我所在班组里的年轻员工在师傅培养下,相继加入了党组织,我们班组的党员比例成为所在公司最多的一个班组,我们班组多次被评为“先进党小组”,曾被上级公司命名为“五型”班组。我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结了我们班长——我的师傅的心血。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先进的班组而备感自豪。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