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当代人物

当代人物

抚顺歌舞戏曲一代宗师——周文清

2012-09-05 19:38 抚顺新闻网 1290
抚顺歌舞戏曲一代宗师——周文清    周文清,艺名寒松,1930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庞吝庄,后随家落居抚顺。因家境清贫,仅读过小学,曾做过学徒工、勤杂工等。幼时他酷爱戏曲、曲艺,但又无钱购票,便在剧院、茶社的窗外听评剧、评书、大鼓等,并能...

抚顺歌舞戏曲一代宗师——周文清

    周文清,艺名寒松,1930年8月20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县庞吝庄,后随家落居抚顺。因家境清贫,仅读过小学,曾做过学徒工、勤杂工等。幼时他酷爱戏曲、曲艺,但又无钱购票,便在剧院、茶社的窗外听评剧、评书、大鼓等,并能学唱学说。他还常和当地的音乐爱好者一起自学音乐,吹奏单簧管、拉二胡等。1946年,他为维持生计兼学音乐,加入军队任乐手。因军内昏暗、军纪以废弛,常常被人打骂,他于1947年逃出抚顺到天津。为糊口,他又短期参加了伊斯兰乐队,挣得路费后,回河北省安国县老家。

    1949年8月他从家乡来到抚顺。新中国诞生后,他在抚顺市矿总工会文艺工作团先后任演奏员、乐队队长、指挥兼作曲。从1949年到1951年的3年间,他指挥乐队到全国各地演出数百场。除演奏《欢庆胜利》等原有乐曲外,他还自己动笔把歌曲《八路军进行曲》等多首歌曲配成吹奏乐曲,把民间小调配成了几十首交谊舞曲进行演出。

    抗美援朝爆发后,周文清创作了《鸭绿江合唱》,在抚顺市工人俱乐部首演,受到抚顺市委、市政府、抚矿总工会的表彰。为配合农村土地改革,周文清指挥演出了歌剧《血泪仇》。为了配合国民经济恢复建设,周文清为秧歌剧《献纳器材》《光荣花》创作了音乐唱段。

    1951年9月,经抚矿总工会文艺工作团选送,周文清考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调训干部班学习指挥作曲专业,学习期间成绩突出。

    1953年,周文清被任命为抚顺市话剧团附设音乐舞蹈队的队长,抚顺市歌舞团副团长兼指挥、作曲。他亲自带队,分成两个民间音乐舞蹈搜集小组,自带行李,吃百家饭,步行几百公里,走遍了抚顺3个县的村镇。在没有录音机的条件下,他们全凭耳听手记搜集东北民歌数百首、民间舞蹈数十个。周文清组织全团创作力量,经过加工整理,创作出民歌演唱《小看戏》和舞蹈《五子闹学》等。他还为舞蹈创作了舞曲。

    1955年,周文清组织全团创作了民歌独唱《小看戏》、舞蹈《彩球舞》,并参加了全国音乐舞蹈汇演。民歌《小看戏》在全国传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参演代表,并合影留念。汇演后,他又组织力量从全国各地学习一批民族民间歌舞节目,如东北大秧歌、满族舞蹈《单鼓舞》、河北舞蹈《跑驴》、山东吕剧《井台会》、豫剧《拷红》、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等,又排练了儿童歌舞剧《幸福山》《马兰花》,使抚顺市歌舞事业发展进人了黄金时代。

    1956年,周文清被调到抚顺市文化局戏曲剧目工作组,从事戏曲音乐创作与研究工作。他长时间地深入有关的戏曲剧团,很快地熟练掌握了板腔变化体与曲牌联缀体的唱腔、曲牌结构、戏曲音乐作曲技巧,并为抚顺市京剧团、评剧团演出的新创剧目《巧媳妇》、《蔡文姬》谱写了幕前曲、间奏曲和尾声音乐等。这一音乐形式的运用,使戏曲新编剧目的主题再现、舞台氛围、音乐形象得到渲染和加强。演出过程中,令观众觉得耳目一新。

    1959年,抚顺市歌舞团第二次建团,周文清担任艺术室主任、乐队指挥兼作曲。在全国开展学习安业民英雄事迹时,他与剧作者刘汉、麻浩等人仅用1个月就创作出六场歌剧《安业民》。演出中他亲自参加乐队指挥(该剧本于1960年由抚顺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抚顺市有史以来第一次由本市剧作者、曲作者原创的第一部大型歌剧。六场歌剧《安业民》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英雄的解放军海防炮兵战士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高大形象。该剧音乐风格清新,唱段以东北民间音乐为基调,对安业民重点唱段的咏叹调精心设计、巧妙构思,给演员以发挥声乐艺术的余地,同时又使人物处于戏剧冲突最尖锐的地方,因而能使剧情发展与音乐动向同时推向高潮。在数十场的演出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抚顺人民广播电台又多次播放演出实况录音,推动了抚顺人民学习英雄安业民事绩的群众活动。同时初步培养了一支演出歌剧的演员队伍和全市第一个乐器色彩丰富,由吹、打、弹、拉4大类乐器综合组成的、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大型民族管弦乐队。

    1961年,由他指挥演出的歌舞剧《刘三姐》、歌剧《小二黑结婚》等节目演出近百场,反映强烈。

    1962年,抚顺市歌舞团第二次撤销。周文清被调到抚顺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后又调到抚顺市曲艺团任艺术室主任、专职作曲。他苦心钻研二人转音乐的结构与特征,并从唱腔结构、旋律入手,创造性的运用旋律、和声、复调、配器等多种作曲技法,先后为单出头《秀女放鸭》、二人转《韩英见娘》、拉场戏《腾龙江上》、《马蜂陈》《吹鼓手迎亲》等新剧目,谱写出反映时代人物思想情感的唱腔和舞蹈曲牌伴奏音乐。特别是《韩英见娘》的二人转唱腔中贴切地揉进了东北大鼓音乐元素,鲜明地塑造了韩英临危不惧的英雄形象。这种广取民间说唱和戏曲板式音乐融汇创作的音乐唱腔,受到音乐界专家的肯定,多次参加调演和交流演出。

    1965年,应沈阳音乐学院的邀请,周文清带领二人转演出队为该院师生演出,受到热烈赞扬。周文清特别重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在继承二人转唱腔曲牌中,选用其中优美抒情的旋律与其它民间音乐相揉合。他创作的多种节奏变化的唱段,在唱腔个性化上有了突破和发展,把抚顺二人转音乐向前推进一大步。

    “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文清多次被无情地批斗,妻子也被“专政”、迫害致精神病,其子女下乡插队,使他较长时间无家可归,身心受到了极大伤害。1969年抚顺市成立“样板戏学习班”(后改抚顺市文艺工作团),他任二连指挥,并参加组建工作。他用较短的时间组建起抚顺第一个“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经他指挥训练,培养了一支能演出交响乐曲《沙家浜》、芭蕾舞剧《白毛女》、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大型乐队。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终止了“十年浩劫:,抚顺文艺迎来了春天。已身患绝症(直肠癌)的周文清以惊人的毅力,强忍病痛,谱写了《毛主席视察煤都》、《周总理永远活在我心中》、《月亮婆婆别笑我》等歌曲及舞剧《雷锋雨夜送亲人》及配器音乐等作品,演出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1978年9月10日,周文清因病逝世,年仅48岁。

(刘德 徐多贵)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