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   > 建筑风景

建筑风景

曾经的标志建筑——抚顺剧院

2012-09-05 19:38 抚顺新闻网 3583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抚顺剧院。(照片来自于百度空间)    曾几何时,如果你想在抚顺看一场气势恢弘的大片,如果你想欣赏一台艺术高雅的交响音乐会,抚顺人会自豪地告诉你:“到抚顺剧院。”    这座让抚顺人引为自豪的欧式建...

曾经的标志建筑——抚顺剧院 图1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抚顺剧院。(照片来自于百度空间)

    曾几何时,如果你想在抚顺看一场气势恢弘的大片,如果你想欣赏一台艺术高雅的交响音乐会,抚顺人会自豪地告诉你:“到抚顺剧院。”

    这座让抚顺人引为自豪的欧式建筑,在抚顺的建筑和政治、经济的发展史上堪称是一个见证,其多舛曲折的建筑过程则是鲜为人知的。

    1958年,为了迎接建国10周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抚顺的3个标志性建筑工程同时展开。这3个标志建筑,一个是至今仍占据抚顺商业霸主地位的抚顺百货大楼,第二个是已被拆除、在其原址上被中兴时代广场代替的抚顺宾馆,第三个就是抚顺剧院。

    抚顺剧院,是请前苏联专家设计的,是纯欧式建筑风格,其容纳2000人的超大剧场、可旋转的舞台、先进的功能当时是全市一流的,集放映、表演、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功能,在我市是绝无仅有的。

    正当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和中苏关系的破裂,让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宏伟建筑停了下来。一夜之间,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了,政府的工作也转移到了怎样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上。这座已经建设了快一半的建筑,无奈地成为“鸡肋”。当时,剧院的外部建筑已经基本结束,内部装修所用的高档材料也已经大部分购进。那带有天使图案、纯欧式风格的墙面砖,那清新漂亮的装修材料,让很多建筑工人都叹为观止。

    再后来,“文G”开始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这座代表“封资修”的建筑就再也无人问津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建设好的剧院框架逐渐风化,墙皮脱落。没来得及装修的地面也长出了杂草。长年风吹雨淋,地面泥泞潮湿。冬天遇冷结冰,这里成了孩子们滑冰的游乐场;夏日杂草丛生,成了蚊蝇滋长的栖息地。就这样,历经20年,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破楼”。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建设展开。为了更好地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启动抚顺剧院的建设工程。

    经过两年的建设,1980年,抚顺剧院开始对外试营业。尽管20年过去了,但抚顺剧院的设施和功能仍然在省内居于一流。当时,人们把能在抚顺剧院看一场电影或是听一场音乐会当成身份的象征。苏联(俄罗斯)、朝鲜、日本、德国、巴西等国家艺术团都在此进行过精彩的演出。国内的东方歌舞团、中国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总政文工团、煤矿文工团及部分省、市文艺团体都在此进行过演出。裘盛戎、尚长荣、新凤霞、马连良、蒋大为、宋祖英、毛阿敏、盛中国、赵本山等著名艺术家也曾在此登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