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记忆   > 传记专栏

传记专栏

抚顺电台早期文艺节目与广播电视艺术团(2)

2012-09-22 06:27 《抚顺广播四十年》 张玉良 1625
我是1954年从东北军区防空部队文工团转业到抚顺电台工作的,当时只有21岁。弹指一挥间,不觉在广播战线工作了几十年。回首往事,有的至今记忆犹新,现摘点滴记述如下我在部队文工团先搞舞蹈,后到乐队工作,所以到电台不久,...


  50年代后期,文艺广播有很大发展,不只和兄弟台之间经常交换各种文艺节目的录音,而且自己也积极采录、加工本市文艺团体和外地文艺团体来抚演出的剧目,同时还创办了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的文艺专题节目,如:《音乐宫》、《戏曲杂志》、《文学百花园》。主办这三个节目的编辑努力创新,都在暗中“叫劲”要把自己负责的专题节目办成名牌。办《音乐宫》的编辑是周文照,办《文学百花园》的编辑是李宗舜,我负责《戏曲杂志》节目。在办这个节目时,我结合戏曲方面的特点推出了“编辑谈戏”的新形式。一次,我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一篇逐句、逐段分析介绍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豫剧《拷红》唱腔的文章,由我自己以唠喀、叙谈的语气播讲,和演唱录音自然融为一体,效果很好,受到听众的欢迎。为此,在“文G”中,却也有人写大字报,批判我在广播里宣扬才子佳人戏,为文艺黑线效劳。

  广播电视艺术团


  50年代末,李军当台长时,我市广播事业正值兴旺发展时期,积极筹建电视台,成立了广播器材厂、广播技术学校,还组建了广播电视艺术团。起初我是这个团的负责人,后报市委批准为艺术团副团长。


  艺术团是1959年4月组建的,人员有的是从专业文艺团体调来的,多数则是工厂、农村的业余文艺骨干。物色和商调演员、组成队伍,都是由文艺组组长李守今搞的。5月初组织决定由我带领艺术团到中央广播事业局说唱团、民乐团学习。学习的艺术形式有:相声、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山东琴书、河南坠子的演唱和伴奏以及演唱民歌与民族乐器演奏等。当时教我们这些学员的都是曲艺界的著名艺术家和名演员。如:侯宝林、白风岩、刘宝瑞、孙书荺、马增芬、马增蕙、刘淑敏、王月华等。我们所学的多是艺术性较高技巧全面的段子,如相声《卖布头)、西河大鼓《绕口令》、山东琴书《装皂王》等。学习期间我们几位年青的女演员于秀芬、李廷云、何福兰、王桂琴曾参加中央广播说唱团的单弦齐唱,在《国庆十年》全国优秀曲艺节目汇演大会演出并获奖。中央领导同志观看演出后给予好评。


  1959年末,艺术团学习归来,先为几个市级会议演出,又到新宾、清原两县演出,春节前后参加市委慰问团到抚顺东部、西部为基建单位演出,受到职工热烈欢迎。1960年1月28日电台播出了艺术团整场晚会演出。


  1960年10月因自然灾害紧缩机构,艺术团和市歌舞团合并。艺术团只存在一年多的时间,但在广播、电视里演播了不少节目,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影响,为活以群众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广播电视艺术团工作过的人有:张玉良、张春瑞、李忠凯、戚松、高天民、于秀芬、李桂荣、李廷云、王桂琴、何福兰、李桂荣(小)、朱福生、王兴义、尹荣启、曲汉武、王芳振、马树海、孙国振。

  (张玉良同志离休前是抚顺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副主任、编辑)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广播电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