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古迹遗存

青石岭明代边墙(长城)遗迹

时间:2012/10/11 19:03:01   作者:未知   来源:《哈达镇文史资料》   评论:0
内容摘要:明成化4年(1468年)始建辽东边墙,称为新长城。辽东边墙分为三段:一曰辽西段,二曰辽河套段,三曰辽东东段。其辽东东段在抚顺境内长约106公里,由北向东南延伸。抚顺境内边墙在哈达境内也有一段:即从铁岭黄泥洼过岭,经青石岭村...

青石岭明代边墙(长城)遗迹
青石岭明代边墙(长城)遗迹之一
 


  明成化4年(1468年)始建辽东边墙,称为新长城。辽东边墙分为三段:一曰辽西段,二曰辽河套段,三曰辽东东段。其辽东东段在抚顺境内长约106公里,由北向东南延伸。


  抚顺境内边墙在哈达境内也有一段:即从铁岭黄泥洼过岭,经青石岭村(哈达境)至张木匠沟(章党界)而后折向西南至山城堡再向南延伸。此段至少15里远。1982年考古普查时,在青石岭村境内,确实发现有一段边墙和两个墩台,当时登记表记录为“一号墩台北面有一边墙可通到二号墩台,边墙均高2米左右,为土石垒砌,当地群众称之为马道”。

 

青石岭明代边墙(长城)遗迹
青石岭明代边墙(长城)遗迹之二
 

  2009年5月“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边墙又一次进行勘察。发现青石岭至张木匠沟这段边墙遗迹清楚。边墙基宽约15米,高约1-2米,为土石垒砌。边墙沿线共有大小墩台12座,其中,哈达境内有5座。


  据有关资料查知,辽东边墙的修筑是因地取材,有石用石,遇土用土。为了坚固,有的地方还将土墙包砖,称为砖墙。明《抚顺边墙》载:从铁岭的懿路到抚顺大东洲的一段是土墙,墙底宽4米,高4米,用夹板夯实,顶部有垛口。据此可断,青石岭至张木匠沟这一段边墙正是此种情况,以土为主,用石加固。修筑边墙距今已有530多年,现尚可见2米高之墙基,实不易也。


标签:青石岭 明代边墙 长城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