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满族的萨满教(3)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一些帝国主义的入侵掠夺了我国大量珍贵文物,满文抄本《尼山萨满传》被沙皇俄国的个别文人盗走。现藏列宁格勒的图书馆和东方学研究所等处,成为“全世界最完整和最珍贵的藏品之一”。据有关学者统计,迄今为止“《尼山萨满传》已有俄文译本,朝鲜文译本、中文译本、德文译本 、意大利文译本和英文译本 ”等问世。由此可见,满族这一说唱结合,娓娓动听的神歌,以其文化瑰宝身价登上了世界文坛。
满族信仰供奉的神位、神像、神偶、神案子、神本子、神谕、神谱的基本概念,这里所指的是人们心目中(即实际供奉)的神位、神偶、神像和记录这些神灵的神本子(亦称《神谕》、《神册》、《神书》、《神谱》)以及彩绘的神案子而言的。换言之,神本子是文字的神谱,神案子、神偶是形像的神谱。
满族人的信仰具体而又鲜明体现在神谱之中。满族人对神案子、神偶、神本子都是无比神圣地敬仰和极为虔诚地供奉。各姓氏的满族人均将祖传下来的神本子、神案子、神偶恭为真实的神谱,敬神谱为信仰上的根基,代代相传。
石氏家族的神谱含“家神案子”、“大神案子”两幅,木雕神偶(满族称“瞒尼”)三十多尊;满语的《家神本子》、《大神本子》二册(系1928年春立)。这些神谱,常年装在神箱子里,连同烧香跳神所需的神器、响(乐)器等物,一并供奉在族中专设的“堂子”室内神箱架子上。平时,每月初一、十五,必由穆昆达(或萨满、或栽立)照例焚香叩头而拜,逢年过节则摆上供品,焚香,众族人行三拜九叩礼,以表示满家男女老少永远不忘根基之心。只有当某家举行烧香跳神典礼时,人们才可在施祭的“神堂”见到悬挂在西墙正中位置的“神案子”和排列于西炕沿红布上的各位瞒尼(即"神偶")形象。只有在烧香跳神活动中,人们才能看到诸位附体的神伸展动作的形态,以及听到有关神歌的声音。诸多神声形的汇集,展现出丰富多彩、质朴热烈的场面和情景,进而使人们感受到某种乐趣和一种美的享受。久而久之,这种具有一定艺术欣赏价值的萨满跳神,逐渐形成为一种群众娱乐文化传统。
据石氏家族神谱所载;满族神祖(主),居住在“老白山”,其名号为辍哈占爷,他被满族视为神的首领。在石氏彩绘的"家神案子"中辍哈占爷是唯一的神像。家神案子是烧香跳神首先悬挂的,唯有布置妥当了神堂与神坛,各项准备就绪,这才能开始跳神。凡跳家神必定按着程序依据家神本子进行。通常人们将跳一回家神叫做跳一铺(蒲)家神(满语称啡哩),笔者认为铺与蒲皆为谱的谐音讹字,正确的应是一谱。石氏家神本子所载的一谱(即十啡哩)分别是:震米,南炕家神、西炕家神,换索(佛都妈妈),庆太平、出征、病灾、奥都妈妈、顺星、祭天(念杆子、给外头)等。在石氏“大神案子”上,“辍哈占爷”是唯一最高尊位的神像。在石氏“大神本子”中,“辍哈占爷”列为众神之首。其余众位是:六位太爷、三十一瞒尼和鹰,雕,虎、豹,熊,野猪、蟒等二十六位野神。
3 |
- 上一篇: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起源
- 下一篇:满族萨满舞舞动出湿地文化
相关文章
-
03-24抚顺新増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03-241980年抚顺调整串休和上下班时间
-
03-23满族的萨满教变迁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