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辽宁最早的文人作家
辽宁最早的文人作家,当属殷末的箕子,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辽西避难时创作的。
箕子是殷朝末年的宗室贵族,因封在箕地,爵位为“子”,故称其为“箕子”。箕子是殷纣王的亲戚,任职太师。
暴君昏庸,装疯逃走
殷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听说此人聪明多才,身体矮小,勇力过人,能赤手与猛兽格斗。但他荒淫无道,又不听劝谏,滥用酷刑,残杀奸臣。诸侯梅伯和九侯因劝谏纣王而被剁成肉酱;鄂侯由于九侯辩护而被杀死,制成干尸示众。
微子是纣王同父异母的兄长,因母亲不是王后未能承袭王位。他深感殷朝危在旦夕,几次进谏,纣王置之不理。微子知大势已去,自己有力回天,因此欲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合谋逃走。箕子和比干不从,微子便自己逃走了。
比干自恃是纣王的叔父,以死相谏,结果纣王大怒,挖了比干的心。箕子见状十分恐惧,和妻子一同分开宗庙告辞。他故意披头分发,一边腾跃,一边大哭,佯装疯癫,借以迷惑纣王。装疯的箕子混到奴隶堆里,逃到古朝鲜,纣王乘机将他囚在那里。箕子隐沧官方,以弹琴来抒发心头的悲伤。
故国情深,不愿易主
古朝鲜作为封国,就在昔日之辽西。1973年辽宁省喀左县出土发现了殷末箕侯的青铜器物遗址,就是古朝鲜位于辽西的有力证明。后来,周武王伐纣灭殷,知箕子之贤名,宣布废弃对箕子的囚禁,把他释放了。
释放箕子时,箕子以为是纣王要来杀他,装疯装得更凶猛了。他在武王面前,又是破口大骂,又是对天大哭,武王很不幸他,就将他封在古朝鲜,并特准其不用行臣礼。
但箕子故国情深,不愿为周朝臣民。箕子在古朝鲜,置官设衙,对那里的人们教以诗书礼乐,还教授他们种田、养虫、纺织等技艺,并且还制定了制止相互攻杀、相互损伤、相互偷盗等八条法规,规则相杀偿命,相伤偿谷,相盗者男人为其家奴,女子为婢等条款。
经过教化和管理,箕子使其礼乐制度逐渐成形。箕子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将殷代文明片面传抵达西南及古朝鲜的先躯者,被誉为辽沈地域现代文明的奠基人。
在箕子的建议下,辽沈地域世风憨厚,民不为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周武王感念箕子之义德,因以古朝鲜之封地封他为王,所以后来称古朝鲜为箕子朝鲜。春秋时,燕昭王派大将秦开进攻古朝鲜,取地两千余里,这时的古朝鲜疆域曾经地跨鸭绿江两岸了。至西汉初年,箕氏诸人被燕人卫满率军消灭,箕世子孙共传四十余世,历时千余年。时至昔日,朝鲜平壤仍有箕子陵遗址。
以小见大,说出真理
箕子不只是一位正直的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明天能见到的有寓言《纣为象著》、诗歌《箕子吟》等。
寓言《纣为象著》大致讲了这样的意思: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很恐惧。箕子以为,运用象牙做筷子,一定不能用泥碗,一定要运用犀玉之杯;用象筷、玉杯,一定不能吃豆汤,而必吃牦牛、大象和豹胎;吃牦牛、大象和豹胎,一定不能穿粗布短衣在茅檐之下,一定穿锦衣住广厦。箕子说自己是惧怕纣王这样展开的结果,所以才惧怕这件事的末尾。后来,果如箕子所言,纣王因朴素暴虐而招致亡国亡身。
箕子是殷国的太师,他劝谏纣王是很正常的事。不过从上文可以看出,他劝谏的方式很共同,首先从一双象牙筷子谈起,以小见大,步步紧逼,其中心的意思是“吾畏其卒,故怖其始”这两句话。箕子的见地很受祖先注重,汉代的王充、司马迁都曾援用过这篇寓言。
《箕子吟》又名《箕子操》,是箕子被纣王逼迫逃到古朝鲜之后所作。司马迁在《史记》中记叙了这首诗的创作经过。箕子的劝谏纣王基本不听,于是有人劝他分开,箕子说:“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悦)于民,吾不忍为也。”于是披发徉狂当了奴隶,从此隐居起来,弹琴哀叹自己的命运。他的琴曲传达上去叫《箕子吟》,其歌云:
嗟嗟,纣为无道杀比干。嗟复嗟,独奈何!漆身为厉,被发以佯狂。今奈宗庙何!天乎天哉!欲负石投河。嗟复嗟,奈社稷何!
诗中反映出箕子分开朝廷之后的忧虑以及时时关心国度命运的心境。他曾想到过自尽,但又想到无补于社稷,所以才坚强地活上去。他虽遭遇不幸,却不改节操,故其诗又名《箕子操》。
孔子推崇,称其仁人
政论散文《洪范》也是箕子颇有代表性的文章,“箕子为陈天地之大法,叙说其事作《洪范》”。此文作于周武王灭殷之后,箕子从囚禁中被约束出来,武王深知箕子不只为人正直,而且胸有大志,有治国安邦之韬略,只是由于纣王无道而无法发扬。
箕子回到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西北),武王便去访问他,问以天道,箕子逐一做了回答。预先箕子将这次长谈整理成文,这便是《洪范》的创作经过。
殷被周消亡若干年后,有一次箕子去朝见周王,正好路过当年殷都废墟,在他的眼前,当年的繁华都城和宫室已成断垣残壁,禾黍四处丛生。此情此景,不由使他内心悲伤。抚今追昔,满腔悲愤和有限慨叹激荡心头,于是作了《麦秀歌》,以抒情怀。诗中写道:
麦芒尖尖哪,
禾黍的苗儿绿油油。
那个顽皮的少年呀,
不与我亲爱接近啊!
这里说的“顽皮少年(狡童)”是指殷纣王。殷朝的遗民听到这首诗,都为想起亡国之恨而落泪。这首诗抒发了箕子关心国度兴衰、不满纣王虐政的爱国主义思想。孔子对箕子的为人很推崇,他称微子、箕子和比干为殷朝的三位仁人。
编者按
箕子曾生活在一个混乱的时代———纣王溺爱妲己,酒池肉林、暴虐荒淫,结果招致民怨沸腾。
在王朝危亡的关头,被孔子称为仁人的三位贵族———箕子、微子、比干站了出来,苦谏纣王。但是昏了头的纣王将比干的心脏挖了出来,以此来迫使箕子与微子启齿。
面对纣王的仁至义尽,箕子选择了“佯狂”,逃到古朝鲜,成为了一位出色的作家,写出了多篇优秀的作品。
堂主小传
李荫福,1938年2月生,辽宁省北票市四合屯人。
退休前,曾任辽宁省总工会副秘书长,《当代工人》杂志总编辑等职。
主要作品有《人世·人生·人情》等。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玄菟郡的设置与迁徒
- 下一篇:高尔山城始筑年代考辨
相关文章
-
08-211958年9月28日邓小平同志视察抚顺
-
10-01“一五”时期抚顺的八项国家重点工程
-
04-09大批古生物化石现身抚顺新宾
-
01-24雪林
-
01-23高凤林:我参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
-
01-23我参加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故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