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达:红褐色的文明长廊
望花类型遗址 东洲遗址
随着辽东青铜文化望花类型的发现,使湮失了3000多年的抚顺商周史重返人间。曾经出现过“第一代矿工”的浑河流域,在长久的冷清之后,于3000年之际聚然喧嚣起来,这就是辽东地区青铜文化望花类型的出现,这种文化类型的出现,使浑河沿岸突然出现了一个空前繁盛的物质文明的时代。这个时代随着犁桦翻腾而起落的红褐色陶片破土而出,浮现在被农民随手扬弃的石斧、石刀上。原生的黄色生土生成于大自然的堆积,生土一经人类的开发扰动,转变成了富含人迹的黑土,我们脚下的这片黑色的文化沃土就是在这个人声鼎沸、物质文明繁荣的年代开始生成的。黑色的土壤收藏着古老的文化,蕴含着红褐色陶片和各种石器。3000年前的悲喜剧和一群生命的气息都在黑土中沉积,堆积生成了属于望花类型的文化层,黑土中烙印着一代人的经历和如烟的往昔。
浑河北岸绵延分布的50多个遗址废墟,3000年来,藏在土中人未识。地老天荒,没有人来追问红褐色陶片和那些石斧的来历。当年,50多个村落的人们早已化作尘烟而远去,但他们以陶片和石器这种支离破碎落满尘埃的语言,告诉我们,是他们为浑河编结了文明的摇篮。大地是一切生命、历史、文化的回归之地,伟大与渺小、永恒与瞬间都被大地安葬,化作文明作古的废墟。德国诗人席勒曾经咏叹被火山灰湮灭的意大利庞培古城:“大地啊,你的地表下还埋藏着生命吗?那熔岩层下覆盖着一个陌生的民族吗?早已逝去的人们啊,你们还会回来吗?”这诗句正如每个考古学家对历史深情的呼唤。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创造红褐陶的那一代人的姓名,但我们知道他们拥有“望花类型”这个名称。“望花类型”使这个民族或群体在浑河文明的史册中获得生命的永恒。
红褐色陶片是望花类型的时代色彩,一场红褐色的风暴呼啸而来,使人强烈的感受到一个农业文明的时代骤然间在浑河之滨拔地而起。西起高湾,东止南杂木,一条长链式的分布着望花类型的遗址废墟,这是目前所知出现在抚顺的第一代村庄。这些村庄选址在临河高岗的阳坡上,巧妙的依托高岗作为遮挡北风的屏墙。村子南临浑河,为汲水、渔捞和灌溉提供了便利。生产力的局限和抗御水患的能力制约着他们,使他们只能厮守在浑河沿岸的丘岗上,还不能走向平原播种耕耘。他们制造和使用着鼎、鬲、X(南+瓦)等三足支撑的红揭色系列陶器,制造和使用着刀、斧、铲、镰、锤、钻、锛、凿等门类齐全的系列石工具。他们遗弃的炭灰、垃圾、屋居和耕作过的坡田,堆积生成了含有文化养料的黑土地。
该怎样解释这批繁荣的农业村庄突然出现的原因?如果留下望花类型的人们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居民,那么,为什么在他们之前的浑河流域这般沉寂,找不到他们的前辈留下的遗迹?反之,在这方土地上因何导致望花类型以异军突起之势在浑河出现并且表现了高度繁盛的文明。望花类型不是本地的生成,就是来自域外的客人。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前追渊源,后寻去向。
望花类型发现的青铜环首刀是造型精巧,纹饰绚丽的商周青铜器,具有中原青铜文化长久积淀的神韵。而我们这片北土,当时还不具备如此成熟精湛的青铜工艺能力。望花类型的陶器是由鼎、鬲、X(南+瓦)三种器皿而合成的三足陶器系列,三足陶器是中原流行的主旋律,是中原的文化底蕴生成的器物造型,不是抚顺本地所能产生的文化因素。每个时代乃至不同地域,都有反映自身底蕴的物质创造和文化神韵,这是别人无法模仿和代替的。正如南方不能产生冰上速滑冠军,北方不能产生越剧与评弹一样。三足鼎立是中原创造的文化造型,而后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望花类型的三足陶器强烈的显示着产自中原的文化背景。陶片的年代测定为3090年,正值商周两代王朝更替之际,望花类型的留迹者们正是商周时代远从中原而来的群体,他们是晚近的地理概念上第一批集体“闯关东”的人群。虽然这一群人在商周鼎革之际来“闯关东”的原因上颇为耐人寻味,却是东北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
这次移民破天荒的为抚顺带来了中原的农业文明和乡村聚落的社会模式。有了望花类型的刀斧铲镰,抚顺才有了第一代农民和播种耕耘。有了望花类型的青铜环首刀和三足陶器,抚顺的历史才能快速的迈人青铜时代的大门。有了望花类型的定居遣址,抚顺才有了第一批比肩相守、鸡犬相闻的乡村。先进的中原农业文明呼啸而来,在抚顺落地生根。存迹于浑河两岸链条式的古代农业村落,犹如红褐色的文化长廊,成为抚顺史上色彩斑阑的一个篇章。(佟达)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佟达:青铜文明箕子刀
- 下一篇:曹县城西南10公里的箕子墓
相关文章
-
11-03佟达:青铜文明箕子刀
-
04-14抚顺燕汉长城“接捻”东西长城
-
03-22望花区塔峪镇发现距今约3000年聚落遗址
-
03-09浑河流韵:第五篇《迎来中原青铜时代》(下)
-
03-09浑河流韵:第五篇《迎来中原青铜时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