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古代抚顺

说说辽代的贵德州

时间:2012/11/15 11:07:01   作者:曹德全   来源:《抚顺地方史概览》   评论:1
内容摘要:公元668年,立国长达七百多年的高句丽被唐朝所灭。作为高句丽西部重镇的新城(抚顺市高尔山古城)亦随着高句丽的灭亡而迅速破败。其民众或被迁往中原或散逃至新罗、靺鞨。以后渤海渐强,唐朝逐渐丧失了对辽东的控制权,及契丹兴起,灭渤海而建辽国,经几百年战乱...

  说说辽代的贵德州

高尔山辽塔与农舍

 


  公元668年,立国长达七百多年的高句丽被唐朝所灭。作为高句丽西部重镇的新城(抚顺市高尔山古城)亦随着高句丽的灭亡而迅速破败。其民众或被迁往中原或散逃至新罗、靺鞨。以后渤海渐强,唐朝逐渐丧失了对辽东的控制权,及契丹兴起,灭渤海而建辽国,经几百年战乱的抚顺地区当时几乎成了没有人烟的荒芜之地。


  公元907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辽称帝后,鼓励“各部大臣,从上征伐,俘掠人口,自量郛部为头下军州”。(《辽史·食货志》)。所谓头下军州,即归契丹贵族私人所有的州府。除酒税外,州内税赋皆归军州主人。贵德州,始建时即为契丹贵族察割的头下军州。


  察割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五弟安端之子,他虽“善骑射”,但为人“貌恭而心狡”,为太祖所厌恶,未得封赏。辽太宗会同七年(944年),察割随父安端伐晋,兵出雁门关,连下忻、代(今山西忻县、代县)两州。为了发展自己的实力,察割将俘掠的大批汉民,强行迁徒赶到辽东。他选择大宝山(今高尔山)下,贵端水(今年浑河)边落脚,并驱使这些俘掠来的汉民修筑了属于他私有的头下军州—贵德州。贵德州城约建成于会同八年(945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在今市委党校与辽宁海信厂区一带发现的辽、金时代的古城址当为辽贵德州故城遗址


  察割是一个野心家,辽太祖、太宗在位时对他多有防范,未予封王。大同元年(947年)辽太宗去世,太祖三子李胡与永康王耶律倍争帝位,察割劝父安端拥戴耶律倍,耶律倍即帝位(世宗)后,封察割为泰宁王。然而察割拥载世宗为帝是假,自己想当皇帝是真。天禄五年(951年)九月,察割乘世宗率兵攻周之机,发动叛乱,杀世宗及太后于宫帐之中,并自立为帝。由于察割不得人心,受到耶律屋质与耶律璟联合反击,结果察割兵败被杀。


  从辽太宗会同八年(945年)察割以所俘山西汉民建贵德城始,到天禄五年(951年)察割被杀止,这六年,贵德州为察割私有的头下军州。而从山西沂、代两州俘掠来的汉民则是察割的奴隶。


  察割死后,原属于他私有的头下军州—贵德州被收归朝廷所有。辽代时,国家实行两面官制度,“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契丹官制,史称北面官,“汉制”的官职称南面官。贵德州收归朝廷直接管辖后,由南面官负责治理。当时贵德州辖贵德、奉集二县,州内设宁远军,圣宗时曾改宁远军为贵德军,后改回,州内兵事归东京都部署司。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标签:辽代的贵德州 辽代时期抚顺煤炭开采 头下军州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