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东北 > 东北民族

东北民族

我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肃慎挹娄研究综述(5)

2012-11-17 11:40 新浪博客 崔涛 4244
肃慎是北方的先民,也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早见于记载的民族。古时人们对肃慎有多种称呼和写法,有的写作“息慎”,亦作“稷慎”。据《左传》记载,肃慎与燕、亳同为周王朝的“北土”,是周的远方属国,后称挹娄……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肃慎、挹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肃慎、挹娄考古文化的讨论似乎告一段落了,专门探讨转入低谷,偶有论述,论题较为混杂。

 

关于二者语义的探讨。何光岳《肃慎的起源与北迁》(《黑河学刊》l991年2期)认为,肃慎的名义是鹔鷞鸟。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挹娄的族称是穴居人的意思。张博泉《肃慎·挹娄·女真考辨》(《史学集刊》l992年1期)对肃慎、挹娄的语义再次剖析,认为肃慎本名朱理真,出自“东夷”一语,亦即由“东夷”(朱勒失)转音为民族的称谓,其义为“东”或“东人”。喻权中、麻晓燕《肃慎系统族源神话的历史考察》(《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1期)融合诸家之说,认为肃慎同时是箭神、东神,又是东方之鹰;肃慎为箭人(神)——海东青——太阳神。释挹娄诸家之说中,影响最大的是岩穴说,认为挹娄就是满语音为“叶鲁”的“岩穴”。其实,同挹娄音近的不只是叶鲁,还有“亦勒”,意为“网”,是由于其形如箭射出的窟窿而得名,满语称箭为“捏鲁”,捏鲁即为箭。佟冬《中国东北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认为,挹娄为穴中人之意,得名于其营穴居生活。李德山也认为,挹娄为穴居人之意;肃慎是一个连语族称,其含义为邾娄(《有关挹娄族几个问题的探讨》,《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4期;《关于肃慎族几个问题的探讨》,《北方民族》1993年1期)。哈斯巴特尔《试析肃慎、挹娄、女真的族称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3期)则从语言学的语音演变关系探讨肃慎、挹娄、女真的族称关系,认为三者都是操满——通古斯语的古老民族,三个族称具有同源联系,但已有不同发展变化的同源词,这些族称在词源上来源于“箭”,最初表示“猎民”,同史籍中所记载的“北夷”的称呼相一致。

 

关于二者关系的探讨。张博泉《肃慎·挹娄·女真考辨》认为,肃慎在东汉、三国时称为挹娄,挹娄是肃慎的同名异译。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也认为挹娄由肃慎改称而来。喻权中、麻晓燕、佟冬、宁梦辰、栾凡、张雷军等基本上也都是持此种观点(喻权中《“肃慎雄棠”与中国北方民俗传播学上的“三化”》,《学习与探索》1995年1期;喻权中、麻晓燕《肃慎系统族源神话的历史考察》;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宁梦辰《东北地方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栾凡《肃慎系民族的演进及其文化传承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年4期;张雷军《试论楛矢石砮文化》,《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2期)。杨东晨、杨建国《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年l2期)也认为,挹娄即古肃慎,文献中之所以有时称挹娄,有时称肃慎,是因为挹娄人少势弱,后又融入了肃慎族的缘故。姜维公、高福顺《东北历史地理简论》(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则认为,肃慎部落于汉魏时期开始衰落,另一个部落挹娄强盛起来,所以在中原的史书上挹娄取代了肃慎,挹娄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尚处于原始部落群时代。肃慎作为挹娄部落群中的一支,在史籍上亦时有出现。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了相反的观点,李德山《有关挹娄族几个问题的探讨》认为,挹娄族和肃慎族各成系统,挹娄的族源可远溯至三代时期的娄人(娄国)。郝庆云《曹魏军队进入“肃慎南界”考》(《黑龙江史志》1996年1期)认为,肃慎和挹娄不是一脉相承、前后相袭的同一族体,而是以“挹娄”为名的部落群大体来自于曾以“肃慎”为名的部落群中,汉晋之际挹娄部落强大,代替了肃慎部落,肃慎部落沦落为部落群中的一般部落而依然存在。

 

关于二者居地及考古文化的探讨。姜维公、高福顺《东北历史地理简论》认为,肃慎种族,从语言上看属于阿尔泰语系的满——通古斯语族,主要分布于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游及牡丹江流域。挹娄的四至大致为,东至今日本海,南至今老爷岭及完达山脉,西至今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北至今鄂霍茨克海。薛虹、李澍田《中国东北通史》认为,汉以前肃慎大体活动在黑龙江省东部,即牡丹江中游至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距今约3000年的宁安镜泊湖南端的莺歌岭遗址是肃慎的遗存。挹娄的地域大致为南以长白山与高句丽相接,北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处,东及日本海,西以张广才岭(或稍西)与夫余相连。抚远海青遗址、宝清八五二农场遗址、宁安东康、海浪河遗址、依兰倭肯哈达遗址、绥滨蜿蜒河遗址都是与挹娄有关的文化遗址。喻权中《“肃慎雄棠”与中国北方民俗传播学上的“三化”》(《学习与探索》1995年1期)认为,莺歌岭文化遗址为肃慎文化,肃慎族一个最主要的宗教特色是以雄棠为对象的神树、氏族树崇拜。文中并揭示北方民族文化的演变。郝庆云《曹魏军队进入“肃慎南界”考》、《肃慎族系长白山观念透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4期)认为,肃慎大体在今长白山东北方向的我国东北地区东北部直到俄罗斯的远东和滨海地区一带,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东南岸莺歌岭遗址、依兰县牡丹江下游右岸桥南遗址是肃慎族的文化遗存,波尔采文化和滚兔岭文化是挹娄的物质文化遗存。佟冬《中国东北史》指出,周代以前的肃慎占有黑龙江中下游向东直至日本海沿岸的广大地区,黑龙江宁安市莺歌岭遗址是肃慎文化遗存,绥滨蜿蜒河遗址是挹娄人的文化遗存。杨东晨、杨建国《论秦汉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民族与文化》认为,肃慎立国甚早,其辖地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黑龙江省牡丹江及绥芬河地区(有团结、东康、东兴三个类型文化)、三江平原地区(有滚兔岭、蜿蜒河类型文化),在两汉时期大都是肃慎分布区。陈文英《“肃慎”考》(《天中学刊》2001年1期)认为,肃慎既是古国名,也是古族名。其疆域包括长白山以北,黑龙江及松花江下游以南,东至日本海的广大地区。张碧波《论周初的肃慎族与周人对东北的经略》(《学习与探索》2001年1期)认为,肃慎最初居于牡丹江流域。程妮娜《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指出,肃慎居住地在今长白山以北,牡丹江中下游至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张雷军《试论桔矢石磐文化》认为,大约在4000年以前肃慎人就已经定居在松花江以东、乌苏里江流域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并与中原发生了联系。挹娄分布地区大体和肃慎人相同。今黑龙江省宁安市镜泊湖南莺歌岭文化遗址属肃慎文化,波尔采考古文化属挹娄文化遗存。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