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历史考古

“新宾堡”原来真的叫过“新兵堡”吗?

时间:2012/11/18   作者:曹德全   来源:抚顺新闻网   评论:0
内容摘要:大家知道:新宾是大清王朝的启运肇兴之地。天命元年1616)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拉开了清朝近三百年历史的序幕。天聪八年(1634)清太宗皇太极封赫图阿拉城为兴京。乾隆二十八年(1763)设兴京理事通判衙门...

“新宾堡”原来真的叫过“新兵堡”吗?

 

    大家知道:新宾是大清王朝的启运肇兴之地。天命元年(1616)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建国称汗,拉开了清朝近三百年历史的序幕。天聪八年(1634)清太宗皇太极封赫图阿拉城为兴京。乾隆二十八年(1763)设兴京理事通判衙门,光绪三年(1877)升兴京理事通判厅为兴京抚民府,由于增辖东道的怀仁(后改称桓仁)、通化等县,而“新兵堡……枕山带河,控东道之要冲”,遂将衙门从赫图阿拉迁至新宾堡。民国18年(1929)改兴京县为新宾县,1985年成立新宾满族自治县至今。显然,新宾县名的来历与当年兴京抚民府衙门迁至的新宾堡有关。但是,新宾堡这一地名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1993年出版的《新宾满族自治县志》(以下简称为《县志》)上是这样说的:据清同治八年十一年八月所刻《新兵堡九圣神祠碑》记载:“盖我皇大启鸿图,诒谋燕冀,路经如兹,得新兵一旅,冲锋对垒……而有力此堡”,因之被称为新兵堡。“其后人事日繁,商辏有四方来宾之象,遂改名为新宾堡”。199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名语源辞典》“新宾满族自治县”条,也完全采用了这种说法。

 

    “新宾堡”原来真的叫过“新兵堡”吗?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先分析一下《县志》所引以为据的《九圣神祠碑》。

 

    首先应该指出:与原碑文对比,《县志》的引文有四点错误:

 

    1、由赵广庆先生主笔撰写的《抚顺史略》全文收录了位于新宾县街中路北的《九圣神祠碑》的碑文,并经过了认真的校对和标点。但该书所收录碑文的原名叫《新宾堡九圣神祠碑》,不是《新兵堡九圣神祠碑》;

 

    2、所引“路经如兹”,原文为“路径于兹”;

 

    3、所谓“冲锋对垒……而有力此堡”是《县志》对碑文的错误点断,原碑文应断为:“冲锋对垒,俨同鹅鹳以为军,称戈比干,宛似熊羆而有力,此堡之所以名振而势兴也”,《县志》单独以“而有力此堡”为一句,虽然所引文字没错,但断句是错的,故其所表达的已非原义;

 

    4、所称“其后人事日繁……遂改名为新宾堡”并不是碑文中的句子。

 

曹德全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标签:抚顺历史之谜 新宾堡 新兵堡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评论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入口 [ 举报 ] 投稿邮箱:fm684@qq.com

Copyright @ 2011-2012 FS70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交流群 QQ:60343630 辽ICP备2022000827号
本网法律顾问:抚顺绿茵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林波   


「本网站独立运行,与任何机构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