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   > 历史考古

历史考古

对“抚顺”与 “抚西”之间关系的几点看法

2012-11-28 09:49 抚顺新闻网 曹德全 4092
2012年11月3日和10日的《辽沈晚报•抚顺版》陆续发表了佟、关两位先生所写的《清代抚顺为什么又叫抚西?》(以下简称为《清抚西》)一文,文章从抚西就是抚顺、抚西一名的含义、对乾隆皇帝解释改抚顺为抚西的辨析以及抚西一名的停止使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清代的抚顺为什么又叫过抚西一事的来龙...

   2012年11月3日和10日的《辽沈晚报•抚顺版》陆续发表了佟、关两位先生所写的《清代抚顺为什么又叫抚西?》(以下简称为《清抚西》)一文,文章从抚西就是抚顺、抚西一名的含义、对乾隆皇帝解释改抚顺为抚西的辨析以及抚西一名的停止使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清代的抚顺为什么又叫过抚西一事的来龙去脉,这对于我们了解清代抚顺的历史还是很有一些帮助和启迪的。例如,在《满文老档》及部分史料中,抚顺的确曾经被满族人叫过“抚西”,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但是,究其原因和历史过程还是有一些问题令人深思的,这里仅对一些具体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便求教于专家学者。

 

    1、《清抚西》上说:“后金天命三年(1618),努尔哈赤率兵攻破抚顺城,改称抚顺为抚西,这是抚顺又名抚西之始。” 读到这里,人们不仅要问:历史上真的有将抚顺改称为抚西的具体时间吗?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有悖于历史事实的。

 

    我们知道,《满文老档》是记载清朝前期历史最早的一部原始档案。《满文老档》记载了丁未(1607)至崇德元年(1636)清开国时期诸方面的史实。包括天命三年努尔哈赤率兵攻取抚顺城前后的全过程,如:行前对诸贝勒大臣的训话、公布的“七大恨”以及在全部战斗过程中发布的命令等,尽管《老档》中将抚顺记为抚西,但根本没有努尔哈赤下令“改称抚顺为抚西”的记载。如果努尔哈赤出于对明朝的“七大恨”而下令“改称抚顺为抚西”,这不正反映出一个复仇者的喜悦心态吗!如果这是真实的,《老档》里是绝不会不予记载的。再说,努尔哈赤在攻取抚顺城后,曾派四千士兵拆毁抚顺城,这说明他当时绝不是想把抚顺改名为抚西,而是想彻底将抚顺城毁掉,他总不能既要毁城又要给城起个新名吧!

 

    另外,如果后金天命三年(1618)是“抚顺又名抚西之始”的话,那么,在这之前“抚西”之称就不应该出现在《满文老档》中吧!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史料却完全不支持这种观点。试举二例如下:

 

    《满文老档•太祖朝》第一分册第一卷记载:“戊申年(1608)六月二十日,吴副将、抚西的王备御前来,杀白马……立誓:不许偷越皇帝任何地方的边境”。

 

    第三卷记载:癸丑年(1613)十二月“二十六日早晨辰刻(努尔哈赤)到达抚西城,抚西城的李游击在三里外应接,马上拱手会见,到敎场下马,送交书信”。

 

    再说,如果努尔哈赤在天命三年(1618)真的下令“改称抚顺为抚西”的话,那么,他的子孙们就不会在正式的文书中再使用“抚顺”这个名称了,必以“抚西”代之。因为,违背先帝的旨意是有大不敬之罪的,尤其对“抚顺”这个特殊的地名而言。作者在《清抚西》一文中特别强调:“把抚顺改称抚西,在满族统治者看来,就是反明之道而行之,你要抚顺我,我就抚西你,即令你剃发归顺我。”按照这种解释,使用“抚西”,就是反明的;而使用“抚顺”,就是反清的,或者说是反对满族人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努尔哈赤的后人是绝不会再使用“抚顺”这个地名了,在言及抚顺时必当以“抚西”代之。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请看以下史实:

 

    《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是天聪九年(1635)由清太宗皇太极下令敕修,次年告竣的清代第一部《实录》,该书所叙与抚顺有关的史料中从未使用“抚西”代之。如该书卷二载:天命三年“四月十三壬寅巳时,帝将步骑二万征大明……次日分二路进兵……右侧四固山兵及八固山摆押拉取抚顺所。……连夜进抚顺边,……至十五日晨,往围抚顺城。”该书卷三又载:“天命四年(1619)……经略杨镐以二十万兵号四十七万。遣满洲人一名,系取抚顺时叛投者。”

 

    清世祖福临在顺治十四年(1657)书写了《二等子都统佟养性碑》(该碑现在仍立于顺城区会元乡的西佟家坟村)。碑中就写道:“尔佟养性原系明抚顺城人”。顺治十六年(1659),福临皇帝又在《直义公费英东碑》的碑文中写道:“太祖高皇帝时……征佛讷赫地方,度取抚顺,皆能奋勇先进、出奇制胜。”

 

    康熙二十一年(1682),高士奇随皇帝去永陵祭祖,写下了《扈从东巡日录》,在途经抚顺时,他在书中写道:“丁巳,銮舆发盛京,过抚顺旧堡……抚顺在奉天府东北八十余里”。

 

该文章所属专题:曹德全专栏

曹德全先生

  曹德全(1946-2021),吉林通化人,1964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1969年分配到辽宁省桓仁县新华机械厂工作,1980年调入抚顺纺织局。曾任抚顺市经委处长、露天区(今东洲区)副区长、电子工业局副局长、抚顺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工作之余,他积极研究东北民族史以及抚顺地方史。取得许多重大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抚顺史研究》(合著)《抚顺通史》(合著)《抚顺编年史》(合著)《抚顺百科大事典》(合著)《抚顺历史的误区》《抚顺历史之谜》《高句丽史探微》等专著,并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各级报刊上,特别是在高句丽历史和清前史研究领域建树颇深,在东北史学界有较大影响力。
  曹德全先生的研究,主要从历史文献出发,有理有据,逻辑清晰。他论述的“高句丽名称辨疑”“高句丽与高丽”“论高夷”等许多重大学术问题,在学界引起广泛影响。

标签:抚顺  抚西  抚顺名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