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明月网(原抚顺七千年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高尔山

高尔山

(06)《高尔山》之百年战争

2012-12-14 22:27 抚顺七千年 佟达 6707
中国在三国鼎立后由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265年——316年)后,北方各族开始纷纷南进中原,中国北方又陷人十六国纷争的割据局面。晋朝在北方已经难以存在,于317年南迁建康(南京),史称东晋。284年,十六国之一的慕容鲜卑族...

网站编辑提示:本文选自《高尔山》(原抚顺文化局副局长佟达著),文字校对时可能有疏漏。推荐下载电子版阅读。 点击下载电子版《高尔山》

 

(06)二、百年战争(公元276年—公元406年)


  中国在三国鼎立后由西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265年——316年)后,北方各族开始纷纷南进中原,中国北方又陷人十六国纷争的割据局面。晋朝在北方已经难以存在,于317年南迁建康(南京),史称东晋。284年,十六国之一的慕容鲜卑族在辽西崛起乃至建立前燕地方政权。慕容鲜卑暨前燕与高句丽之间为了争夺对东北的控制权,双方打响了一场耗时百年的战争。


  慕容鲜卑从284年开始在辽西争夺生存空间,到建立前燕乃至370年灭亡,国存85年,历经慕容廆、慕容皝、慕容檇、慕容暐4代,而后被前秦消灭。前燕已亡,后燕继之,继续同高句丽争斗。383年淝水之战,前秦大败,投降前秦的前燕慕容鲜卑贵族乘机起兵复国。384年,原前燕第二代王慕容瑰的第5子慕容垂在河北省定县建立后燕,历经慕容垂、慕容宝、慕容盛、慕容熙4代,至407年被汉人冯跋建立的北燕消灭,后燕国存24年。这样,前燕和后燕两个地方政权前仆后继,同高句丽展开了时断时续的战争,百年苦斗不能歇止,所以我们概括为“百年战争”。


  在时间上,前、后燕同中原的两晋王朝大体同步相伴。百年战争的结果是高句丽政权笑到了最后。以406年后燕慕容熙经新城进攻木底城(新宾县木奇镇)“不克而还”作为阶段性标志,高句丽完全稳固地占有了辽东,结束了百年反复争夺的局面,因为慕容熙进攻木底城失败后的次年,后燕灭亡。从此,高句丽在东北没有了对手,完全占领了辽河以东的东北大部分地区。至此,高句丽从创建政权之初至406年,经过共19代王的前后相继,终于在东北站稳了脚跟。以上是这场百年战争的总体概括,现在让我们回到高尔山。


  在276年西川王巡视高尔山新城后,288年(西晋武帝太康九年),西川王第二次来到新城田猎,再次猎获白鹿。本城当时的高句丽“新城太守”的名字叫做海谷,这是我们从文献所知新城的第一位行政长官。海谷太守向西川王敬献珍贵的鲸鱼目,“夜有光”,大约是夜明珠之类的珍玩。从276年至288年,12年中西川王两次到新城猎鹿。西川王来新城猎鹿不只为了雅兴,而是对新城的营建进行军事考查,表明了高句丽最高统治者对新城战略地位的极度关注。因为新城是高句丽的西北大镇,降至隋唐时期,已经是屡攻不破的战略要塞,其城必坚且大,这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建设完竣的。高尔山城作为高句丽的西北大镇,是高句丽西北防线上的中流抵柱,其战略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海谷太守是从文献所知出现时间最早的新城行政长官。太守是汉朝的官制,是一郡的最高官员,职级等同于现代的省长。高句丽政权仿效汉代官制,在新城设置“省部级”的太守,设官级格很高。举凡高句丽山城百余座,大型山城并不少见,而设置太守者却只有新城,表明了新城的地位确为高句丽的“国之东(西)北大镇也”。


  284年,慕容廆立,慕容鲜卑已在辽西初步立足。290年(晋惠帝永熙元年),白痴皇帝晋惠帝即位,西晋王室的诸王认为夺取西晋最高统治权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掀起了一场为时16年(290--316年)的八王之乱。西晋平州境内的辽东也不平静,出现了图谋乘乱自立的野心家、维护西 
  晋治权的正统派、日益崛起并建立前燕政权的鲜卑族、始觊觎辽河以西的高句丽政权等4个政治力量。当此之时,晋朝内部已乱,无暇他顾。慕容廆乘机东向闪击高句丽,图谋削弱可以同自己争锋的最大劲敌,兵锋直指平州(辽阳)。


  293年(西晋惠帝元康三年),上距西川王巡视新城5年以后,慕容廆在辽西举兵进攻高句丽,由此拉开百年战幕。在这次战争的开始阶段,高句丽第14代王烽上王从其王都向高尔山新城逃来,欲往新城避难。慕容廆此次进攻兵发何路,史无记载,总之没有从新城攻进。如果新城已被慕容廆进攻或占领,烽上王不会前来自投罗网。烽上王逃向新城,起码说明慕容廆此次进攻是从辽阳得手或从辽阳直接出兵。


  西晋代魏,玄菟郡从抚顺迁至沈阳,退居平原筑起平地城池。而辽东郡所在地古襄平,却是世居平原的城池。这时的辽东城和沈阳玄莬城两个平地城,已经成为了慕容廆凯玄莬古道和襄平古道的前进阵地。此时的玄莬郡已迁沈阳,慕容瑰若东走玄莬古道,前有高尔山新城阻挡,不易夺取。 


  辽阳作为沟通朝鲜半岛的第二条古道襄平道,其门户之城辽东城由293年慕容廆东击高句丽之战说明已在慕容廆手中,故慕容廆大军从辽阳发起进攻,进逼高句丽的集安王都。因此,发生了293年慕容瑰从辽阳出兵,走襄平道扑向高句丽的王都,而烽上王则从王都进人新宾沿玄菟古道向新城逃来的历史。也就是说慕容廆有意避开了设有新城的玄莬古道,走襄平道进击高句丽政权的工都。当慕容瑰大军行至鸽林(大约在恒仁地区),听说蜂上王已向新城逃去,便命令燕军折人富尔江河谷,从玄莬古道尾追而来,情势危急。这时,新城的中级军官高奴子率500骑兵出新城东去苏子河谷,力战前燕追兵,救出炸上王,迎接烽上王到新城暂避,于是烽上王免遭生擒之辱。高奴子当时的军职是“新城宰”,爵位为“北部小兄”。高句丽政权的官爵共设12个等级,小兄居于第4等爵位。

 

该文章所属专题:佟达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标签:佟达  高尔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