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档案编研服务各项建设成绩斐然
2012-04-18 15:06 抚顺档案局 高群
375
抚顺市“大编研”理念逐步树立起来,档案信息服务观念已经形成,与时俱进的编研工作实践正朝着服务对象多元、信息内容多彩、形式载体多样的方向发展,档案部门的编研服务成果不断涌现。
抚顺市档案编研服务各项建设成绩斐然
近年来,随着国家档案局、省档案局对编研工作日益重视和对编研工作的指导力度不断加强,抚顺市“大编研”理念逐步树立起来,档案信息服务观念已经形成,与时俱进的编研工作实践正朝着服务对象多元、信息内容多彩、形式载体多样的方向发展,档案部门的编研服务成果不断涌现。
1、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实效性服务中,体现档案编研的重要价值。2006年,市档案局馆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棚户区改造相关的材料,编辑了《抚顺市棚户区改造报刊资料汇编》、《抚顺市棚户区改造纪实》。由于信息收集全面,多次被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利用,为宣传抚顺棚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抚顺石化公司围绕“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重点建设工程,先后编著出版了《乙烯装置裂解炉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综合技术资料汇编》、《轻质油制氢工艺档案汇编》等编研成果,为企业生产、项目建设提供了有效服务。市城建档案馆编撰的《抚顺城建大写2006》、《城市浓缩的记忆》等成果展现了近年来抚顺城建的发展变化,编撰的《抚顺市因采煤沉陷引发地质灾害纪实》,为我市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提供了巨大帮助。
2、在为重大活动提供及时性服务中,发挥档案编研的基础作用。2008年,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抚顺解放60周年,我们与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联合举办了“历史回眸,时代风采”摄影美术展览;在《抚顺日报》上开办“抚顺记忆”栏目,连续刊登16期。2011年,围绕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我们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料,编撰了《中国共产党抚顺市历次代表大会概览》;通过系统整理,向市委主办的“伟大旗帜,光辉历程”主题展览提供档案资料近千件;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院合作出版了《中国共产党抚顺历史简明读本》;根据馆藏党史资料,撰写了近万字的剧本,在市电视台大力支持下,制作完成了我市第一部反映抚顺早期党史题材的电视专题片《星火燎原抚顺城》。
3、在为文化建设提供针对性服务中,凸显档案编研的积极意义。我们立足馆藏“雷锋名人档案”,开发编研精品,弘扬雷锋精神,于2006年、2008年先后编辑出版了《回忆雷锋(续篇)》、《雷锋从这里走来》两部书籍,时任市委书记周忠轩同志为《回忆雷锋(编篇)》作序。我们在市图书馆、抚顺雷锋纪念馆举办两次“雷锋入伍接兵人戴明章档案资料展览”,累计接待参观者达20万人次。我们还帮助山东沂南县委建立了“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展室,向他们提供的大量档案资料复制件成为展室的核心展品。 2011年,我们在馆藏中挖掘出张学良将军挚友、“东北救亡七杰”之一的抚顺籍历史名人王卓然的档案史料,又向辽宁省档案馆、北师大档案馆、东北大学档案馆、王卓然后人开展进一步资料征集,建立了王卓然名人档案。我们陆续通过编发专刊、举办专题展览和网上展厅、出版传记,弘扬了王卓然的学习精神、奉献精神和爱国精神。新宾县作为满族故乡、清王朝发祥地,多年来不断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先后编辑出版了《满族发源地历史研究》、《新宾名胜古迹要览》等10余部精品书籍。
4、在为各级领导提供参考性服务中,强化档案编研的信息功能。2011年初,市档案局馆创办了《档案信息摘报》,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发信息,为各级领导提供资政参考。市委机关刊物《抚顺工作》开辟了“史海钩沉”专栏,专门刊发《档案信息摘报》的有关内容。我们对馆藏未加整理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照片进行抢救修复、数字化及开发利用,建立了34册照片档案,制作了包括350张精品文G照片的VCD,受到市领导的好评。此外,我们还编辑了《抚顺市十一个五年计划汇编》,撰写了《解放后抚顺市第一部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上世纪八十年代抚顺市稳定物价的作法》、《抚顺“两会”溯源》、《全国第一份地方学雷锋文件》、《中共抚顺特支的建立》等多篇信息,为市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提供了重要参考。
5、在为人民群众提供适用性服务中,展现档案编研的时代特色。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补充修订和公布《抚顺档案馆指南》,方便人民群众了解档案馆的基本情况和查询利用档案和文件材料。2011年,我们又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了“抚顺档案微博”,利用微博的特点,编辑短小精悍的资料,我们把这种具有开创性的微博编研体例称之为“微编”。一方面上传有关档案史料及馆藏老照片,一方面从政务信息公开的角度,上传档案局馆概况、职能、最新工作动态。微博开通半年多来,已发布“微编”300余篇,被转载、评论300余条。“微编”易于编写,易于传播,易于沟通,它弥补了档案信息网站的不足,开辟了抚顺档案编研工作的新领域和民生服务的新渠道。
该文章所属专题:高群专栏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相关文章
-
03-26不散的“雁群”
-
03-25抚顺劳动公园,永远的依恋
-
03-24王尧:流金岁月里的前苏联歌曲
-
03-24王维俊:村里有个姑娘二珍子
-
03-24抚顺新増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03-24王尧:世上最疼我的那个人
-
03-241980年抚顺调整串休和上下班时间
-
03-23满族的萨满教变迁过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