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号:后金人普遍使用的传统器物
原文题目:海螺号,豪吹沈阳三百年
图为西藏班禅喇嘛向乾隆皇帝进贡的白色右旋螺。
具体是哪一天,没有人记得太清了,沈阳城突然响起一阵怪异的声音。那声音浑厚、低沉,古韵十足,似乎来自很荒远的地方。
每当这种声音响起,沈阳城总有事情发生,而且这些事情往往都会在历史上划出一些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痕迹。
这个声音与一个人有关,与一个民族有关,也与一个地域的文化有关。
海螺号曾经是冲锋号
吹出那种雄浑声音的就是我们都见识过的海螺,只不过比一般的海螺要粗要长,镶金嵌银的,看着像个神品。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有七套、十件这样的海螺,其中多数为白色或花色的天然海螺,有的浑然天成,古朴无华,有的制作讲究,螺口、外匝镶铜,螺体上嵌有精美的各色料石。
毫无疑问,海螺号是满族人普遍使用的传统器物。历史上,它最常用的场合是战争,其作用就像现代军队使用的军号。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军,平日为民,战时为兵,靠的就是海螺来指挥调动。 1623年四月初九,努尔哈赤颁布命令,明确规定:汗门树纛(旗),有官职的到汗门集合;树红纛并吹海螺,是有敌兵来犯,旗民披甲执兵(兵器),去各自村头等候。
不知为什么,现在一些表现清八旗军战争场面的电影电视剧,很少听到海螺号的声音。其实,在后金和清初的战争中,海螺号是战争的重要组成。八旗兵只要听到这种悠长雄浑的螺号声,潜藏在身体中的豪野、蛮勇和杀气都被激发出来,和着螺号声,催马挥刀,嗷嗷叫着冲向敌阵。有人做过比较,现代的军号,声音是在头上响,而螺号声却是在地上滚。任你多少人在厮喊,你总能感觉到地面在脚下颤动,像雷像鼓似的敲击着你的心,使你轻易卸不下心头那口气。当年清兵与明军作战,大部分情况下兵力处于劣势。但螺号一响,八旗兵的眼睛就红了,明军的腿就软了。有些与清军作过战的人,多年后想起这种螺号声,还心有余悸,描述说,感觉就像是鬼来了。
清朝入主中原后,随着对汉文化的接受,逐渐放弃了早期使用的一些器物。到了清中期,战争中已经听不到螺号声。海螺更多的是用在祭天仪式和一些隆重的典礼上,纵使与战争有关,也只是在出征和凯旋时,礼仪式地吹一吹。
史料记载,到乾隆年间,海螺已由最初的军器、随后的礼器升级为神器。西藏班禅喇嘛曾向乾隆皇帝进贡了一个白色右旋螺,被乾隆皇帝封为“定风之宝”。 1786年,台湾天地会起义反清,乾隆派大军前去平乱。出征前,乾隆把白色右旋螺赐给领兵统帅,期望这个“定风之宝”能保佑大军平安地渡过台湾海峡,顺利凯旋。尽管海螺是被供奉在匣子里,但毕竟是事隔多少年,海螺又一次参加了清军的战争。
上一页 1 |
免责声明:本网站是公益网站,一部分文章、图片、视频来源于其它媒介,文章内容属于原作者的观点表达,不一定代表本网站观点。本网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任何侵犯个人权益和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 上一篇:说说“天命汗钱”与“天命通宝”
- 下一篇:清前史绝密考原
相关文章
-
10-06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九站):洞穴文化遗存
-
10-03抚顺历史文化之旅(第八站):沈阳新乐遗址
-
08-18盘点抚顺历史上遭遇的几次大洪水